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华传世名石活动作为跨年盛典徐徐落下帷幕,但激奋人心的盛典余温及人们亢奋的心情还一时难以平静。近日在赏石群里频频见到一方冠名“铅松怪石”的2018中华传世名石出现,引发兴趣。勾起七八年前淄博赏石大咖们,诸如陈东升、陈以河、刁立柱、孙兆俊、王同芳等老一辈爱石人老骥伏枥为赏石放出夕阳灿烂光芒以及他们如火热情的情景,深为感染,难以忘怀。《淄博石坛》报上百家争鸣“铅松怪石”的论说,仍记忆犹新。
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对“铅松怪石”一词的看法,与藏家商榷。 




@奇石岩画。马桂远 本人早年与山东奇石图书出版家陈东升老先生交往甚密,对其主编的《中华古代石谱石文石诗大观》(四卷)用功最勤。其时的大咖们在《淄博石坛》报上针对“铅松怪石”一词可谓百家争鸣,但最终也未能得出令人信服的说法。
近日阅读山东广播电台高级记者、原驻泰安站站长、中国先秦史学协会会员、著述颇丰的柳明瑞先生文章《泰山怪石文化源远流长》,文中对语出《尚书·禹贡》的“岱畎丝枲铅松怪石”一句话进行了逐字考证阐释,本人觉得言之有理,引录以下。
“岱”,指泰山。“畎”(quan),山谷。《尚书·禹贡》中“岱畎丝枲铅松怪石”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泰山山谷地带的贡品有丝、枲、铅、松、怪石。其中“丝”,是指当地植桑养蚕缫(sao,把蚕茧浸在热水里,抽出蚕丝)丝。“枲”(xi,麻),当时有种植大麻和苘(qing)麻淹渍后剥取纤维的传统。 “铅”是指当地的艾蒿经年积压后产生黑液,从中提取化妆用的黛液,即“铅粉”。“松”是指当地的黑松枝桠盘曲遒劲,可栽培出美观漂亮的盆景。“怪石”就是奇形怪状可供观赏的石头。据此,把“铅松怪石”一词连起来的叫法是不妥当的。
也就是说以“铅松怪石”一词命名雅石,以此延续《尚书·禹贡》的典意是“名不符实”的,也不存在“大禹划九州之一青州进贡给禹王‘铅松怪石’”这么一方石头,自然更应无“有文字记载最早的观赏石”之说。 


 浏览141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