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庸,明朝将领,一位骁勇善战之人,曾被三位明朝皇帝任用。首先是跟随朱元璋打天下,屡屡立下战功,深受朱元璋赏识。其次是在建文元年,盛庸以参将的身份跟随耿炳文伐燕王朱棣。最后在朱棣即位后,盛庸也被封侯。看似官路一帆风顺,背后的坎坷只有他自己默默忍受。 
因此,在朱标还在世的时候,朱元璋就开始有计划的去除掉开国功臣。毫无疑问,他之所以这么做主要是为了他老朱家的江山。但是,此时还有一个非常危险的人物,那就是朱棣。尤其是在朱标死后,朱棣觉得自己是最应该继承皇位的。 
诸王老大不乐意了,但是没办法自家老爹喜欢,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毛孩子坐上宝座,朱允炆自小待在朱元璋身边,朱元璋对于朱允炆的脾性一清二楚,故而对于朱允炆能不能掌控朝局十分担心,毕竟这个孩子有柔弱善良的天性,所以在朱元璋日渐老迈的时候,终于决定自己要亲手减掉,自己曾经的得力助手。 
朱元璋为何要留下耿炳文呢?俗话说:“知子莫若父”,朱元璋深知儿子朱棣实力很强,也非常有野心,很可能会起兵造反。因为长子朱标死的太早,孙子朱允炆手腕不行,如果朱棣与孙子朱允炆抢皇位的话,肯定一抢一个准,为了防止此时发生,就留下了作战能力相当强的耿炳文。 
建文帝继位后,燕王朱棣果然起兵造反,耿炳文被任命为大将军,亲率大军与朱棣作战。因部下张保向朱棣投降,打破了他的部署,并吃了点败仗,却不影响大局,手中仍有十几万大军,足以对抗朱棣的军队。 
此后,燕王朱棣进入南京,自立为王。落草为寇的盛庸只好选择投降。此后,他奉朱棣的命令镇守淮安。尽管朱棣和盛庸之间曾有过节,可朱棣却并未计较盛庸先前的过错,格外开恩,还将他封为城侯。可惜,由于奸人的陷害,盛庸最终被打入大牢,选择自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