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羿击发》之三 缸瓮之辨 文/生子 战友群里聊天,聊起过去做好的煎饼,放在缸里储存,放很长时间都不坏。有同乡战友提出质疑,是瓮不是缸。那个战友马上解释,因为战友们家乡天南地北,怕他们不理解,所以把瓮说成缸。由此,缸瓮之辨引发热议,最后以“收口为瓮,敞口为缸”一锤定音。 我没赶群里的讨论,晚上补课,听到战友聊天的内容,联想到了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和瓮中捉鳖、请君入瓮两个成语。我记得马未都讲过,司马光砸的不是缸,砸的是瓮。我上网查了一下,是这么说的“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马爷说战国至西汉已有陶制大瓮;陶瓷烧造技术难度很大,敞口深腹大缸完全烧造成功是明末之事,比收口大陶瓮要晚上两千年。缸比瓮还真差着辈分呢。听故事,长知识,不能人云亦云,是事多问一个为什么,或许你就更接近真相。 据说,被救孩子叫上官尚光,后移居到他地,特意在其住所之内,建造了一座庭院来感念司马光儿时的救命之恩,并且建立碑文来铭记这段史实。后来慢慢地人们都叫这座亭子为“感恩亭”。您看怎么样,这个故事越发完成,更有深度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