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快到了,回家过年或自驾游的朋友想必经常都会碰到这样的事情,也是各位车主深有体会的,就是现在的高速真是越来越难开了!整条高速公路已经是一条摄像头密布之路了。几乎无处不限速、无处不拍照。经常在那些拐弯抹角的阴暗角落、在那些最容易让人疏忽的下坡、在大家都想加速的路段,埋伏着你即使被罚N次也找不到的摄像头;就算导航和电子狗,也只能望洋兴叹。 今天,我们来说说高速上的“ 区间测速” 那么“区间测速”工作原理是怎么样的,能躲避处罚吗? “区间测速”是什么意思呢? 区间测速系统是通过在道路卡点架设摄像机建立监控抓拍系统,对道路卡点监测区域内所通行的车辆进行实时监控、抓拍、以获取车辆行驶速度、交通流量、车辆的牌照号码、颜色、物理大概尺寸以及驾驶员特征等信息,再将信息通过传输网络传输到公安交通指挥中心和交通控制分中心的数据库中进行数据存储、查询、比对等处理。以便进行集中有效地管理,能为公安部门有效打击违章超速、肇事逃逸、可疑车辆等各种违法行为提供有效地技术支持。 “区间测速”工作原理 区间测速的原理就是计算汽车的平均车速,通过测算距离与通行时间换算出有没有超速行为。交警会在道路上设置2个固定的点,当车通过A点时,车辆识别系统就会立即采集该车的通行信息,包括车牌号、通过时间、车辆特写及全景图片等;当该车通过B点时,走完这段定长的区间,车辆识别系统再次收集该车的通行信息。然后系统自己计算出这辆车走完这段距离花了多长时间。 例如:A点与B点两个监控之间路程是30公里,道路限速120km/h,很明显在通过这段路程的时间不可以低于十五分钟,十分钟就通过的话,那就肯定是超速了,并且这个结果属于严重超速,肯定是会扣分的。有些车主总是抱着侥幸心理开车,觉得交警肯定抓不到,但是真的是这样,现在科技这么发达,只要违规肯定是逃不过电子眼的捕捉的。 重点提醒:千万不要以为在这个测速区间内只要平均速度没有超速就不会超速了!!这个理解是错误的! 比如说限速100公里/小时的区间,是不是我们可以疯狂的飙一会160公里/小时,然后再龟速行驶一会呢?最后我主要平均速度在100公里/小时就可以了呢?那你可把交警叔叔想的太简单了!在区间测速段内,还有不定数的隐藏摄像头,比如流动测速,这种摄像头在你超速的时候就很难发现,即使发现了再踩刹车也晚了!最后还是会被记录超速了。在规定的时间里以最大的限速行驶,这样通过测速路段才不会被认为是超速。 如何安全通过“区间测速” 1 看到路旁有“区间测速”的标志时将速度降低到限定速度以内即可。 2 如果第一个点不小心超速被拍,则一定要将时速降低到限定速度之下,老老实实的慢慢开,只要通过第二个测速点后计算出来的平均时速没问题即可。 4 全程减速慢行,也就不怕了。 现在有些地方的区间测速的系统还不太完善,所以并不是抓拍每一辆车。大部分是采用起点拍到车子超速的时候,在终点再一次对车子拍照,如果终点也超速了,就要计算出这辆车的平均速度了,来判定是否超速了。 本文综合来源于网络 内容来自腾讯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