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 年,森山大道参加了花代在东京举办的摄影展,之后他曾说:「我第一次嫉妒别人的写真。」 那年,花代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写真集《ハナヨメ》(Hanayome),距离她放弃艺伎的学艺不到一年时间。 高中时期的花代便开始组乐队、出演电影,并捧着从父亲那儿继承来的相机,四处拍照。 毕业后,她进入美术大学学习雕刻,然而对于已经接触过多彩生活的她来说,学校的课程显然没有勾起她丝毫的兴趣。 她决意前往法国巴黎留学。在巴黎,花代放弃了美术大学,而选择了舞蹈学校。 在学习舞蹈、进行表演的过程中,她渐渐想要做一些「像日本人的事情」。 18 至25 岁的这段时光,花代在被称为「花柳界」的艺伎世界中,进行了长达七年的学艺。 艺伎姐姐们华丽的和服、漂亮的妆容以及歌舞表演,一切都让她觉得津津有味。 1993 年,她甚至以艺伎的姿态登上了《THE FACE》杂志的封面。与此同时,作为音乐家、摄影师的她也同样度过了忙碌的日子。事情的转机发生在七年后,花代与德国籍恋人结婚并移居柏林,从此离开了花柳界。 13 岁时从父亲那儿得到了一台相机,花代便使用它随性地记录下了她的生活与她所看到的世界。 她的摄影作品有着梦一般的气息,温柔与疯狂交织在一起。 柏林、东京、上海,不管身处何处, 这个世界总是带有别样的色彩、飘浮着别样的空气。 生下女儿点子后,花代才开始以人为拍摄对象。她大量记录了点子的成长过程,花代现在所属的小柳画廊主要贩卖的便是点子的照片。 现为模特、演员的点子,时常与母亲一同出现在镜头前、荧幕上,她们更像是一对关系亲密的姐妹。 法国时尚设计师agnès b. 是花代的狂热粉丝, 她甚至邀请花代作为自己时装秀的模特,并使用她的音乐作品,两人进行过多次合作。 作为艺术家、音乐家的花代,其实不大习惯被称为「摄影师」。 「我都没有印着『摄影师』的名片哦。」她笑着说。「那你的名片上都印着什么呢?」我问道。 「我根本就没有名片。」她便转身在包里翻了一阵儿,掏出一张可爱的小卡片:「这还是艺伎时期使用过的小卡片,上面写着『圆山町花代』,是京都的职人使用木版印刷为我做的。」 眼前的花代仿佛是十多岁的少女,清澈的嗓音,可爱的笑容。有着艺伎经验的她,同时又有艺术家、摄影师、音乐家等各种各样的面貌。 少女般的可爱与成年人的性感并存,花代与她的作品正于全世界的艺术地,被人们注视着。 interview 花代 Hanayo 1970 出生于东京。 大学肄业后,于东京向岛开始艺伎学艺。 1996 年 出版第一本写真集《ハナヨメ》。 1997 年 加入英国另类摇滚乐队Vapid Dolly。 此后,以艺术家、摄影师的身份活跃于东京、 柏林、伦敦、巴黎、香港等世界各地。 知日 能谈谈你进行艺伎学艺的经历吗? 花代 其实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我在18 至25 岁这段时间,曾进行过艺伎的学艺。不过要说学习的内容,也就是跳舞、唱歌之类,这些传统艺术的学习,直到现在我也一直在持续进行。 ------------ 知日 为什么会去学艺呢? 花代 首先,其实一般人如果想要学习日本传统艺术,可能会选择歌舞伎、三味线之类的吧,而不会特意去进行艺伎的学艺。 我进入大学后,曾到巴黎留学。在国外也有过跳舞、表演等经历,这些经历让我深刻感受到,我必须得学习更多有关日本的东西。 当时对于花柳界也确实很感兴趣,但苦于没有这方面的信息来源,也不知道具体应该怎么做。 回国后一次偶然的机会,别人告诉我在东京某个地方,当晚有艺伎相关的活动,我便想要去看看。 去的时候恰好碰上美丽的艺伎出门目送客人,那时的光景把我看呆了。并且,真的非常偶然,当时有一家料亭的老板娘出来看到我,对我说:你明天过来吧。于是我便去了。 一开始确实压力很大。最初也只是穿着和服,干些端盘子之类的事情。