分享

中山大学挖出古墓?他们挖出来的都是些什么?

 红翡綠翠 2019-01-10

最近,对于中山大学南校区的同学来说,发生了一件让他们“有些激动”的事儿。

据报道, 1月6日,中山大学南校园一处基建工地传出消息,在施工现场发掘出数处古墓。记者在现场看到,在一处呈三角形的墓穴里散落着数十件古物,有十多个罐状器皿和盖子,还有一些牛、鸡等动物形状的物品。据统计, 现场总共发掘出37件(套)文物,其中东汉墓出土文物35件(套),清墓出土釉陶罐1个、墓志1块。

中山大学挖出古墓?他们挖出来的都是些什么?

动物形状的物品

中山大学挖出古墓?他们挖出来的都是些什么?

网图:中大南校区挖掘现场古文物

汉代陪葬文化与“始作俑者”

根据近年的考古发掘,发现于山东泰安的大汶口文化,大概在已发现的古代遗址之中,是年代最久的。在大汶口文化的墓葬里,若干生产工具(石器)和若干日用器具(陶器),都是为了陪葬而埋在死者墓里的。可见在距今六千年以前的远古时代,中国已有陪葬的风俗。

在公元前13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也就是在商代末期,陪葬变得挺血腥,挺不人道的。当时,出现把生人加以活埋,当作陪葬品的新风气。根据近年的考古调查,当时作为陪葬的多为13岁以下的幼童,每次1-7人不等。

不过在商代之后的周代,活人陪葬的数量开始大大减少,到公元前5 世纪的战国时代,活埋生人以殉葬的习俗,终于停止了。取而代之的是俑的出现。

提到“俑”,好多人会想当然的认为是陶土制成的,形象逼真的人。其实,所谓“俑”,是生物的模型。而生物,则既包括人,也包括各种动物和禽鸟。

最著名的俑,大概就是秦始皇陵的秦代兵马俑了!

中山大学挖出古墓?他们挖出来的都是些什么?

网图:兵马俑酒店

(哦!不是这个,但是忍不住想吐槽一句,让兵马俑,这种皇陵陪葬品出现在酒店客房里,似乎与在街上时常会出现的“大理寺米线”有异曲同工之“妙”啊)

那么汉代的墓葬里面有没有可能出现俑呢?当然!而且人物俑似比动物俑更为普遍。在人物方面,除了常见的兵俑,也有些是代表不同身份的陶俑。譬如在云南的汉墓里,曾经发现过一个陶俑,他一脚上弯,一手持棍,面容滑稽,很像是一个说书先生。

中山大学挖出古墓?他们挖出来的都是些什么?

汉代的陶俑(单人佣)


陪葬品题材,也是需要想象力的

在汉代,除俑外,屋宇、牛栏(或者猪栏)、水井、铜钱和日常器用的食案(所谓食案,是一种长方形或圆形的盘子,盘底有脚,盘面可以放置碗、筷等物),也都由陶匠一一做成模型,成为新的陪葬品。

有些人物开始与动物一同表现,成为在汉代新发展出来的复合式陪葬品

譬如在美国的西雅图美术馆,就有一件人骑在马上的陶俑。1972 年在甘肃武威的汉墓里,发现了拉着犁与拖着车的牛。此外,还有由两个人组成的复合式陪葬品,譬如在武威的汉墓里,曾经发现过两个相对跪坐的人,他们各在六博局盘的一边,仿佛正要开始六博的游戏。

中山大学挖出古墓?他们挖出来的都是些什么?

汉代的陶俑


在近年出土的汉代文物之中,有一件子母俑,所表现的是一个中年的母亲,抱着她的孩子,坐在地面上。

中山大学挖出古墓?他们挖出来的都是些什么?

