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薛宝钗的“冷香”以及贾琏凤姐关系变化的伏笔

 FX_WBQ 2019-01-11

(一)


本回的第一个经典场景,当是薛宝钗谈及自己的病根以及和尚送来的海上仙方“冷香丸”的配制。据书中记载,冷香丸是将春夏秋冬的白牡丹花、白荷花、白芙蓉花、白梅花花蕊各十二两研末,并用雨水节令的雨、白露节令的露、霜降节令的霜、小雪节令的雪各十二钱加蜂蜜、白糖等调和,制作成龙眼大丸药,放入器皿中埋于花树根下。发病时,用黄柏十二分煎汤送服一丸即可。由于此方从未见诸医籍,应属作者杜撰,而其制作方式奇特,令人觉得别有深意。 

 


笔者依旧从生命寓意的角度进行解读。宝钗的病根,是“从胎里带来的一股热毒”。脂批对此注解道:“凡心偶炽,是以孽火齐攻。”由此可知,作者笔下,宝钗也是下凡历劫而来,热毒、凡心,代表生命原始的热力、欲望、激情。从宝钗的本性来看,外冷内热,内心里燃烧着一团生命之火,她渴望追求幸福,在人生中实现自我,自觉担负起对母亲、家族的责任。她的才华见识,比“乃兄竟高十倍”,“自父亲死后,见哥哥不能安慰母心,他便不以书字为念,只留心针黹家计等事,好为母亲分忧代劳。”


论者常说宝钗功利心重,某种意义来说不无道理。她的本性是入世的,看到父亲早逝,兄长不肖,家族危机四伏,她无法沉醉在文艺诗情的世界,较早形成了注重现实的态度。金玉良缘,自然是现实中美好的人生理想。她努力把自己塑造得完美、精致,用最佳材质把自己铸造成珠宝晶莹、黄金灿烂的金锁,以和玉相配。但正是这股欲望,形成热毒,招来各种冤孽障碍。


在作者看来,轮回劫难中的生命,是很脆弱无力的,无法把握住个人的幸福,必将历经各种苦楚。书中“如云龙作雨,忽隐忽现”,专为普渡众生而来的和尚于是为其开出了救病良方。冷香丸的大意,指要用宇宙自然、四时节令中最精华的部分——各色名花的花蕊制作,而这材料还属有限,并不难获取,最难得是“可巧”二字,要配合好各种时令机缘,缺一不可。这其实是提示宝钗,尽管她吸收凝聚了天地精华于一身,美貌天成,才华过人,贤良淑德,堪比花中之冠的牡丹,却依然是平凡有限之身。尘世间的一切都依赖各种助缘,缺了任何一缘,就一切成空。


宝钗对金玉良缘的希翼,是生命对幸福的自然追求,本没有错,无奈却早有了前世的木石情缘。即便在今生,她也晚来了一步。错过一步,便错过一世的情缘。因此,宝钗的病是好不了的,幸福注定无法实现,唯有以冷香丸调治。“若发了病时,拿出来吃一丸,用十二分黄柏煎汤送下。”黄柏,味苦,性寒,清热解毒,正对了热毒之病。对冷香丸,脂批作如此评论:“历着炎凉,知着甘苦,虽离别亦自能安,故名曰冷香丸;又以谓香可冷得,天下一切无不可冷者。”

 
 


宝钗挽救不了家族的颓败,也呼唤不到宝玉的真心,人世的种种无奈,唯有以冷应对。虽然她含苞待放,芳香四溢,却只能深自收敛。她的房间保持素雅色调,“从来不爱这些花儿粉儿的”。冷是对自我的保护,接受、适应现实而又保持内心的疏离。外界的狂风暴雨可能将最美的花瓣打成碎片,而花中的香气已被冷却并制成药丸。


她调整、完善自己以适应世界,世界对她也并非毫无回报。从现实角度看,她也“可巧”在各种因缘助力下成为宝二奶奶,似乎也接近人生目标的实现,到头来却还是“终身误”: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当然,宝钗的冷,与迎春的冷淡木讷,与妙玉的冷看红尘又有不同,她有时外冷内热,有时热中有冷,有时热极转冷,是一个矛盾复杂的综合体。天生的禀赋,加上后天的淬炼,使她魅力难掩,在吟诗品文、言谈举止、沟通运筹等各方面都不同流俗。很佩服作者想出的冷香二字,冷与香的融合,正刻画出宝钗的神韵。怪不得脂批对冷香丸的取名也赞不绝口,“新雅奇甚”。 

