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期刊论文之蒲剧小史

 迪哲abc123 2019-01-10

摘 要:蒲剧是我国的传统唱腔,在整个山西都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本文拟从蒲剧的产生时间地点,蒲剧的唱腔特点,蒲剧的流布与发展等三个方面,梳理蒲剧的历史,并展望蒲剧的发展。  


关键词:蒲剧;产生;唱腔;流布

  

一、蒲剧的产生

  

明清以来,地方戏勃兴,各种声腔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主要是:弦索腔,西秦腔,高腔,昆腔,后来相互交汇产生吹腔系统和梆子腔系统。[1]

  

在探讨它产生时间地点前,先界定其唱腔。《中国戏曲通史》采用了蒲剧产生于山陕梆子的说法。笔者比较认同。清代李调元《剧说》:“以梆为板,月琴应之,亦有紧慢。俗呼梆子腔,蜀谓之乱弹”。梆子腔即以使用梆子击拍而得名,碰奏体鸣乐器,用于中国各类民族乐队。而蒲剧的演奏——“梆子为主笛出头,板胡倒把上下揉。音节颇跳跃,节奏较自由。打的“齐眉”高架鼓,活打活拉应歌喉,只要不离“十八亩”(主旋律),声乐器乐两风流。”这段流传很广的民间话即说明了蒲剧主要由梆子伴奏。

关于蒲剧的产生时间,有以下几种说法:

  

有人认为,从起自宋真宗时的安邑“铙鼓杂戏”(《关公战蚩尤》)和起自金、元间的平阳“弦索杂戏”(大行院散乐《西厢记》为首),以至起自元、明间的蒲州“梆子杂戏”(《文王哭狱》为首),联结起来,正是蒲剧源流演变的一条主要历程。这种说法我认为有偷换概念之嫌。

  

曹禺说,蒲剧在明末,甚至嘉靖年间,就已产生。[2]

上述看法姑且不论,先从概念入手,戏剧,具有代言性,完整性,综合性的特点。“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3]即由演员按行当扮人物,运用歌(唱、念)舞(做、打)等手段演出故事的表演艺术形式。“谓以歌舞演故事也”,是为戏曲艺术基本的形态特征。戏曲的综合艺术中的声腔有其流变过程,像合阳提线木偶戏可追溯至唐代线戏唱腔的固定。但是第一种说法追得太过,它将梆子等同于蒲剧梆子,将梆子的历史追溯等同于蒲剧梆子的历史追溯。而且一种声腔的流变往往只是吸取其他某些声腔的一些成分,不会突变,面目全非。

  

说蒲剧产生于明,可以由史实证明,明嘉靖年山西吉县龙王庙乐楼墙壁“正月吉日由蒲州和班献演”的题笔,河津市小亭村舞台“明万历四十八年,荣邑新盛班到此一乐”的题笔。[4]从此,不难看出,蒲剧在明嘉靖时已经在农村流行。也就是说,至晚,这时已经产生。据穆辰公《伶史》的《郭宝臣本纪第六》称:“梆子始于何时,虽殊难稽考,要之后于宋元杂剧,先乎徽调者”;据景梅九遗稿称:“梆子腔起于元曲盛行之后。那么,可以说蒲剧梆子产生时间不会早于元代也不会晚于明代。

关于蒲剧产生地点,也有好几种说法。日本波多野乾一的《支那剧大观》称:“梆子腔发源于山西”;日本迁听花《中国戏曲》称“梆子腔发源于山西蒲州者为最纯正”;程砚秋口称:“蒲州在历史上有它古老的艺术基础”。据王绍猷《秦腔纪闻》七十三页提到同州梆子武丑碟碟子时称:“盖同州梆子导源山西”。 乾隆年间严长明在《秦云撷英小谱》中记述秦腔名旦祥麟﹐渡黄河“由蒲州售技至太原”……《中国戏曲通史》中说梆子腔是陕西、甘肃一带的民歌和民间小戏经过长期发展而形成的。而最早的梆子腔剧种则产生于陕西和山西交界处的同州(今陕西省大荔县)和蒲州(今山西省永济县),分别形成了同州梆子和蒲州梆子。

  

笔者看来,无论梆子腔先产生于同州,还是蒲州,又或在共时层面上产生于两地,都有一点不变,蒲州梆子产生于蒲州。它或是独立产生的或是受其他梆子腔影响产生的,总之,都是于蒲州产生的。

二、蒲剧的唱腔特点

  

其唱腔——满口疾呼很奔放,河曲野啸起回浪。生旦净丑有区别,悲壮激越音流畅。其音韵——依袭金代平水韵,蒲地人民耳听顺。历代口语或有变“真文”“灰微”略含混。

  

