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祠堂颂(四):贵州新化闵氏祠堂

 来来永胜 2019-01-10


清嘉庆(1796-1820)时,我族五大房后裔,为缅怀来黎平开基的57世祖鹦(号用)公,在新化所西门城外对面的莲珠山顶合建祠鹦公祠,也称闵家大祠堂。堂号“德行堂”,祠堂周围古木参天,苍松苍柏浓郁蔽日。


该祠坐北朝南,占地面积4000多平方,建筑面积1000多平米,构造为砖木结构,面阔宽18米,南北长42米,高8米,基础为方条石料,柱垫鼓磉,内为优质木料建造,外为青砖围砌,飞檐翘角,曲线优美,墙壁有名人字画,内容丰富多彩。


该祠堂多用于祭祀祖先,商议大事,教化后裔。


然而,闵家大祠堂在几辈人的呵护下,历经了一百五十年的风雨,到了一九六二年,时值国家困难时期,闵家大祠堂先后被征用为中学,最后被拆除修建灌溉站机房,人民公社,学校等基础设施,这样一座闻名遐迩、精美的闵家大祠堂就此消逝无踪。


我们的族人的骨子里永远镌刻着先贤的孝贤思想,血管里永远流淌着勤劳善良,勇于开拓,敢于进取的优良品质。



在历经五十多年没有祠堂的岁月,追至2014年农历二月,住在新化所的同宗子孙,联合徙居到锦屏、黎平,从江、剑河等地同一祖先后裔,共商建祠大计,族人们一呼百应,同心同德,选出建祠组委会成员,建祠组委会通过开会商量和征求族里老人们的意见后,决定在祠鹦公祠堂遗址上基本按照原貌重建闵氏祠堂。


通过人口集资,有人筹资1000元,共筹积资款107.5万元,另加族里男女老幼募捐33万元,共筹资金140.5万元,组委会成员处处以身作则,出差不计差旅,吃饭自掏腰包,全族人员同心同德出工投劳不计报酬,两千多个工作日,全族人员历经了三年的艰苦奋斗,基本完成了祠堂和绿化的建设。


2017年农历正月初六在隆重的庆典中顺利告成。一座崭新精美的闵氏宗祠终于再次展现在新化所的莲珠山顶。赢来了其他家族对我们族人的由衷赞叹,赢得了社会对我们家做出重大贡献的肯定,再次彰显了先祖们开拓、创业、进取精神,借此启迪后嗣,团结族人,增强凝聚力,共同奋勉,共同进步,把祖先留下来的孝贤文化发扬光大传载万世!





欲进入闵氏家族公众号的相关内容,可统一发送至邮箱msjzgzh@sina.com进行报送,经审核通过后发布。

我们将加强对闵氏宗亲全国区域的协调和完善,使每省市每地区有联络,有交流,有安排,也希望全国家门对闵氏家族公众号的关注!

全国闵氏宗亲总会筹委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