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种治疗小儿感冒的外用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刘雁辉 2019-01-10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小儿感冒的外用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小儿感冒的外用药物,属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小儿感冒是一种多发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疾病,临床以头痛、发热、鼻塞、咳嗽 为主要特征,现代医学把感冒分为普通型感冒及流行性感冒,普通感冒四季多发,流行 性感冒多发于春秋两季。两种感冒均通过飞沫病毒传染,轻型数天,十数天治愈,重型 感冒反复发作长达数月缠绵难愈。目前治疗感冒多以西药抗病毒治疗为主,发热的重型 患者要采用肌肉注射及静脉滴注方能凑效。但是对于患病的幼儿来说,特别是婴幼儿, 西药内服患儿不配合,灌药不易操作,静脉滴注风险大,难度高,小儿哭闹不安,同时 护理也不方便。

发明内容
因此人们对安全可靠治疗方便的外用药物存在极大的需求,至今为止,还没有 发现关于本发明药物的有关报道,本发明人经过反复研究,并通过临床试验的反复验 证,终于研究出疗效可靠、使用方便的治疗小儿感冒的外用药物,从而完成了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治疗小儿感冒的外用药物。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就是提供了该药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药物选用黄芪、白术、防风、桂枝、荆芥、陈皮、薄荷、柴胡、牛蒡子 和辛夷进行组合的,将这些药物组合使得各药物功效产生协同作用,从而能够有效治疗 小儿感冒、防止小儿感冒的复发。其中选用黄芪是因为其性味甘、温,入肺、脾经, 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疮生肌的功能,治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 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萎黄,内 热水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选用白术是因为其性味苦甘,温,入脾、胃经, 有补脾,益胃,燥湿利水的功能,治脾胃气弱,不思饮食,倦怠少气,虚胀,痰饮,水 肿,黄疸,湿痹,小便不利,头晕,自汗,胎动不安。选用防风是因为其性味辛甘, 温,入膀胱、肺、脾经,有解表,祛风,胜湿,止痉的功能,治外感风寒,头痛,目 眩,风寒湿痹,骨节酸痛,四肢挛急,破伤风。选用桂枝是因为其性味辛甘,温,入膀 胱、心、肺经,有发汗解肌,温通经脉的功能,治风寒感冒,关节痹痛,胸痹痰饮,经 闭癥瘕。选用荆芥是因为其性味辛、微温,归肺、肝经,有解表散风、透疹的功能,治 感冒、头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选用陈皮是因为其性味苦、辛,温,归肺、脾 经,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能,治胸脘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选用薄荷是因 为其性味辛,凉,入肺、肝经,有疏风,散热,清头目,透疹的功能,治外感风热,头 痛,目赤,咽喉肿痛,食滞气胀,口疮,牙痛,疮疥,麻疹。选用柴胡是因为其性味 苦,微寒,归肝、胆经,有和解少阳,退热疏肝的功能,治感冒发热,寒热往来,胸胁 胀痛。选用牛蒡子是因为其性味辛苦,凉,入肺、胃经,有疏散风热,宣肺透疹,消肿
3解毒的功能,治风热咳嗽,咽喉肿痛,斑疹不透,风疹作痒,痈肿疮毒。选用辛夷是因 为其性味辛,温,入肺、胃经,有祛风,散寒,通窍的功能,治头痛,鼻渊,鼻塞,鼻 流浊涕。本发明药物的用量也是发明人经过反复摸索总结得出的,各原料药物用量在下 述重量范围内都具有较好的疗效。黄芪9一 15克白术6— 9克防风6— 9克 桂枝3— 6克荆芥3— 6克陈皮1一 3克
薄荷1一3克柴胡6— 9克牛蒡子3— 6克 辛夷1一 3克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一、备料
1、黄芪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大小分档,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筛去碎
屑;
2、白术拣净杂质,用水浸泡,捞出,润透,切片,晒干;
3、防风除去残茎,用水浸泡,捞出,润透切片,晒干;
4、桂枝用水稍浸泡,捞出,闷润至透,切片,晾干,筛去屑;
5、荆芥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用水喷淋,稍晾,切段,干燥;