 


(二)


说完宝钗的冷香丸,让我们再回到这一回的回目“送宫花贾琏戏熙凤”。对于“贾琏戏熙凤”,历来有不同评论,有的认为“白日宣淫”与礼法不容,作者意在描述贾琏等人的淫奢无度,有人则认为年轻夫妻偶为嬉戏,并无大碍。


依据笔者在第五六回目中对本书情爱观的分析,作者对虚伪繁琐之礼教并不完全认同,因此以道学家的标准谴责凤姐夫妇的可能性不大,更多倒是小说家的铺垫,既以简约委婉的笔法对他们年轻夫妇的生活进行了一个速描,又与以后的故事遥相呼应,形成二人婚姻情感变化的一条线索(从相互取悦、如胶似漆到后来的厌恶、仇恨、离弃)。当然,作者虽非道学家,却是洞察万象的哲人,他既知“情既相逢必主淫”,自然也了解情欲如果不加节制,与罪恶、堕落也只有一线之隔。这一描写也或为贾琏后面表现的淫荡无度埋下伏笔。


(三)


除了以上这些已经出现过的人物,本文还出现了一个新的角色,那便是秦钟。宝玉会秦钟,两人一见投缘,彼此倾慕。书中是这样描写:那宝玉自见了秦钟人品,心中便有所失。痴了半日,自己心中又起了呆意,乃自思道:"天下竟有这等人物!如今看来,我竟成了泥猪癞狗了。可恨我为什么生在这侯门公府之家,若也生在寒门薄宦之家,早得与他交结,也不枉生了一世。”秦钟自见了宝玉形容出众,举止不凡,更兼金冠绣服,骄婢侈童,秦钟心中亦自思道:"果然这宝玉怨不得人人溺爱他。可恨我偏生于清寒之家,不能与他耳鬓交接,可知'贫富'二字限人,亦世间之大不快事。”


二人之间,究竟是什么样的相互关系,众说纷纭。有认为是断袖之癖的,有认为是正常同性情谊的。笔者以为,首先还是应从宝玉的个性来理解。以前分析过,宝玉是美的珍爱和守护者,兼之有一种未受世俗污染的真性情。他对宇宙万物中一切的美,无论有情的还是无情的,都秉持尊重热爱的态度。“眉清目秀,粉面朱唇,身材俊俏,举止风流,怯怯羞羞的有些女儿之态”的秦钟,很自然地吸引着他。 

 


从成长心理学来看,人的生命,大致每七年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1至7岁通常以自我为中心,全世界似乎都围绕他运转。7至14岁常以同性情谊为主,他不再只关注自己,他的生命热情开始转向别人,朋友、同学,他想探索了解外面的世界,但他通常对同性更有兴趣。一个小学的班级,男孩在男孩堆里玩,女孩在女孩堆里玩。西方心理学家称这个阶段为生命发展中的“同性恋”(同性情谊)阶段。14岁以后的7年,随着性的成熟,他对同性不会那么兴致勃勃,而对异性将投以最大的热情和关注。而宝玉秦钟,正处在这两个阶段过渡重叠的时期,由于特殊的环境,宝玉在之前缺少平等的同性朋友,这一阶段的情感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心理发展来说他需要经历这样一个结交同性朋友的阶段。而秦钟的人际交往也不会太丰富,也有类似需求。因此,两人变得关系亲密,还商议着要一起入学读书。至于两人后来是否发展为暧昧的同性关系。笔者将随着情节发展另文探讨。


(四)


红楼梦里芸芸众生的不同故事,在这一回中纷纷拉开序幕。写完本回解读,不觉又是岁末,追忆红楼人物,心绪万千,继续题上小词“临江仙”一首:黄叶临窗知岁晚,经年滚滚红尘。寻寻觅觅往来人。潇湘何处是,芳草梦中真。独立晨风花径冷,虫声时隐时闻。流光瘦却竹边春。相思落满地,雁过了无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