蒲州梆子唱腔以梆子腔为主,另有昆曲、吹腔及民歌小调等。这就是说,在蒲剧流传开后,它亦受同时代的剧影响,而不是一成不变。

  

梆子腔属板腔体,有7种基本板式,另有唢呐曲牌和丝弦曲牌三百多支。蒲州梆子的声腔特征是腔高板急,跌宕起伏,最适合抒发慷慨激越的情绪,长于表现激情,这种唱腔由于当地人民生活习性和语言、音调的不同,蒲剧本身在晋南又分南路和西路,在剧目与表演风格上也各具特色,人称“南路文雅,西路火爆”。这就是蒲剧唱腔在传播过程中的分化,但都是本于蒲剧。

三、蒲剧的流布与发展

  

从明嘉靖间开始,蒲剧与外交流。“蒲州老扬博、王祟古……等总督宣化、大同、三边,及后,与张四维先后入朝当国,蚁附日众,所谓“外带三斗三升菜子官”(假官)的“外带”,非编员之内的“正带”也,外带蒲伶北上,使蒲剧在发声上既有“黄河怒驰”,又染“塞上雄风”,转战京师,此其始也。从这里可以看出,在蒲剧发展过程中,在梆子腔为主基础上,其唱腔风格是有吸收变化的,即融入了不同风格。

  

清代,万泉张委娃领全盛班,红火于甘肃酒泉等地。之后,正旦羊娃领全盛二班直至玉泉、安西、敦煌,且去了于吐鲁番、乌鲁木齐,为少数民族所喜爱。还有得胜班的人两到忻州,同治十二年一次,光绪十六年又一次。据晋北忻州城内财神庙戏台提笔:“孙安同治时领得胜班到此‘演戏三天’”,这足以见得蒲剧在当时的受欢迎程度,以及蒲剧演出班的实力与规模。

在其发展过程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蒲剧史魂》中有关于蒲剧三次低潮的记载:一在明末,因为是乱世;二在清道光初,因薛四儿在京于乾隆间,追求时尚,将蒲剧改成“半昆不蒲”而称“勾腔”,追逐“雅人逸兴”,尽失山陕梆子的特色;又因平阳徐昆恶“俗”崇“雅”,成为“昆迷”,到处“醋溜蒲剧”,使蒲剧阵容大乱,遂有“西路”粗俗、“南路”儒雅之分。三在清代之末,郭宝臣与侯俊山封建意识浓厚,不愿“自误误人”,不教徒弟,其主因也。道光初,昆、黄、梆鼎峙的局面破裂,昆曲以“入雅”而亡,“勾腔”以“效昆”而衰,独有二黄徽部以“从俗”而大起。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从蒲剧发展遭遇的挫折我们可看出,蒲剧的兴起,本身是以一种大众的平民的娱乐方式进入人们视野,这也是花雅之争花部乱弹胜过昆曲的原因,这仿佛是一种规律,俗的东西往往比雅的东西更有吸引力,昆曲也如此。昆曲的前身在取代元杂剧时粗俗简单,而其后走向日臻雅化的道路却遭到花部乱弹的挑战。那么,蒲剧呢?它已经经历过一次失败了,在步履蹒跚学昆曲之时。而现在的蒲剧,仿佛又走上了它的老路,越来越雅致。

  

有时候觉得,“史”这个词真的很有意思,可以预知,却又往往无法把握,过去已经成为历史,将来还很遥远,只有现在是那么真切。放眼上世纪,蒲剧舞台上的三个小旦的表演——王存才的“路数”,冯三狗的“乱弹”,孙广胜的“走”,都各称绝。特别是王存才在《挂画》中扮演的少女含嫣,更是表演唱段双绝。因而时人有“宁看存才挂画,不坐民国天下”(意即不当民国总统),可见当时的蒲剧表演艺术确有极大的魅力。

而蒲剧艺术与各种梆子有相近之处,也有其特色。相蒲剧中的特技表演有胡子功、翅子功、翎子功、梢子功(甩发)、鞭子功、椅子功、扇子功以及蹻功(今已废除)、耍纸幡、彩功等,表演极为细腻生动,富有生活性,广受老百姓的喜爱。

  

所以,花雅之争的时代已经过去,蒲剧的发展,不可以东施效颦,不可以邯郸学步。每一种戏曲都有它最最珍贵的地方,只要珍惜自己的特色,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相信戏曲的百花齐放局面将会持续。

  

参考书目:

[1]廖奔.中国戏曲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2]曹禺.回忆蒲州梆子[J].蒲剧艺术,1984

[3]王国维.戏曲考原[M].美国:密歇根大学,1902.

[4]行乐贤.蒲剧简史[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3.

                    来都来了,点个好看再走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