6、陈皮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变黑的果皮,抢水洗净,润软,切丝,晒干或低温 干燥,筛去碎屑;
7、薄荷拣净杂质,除去残根,先将叶抖下另放,然后将茎喷洒清水,润透后切 段,晒干,再与叶和勻;
8、柴胡取原药材,除去残茎,杂质,洗净,润软,切厚片,干燥,筛去碎屑;
9、牛蒡子拣去杂质,筛去泥屑;
10、辛夷拣净枝梗杂质,捣醉;
二、制备
将上述药物灭菌、干燥处理后,研磨成细粉,用灭菌塑料袋包装成1小袋,为一次 药物用量,称为“感冒足俗散”。本发明药物具有益卫固表,祛风散寒,和解退热,清咽利喉,清热解毒,理气 化痰,抗菌消炎的功能,用于治疗小儿感冒及上呼吸道感染引发的急性扁桃体炎、急性 咽炎,疗效快,治愈率高。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通过试验例来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药物治疗小儿感冒的观察资料 1、一般资料
收治门诊患者30例,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1个月一2岁13例,3—5岁9 例,5—12岁8例。2、诊断标准
普通型感冒患儿感冒时,鼻流清涕,鼻塞,严重时发热、咳嗽,咽喉部充血水肿,扁桃体肿大。流行性感冒患儿鼻塞流涕,呼吸急促,发热,咳嗽,指纹紫红,脉浮数,体 温38°C以上,高热不退。3、治疗方法
(1)取感康足俗散一包兑入IOOOrnl清水配成药液,放入煎药容器中,煮沸10—15 分钟后,将药水倒入洗足盆中冷却至常温,再将患儿双足放入药液中浸泡,让药液浸过 小儿脚踝,家长可同时用双手按摩小儿足掌及足背穴位,通过刺激小儿足部穴位达到通 经活络,促进药物的吸收和渗透,增加药物的疗效。(2)用药剂量1一6个月患儿每次为1/3包,6个月一 1岁为1/2包,1一5岁 每次为1包,5 —12岁每次为1.5 — 2包。(3)浴足时间1个月一6个月患儿每次3— 5分钟,6个月一 1岁每次5 —10 分钟,1岁一5岁每次10—15分钟,5—12岁每次15—20分钟。(4)每日三次,分早、中、晚各浴一次,洗足的药水一日内可重复使用,每次 使用前要将药水重新煎煮10—15分钟,连续使用7天为一疗程。4、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各种感冒经治疗后,患儿恢复正常,观察一年无复发者。好转感冒症状明显缓解,呼吸畅通,咳嗽,流涕症状基本消失。无效达不到好转标准者。5、治疗结果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小儿感冒的外用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范围内的原料药制成黄芪9一 15克白术6—9克防风6—9克 桂枝3— 6克荆芥3— 6克陈皮1一 3克 薄荷1一3克柴胡6— 9克牛蒡子3— 6克 辛夷1一3克。
2.—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小儿感冒的外用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 的制备方法为下列步骤(一)备料(1)黄芪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大小分档,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筛去碎屑;(2)白术拣净杂质,用水浸泡,捞出,润透,切片,晒干;(3)防风除去残茎,用水浸泡,捞出,润透切片,晒干;(4)桂枝用水稍浸泡,捞出,闷润至透,切片,晾干,筛去屑;(5)荆芥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用水喷淋,稍晾,切段,干燥;(6)陈皮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变黑的果皮,抢水洗净,润软,切丝,晒干或低 温干燥,筛去碎屑;(7)薄荷拣净杂质,除去残根,先将叶抖下另放,然后将茎喷洒清水,润透后切 段,晒干,再与叶和勻;(8)柴胡取原药材,除去残茎,杂质,洗净,润软,切厚片,干燥,筛去碎屑;(9)牛蒡子拣去杂质,筛去泥屑;(10)辛夷拣净枝梗杂质,捣醉;(二)制备将上述药物灭菌、干燥处理后,研磨成细粉,用灭菌塑料袋包装成1小袋,为一次 药物用量,称为“感冒足俗散”。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小儿感冒的外用药物,其主要是由黄芪、白术、防风、桂枝按一定重量配比制备而成,本发明药物具有祛风散寒,和解退热,清热解毒的功能,用于治疗小儿感冒及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急性扁桃体炎、咽炎,疗效快,治愈率高。
文档编号A61P31/16GK102018803SQ20111000467
公开日2011年4月20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1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11日
发明者陈鹏 申请人:陈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