汉代的陶俑(人与人的复合俑)


根据这次中山大学南校区考古现场负责人宋中雷描述,从汉墓出土的35件(套)文物中,有 陶牛、陶鸡、陶壶、陶罐、陶盖,还有一些陶案残片。

在汉代,民间的器物除了以陶土制作之外,中国的原始瓷器,也从汉代的初期(公元前2 世纪)开始,逐渐产生于黄河流域的下游各地。在制作方面,原始瓷器的表面施有瓷釉。釉的功能是既可防止漏水,又能增加器物的坚固性。

原始瓷器的制作如与陶器互相比较,进步相当大。

在器形方面,汉代的陶罐与原始瓷罐,也颇有显著的差异。大致说,陶罐的最大平面直径,大半都在罐身的中部,此外,也有若干陶罐把最大的平面直径置于罐之肩部,然而这一类的造型在比例上只占少数。但是原始瓷罐的最大平面直径,几乎都在肩部。

中山大学挖出古墓?他们挖出来的都是些什么?

由夏代至汉代的陶器

另一方面,陶罐没有系,而原始瓷罐几乎无不有系。所谓“系”,是在罐身的平面直径最宽之处所附加的两个弧形小拱,根据汉代的字典,系就是繫,而繫就是联繫。

大概在汉代,为了使用上或搬运上的便利,在原始瓷罐的罐身是要绑以绳索的。在罐身附加弧形的系,也许正是为了便于固定绳索的位置而特别设计的。有一件青釉罐,虽然制于三国时代之初期,但正是汉代原始瓷罐的类型。

中山大学挖出古墓?他们挖出来的都是些什么?

三国时代初期的青釉罐

此外,制于西晋(公元3 世纪末年至公元4 世纪初年)的青釉罐,既然肩有两系,也正是汉代原始瓷罐之典型的赓续。从汉代初期以来,直到唐代末年为止,也即在从公元前2 世纪到公元10 世纪的这一千二百余年之中,中国的罐,大致都有系。

中山大学挖出古墓?他们挖出来的都是些什么?

西晋时代的青釉双系罐


这一次在中山大学南校区出土的陶罐, 罐身最大平面直径,在罐身的中部,同时也有两个”小耳朵“一样的系。是典型的汉代陶罐器型。

中山大学挖出古墓?他们挖出来的都是些什么?

陶罐


汉代的陶壶,也很有意思,跟陶罐看起来很想,但却也存在一些区别。

直到汉代末年,也就是到公元3世纪初期为止,古代的壶都是用来盛酒的器物,在形态上,那时的壶是既无柄也无嘴的。汉代的酒壶的外形,尽管并非完全一致,其主要变化似乎只限于壶颈;因为壶颈是既可较直,又可较弯曲的。至于汉壶的壶身,通常都是椭圆形,而壶底也都附有一个圆圈(术语上,这个圈称为“圈足”)。壶的竖立,正是由于圈足的存在。总之,汉代的无柄而圈足的壶,与现代的有柄而无足的壶,在造型上,是大异其趣的。

中山大学挖出古墓?他们挖出来的都是些什么?

汉代的彩画陶壶(带盖儿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考古发掘的过程中,在河北满城、湖南长沙与广东广州的汉墓里,都发现过无柄而有足的酒壶。在材料上,这些酒壶大半都以陶泥制成(虽然在满城,有些壶是青铜的,而在长沙,又有一些壶是用漆做的)。但到了湖南与广东,既然各有长江与珠江流过省境,当然是典型的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的省份了。既然在满城、长沙与广州三地的汉墓中,都有无柄与无嘴的酒壶,这些考古发现正可证实汉代对这种酒壶的使用,就其地理分布而言,是北自黄河流域,中经长江流域,而南达珠江流域的。在这距离长达三千里以上的汉代领土之内,无柄又无嘴的壶的形态,从北到南,是一致的。

参考:

1. 黄宙辉 张璐瑶 ,《中山大学校园发掘出13座古墓》sz.people.com.cn

2.庄申,《根源之美》 中信出版集团·新思文化, 2018-7

本文古文物图源自《根源之美》

豆瓣链接: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760353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