不过我对艺伎表演总是表现出很大的兴趣,经常看艺伎姐姐们跳舞, 她们也对我很关照。 某天她们说,既然你这么喜欢, 那不如学习一下。我说我要学。她们又觉得,反正要学,干脆就认真学。 在我表示了「一定认真学习」的前提下,她们把我送到东京的「向岛」 ,作为「半玉」(尚未独立的艺伎,处于见习阶段)开始了艺伎的学艺。 当时在金钱、人脉方面确实受到了大家的关照。 ------------ 知日 既然这么喜欢艺伎,为什么后来又放弃了? 花代 其实并不想放弃。 作为「半玉」进行艺伎学艺, 从周一到周五,早上六点开始便有陪酒侍宴的训练,之后是演唱、舞蹈练习,每天确实过得非常充实。 但我也很喜欢摄影、做音乐等等,这些事情很难两全。 并且,像这样的传统艺术,半途而废的话是修不成正果的,而当时我的德国籍恋人恰好向我求婚,且想与我一同去德国发展音乐事业。 许多事情叠加在一起,我想去欧洲尝试新鲜事物的想法,加上结婚这件事在催促着我,于是,尽管真的很不想放弃,我还是选择了「暂时毕业」。没有将「半玉」作为职业坚持下来,现在想想还是觉得有些难过。 不过现在我也依然坚持着跳舞,还与当时照顾过我的姐姐保持交流,一直在学习。 ------------ 知日 传统艺术的学习,果然非常艰苦吧? 花代 确实。虽然现在已经感受到这些辛苦的价值,但当时确实挺艰难。不仅是日本,无论在哪里,学习传统艺术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 知日 那个时期的经历,对于之后的摄影有什么影响吗? 花代 由于学习了很多传统文化相关的东西,对于事物的看法等,都有了不同的感受。 ------------ 知日 开始摄影的契机是什么? 花代 上初中的时候,非常喜欢摄影社团的老师。并且当时从父亲那儿得到了现在一直在使用的相机。 ------------ 知日 你拍摄了很多女儿点子的照片,像这样大量拍摄家人的专业摄影师好像不多。对于拍摄这件事, 你和女儿分别有什么想法? 花代 我觉得父母给孩子拍照是很普通的事情。对于我来说,相比记录下值得回忆的画面,我更容易倾向于重视它的艺术性。而点子因此有了很多自己的写真集、作品集,但却没有以时间轴整理出来的普通的相册,她也觉得有些遗憾。 ------------ 知日 对于被称作「摄影师」这件事,你是怎么看待的? 花代 一直被称作「摄影师」,其实很不好意思。摄影师在我的印象中,应该对照片、冲印等一系列环节都非常熟悉,可以教授别人,或者专注拍摄某一类别的作品。 而我是把摄影作为展现自我的一个手段, 就算不利用摄影,我也喜欢表现自己,使用身体、声音,通过影像、音乐等各种方式。 我确实在日本开过很多摄影展,但并没有特别专门地在进行摄影活动。 现在使用的相机也是从很小的时候一直用着的, 就像我身体的一部分。 不过别人怎么描述我都可以, 毕竟我也出版过很多写真集。出过写真集的被叫作「摄影师」,出过专辑的被称为「音乐家」,我觉得这都是交予世人评价的。 ------------ 知日 能谈谈你与agnès b. 的合作吗?这样的合作有没有给你带来新的灵感? 花代 大约在1997 年,我在维也纳的一次展览会上跳舞, 那时agnès 也去了。经Hans Ulrich Obrist(美术评论家、艺术展策展人)的介绍,我们相识,且关系很好, 时常在巴黎、东京见面。她给了我很多机会,我也通过她的时尚圈,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挑战。 ------------ 知日 你在全世界的很多城市都展开过活动,而最终把工作重心移回日本的理由是什么? 花代 说是回到日本,其实是由于点子在东京读书,我们便住在了东京。在柏林也有家,且并没有离开柏林的打算。不过最近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 果然还是很喜欢故乡东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