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9年的最后一天,他做了一个这样的选择

 Zaker736 2019-01-11


亲爱的书友们,我们明日共读目标是李笑来先生的《财富自由之路》(274—319)


46.如何才能练就融会贯通的能力? 274
47.人生的终极问题到底是什么? 281
48.执行力差的根源究竟在哪里? 288
49.如果真正让你赚到钱的不是知识,那究竟是什么? 298
50.为什么“共同成长”才是最好的出路? 302

尾声


我们今天共读的李笑来先生的《财富自由之路》(243—268)


最安全的投资策略是什么?


投资成功的核心方法论,简单到令人发指的地步:

低买高卖


没了!没了!!除此之外,真的没有任何更为重要或者同等重要的核心方法论了,真的只有这4个字!这就是那种典型的“世人皆知的秘密”。


时间久了,经验多了,总结够了,你就会发现,这世界处处都是这样的:成功算什么?成功不重要,那只是某个里程碑而已。


人生还要继续,所以,从来都是成长更重要。可成长有什么呀?不就是“每天进步一点点”嘛!对啊!所谓成长,就是“每天进步一点点”而已——哪怕是每周进步一点点,也比没有进步强一万倍,因为后面还有“复利效应”呢。这也是世人皆知的秘密,而绝大多数人偏偏就是做不到。


这世界就是处处如此:

最简单的事情,往往最难做到。


某一天进步很大其实很容易,也经常发生,可是,每天进步一点就很难,甚至每周进步一点或者每年进步一点都很难看看身边,有多少人的今天和许多年前的今天是一模一样的!


“低买高卖”,说起来简单,试试就知道了,真的很难做到—要多难就有多难。


一切“世人皆知的秘密”之所以最终真的成了密,是因为那秘密实际上是“如何做到”,也就是说:“what”通常算不上是秘密,因为每个人都知道“how”才是真正的秘密,只因为“即便把那秘密是什么全都告诉你,你还是很难做到”,换言之,只因为“你就是不知道如何做到”。

       

这世上有无数“理论”(其中还有很多相互冲突、甚至相互矛盾的理论)和“公式”号称自己可以算得更准,但要命的是,无论如何,你都得选择其中的一种,然后用自己的行动去承担那“不一定准确”的后果。


如何提高你的选择质量?


先说个貌似在题外的话题:

你知道“剩男”和“剩女”是怎么“剩下”的吗?


他们是这样想的:


长相不能太丑吧?

个子不能太矮吧?

人不能太无趣吧?

收入不能太低吧?

学历不能太差吧?


看起来,每一条都是很一般的要求,没要求最好,只要求在1/3以上怎么就找不着呢?事实上,每个人在适龄阶段能进行足够深入了解的人不超过150个(包括同性),所以,算下来得活上“三辈子”才有可能真的碰到满足条件的人这还没有考虑另外一个因素:对方也在挑。


然而那些“没剩下”的人,好像在这方面也没花多少心思,就直接没有了另外一些人的烦恼,那些“没剩下”的人是怎么想的呢?


他们在这方面的思考模式大抵是这样的:

对方只要能满足最重要的一条就够了。


这就是“价值观决定命运”(或者说得轻一点,“价值观决定生活质量”)的一个绝佳例子。


什么是价值观来着?价值观就是思考“什么更重要”和“什么最重要”然后盯住重要的,而不是那些不重要的——就这么简单。


那么,正题来了。请问:

人生中什么最重要?

答案也很直接:选择最重要。


就是这样。人生的头等大事只有一件:选择。进一步仔细看,人这一辈子需要拼了命去选择的机会,也就那么几个—上大学选择什么专业,毕业了选择什么工作,到时候了选择和谁结婚,如果创业的话选择什么“赛道”,等有闲钱了选择什么项目投资。所谓“大事”,大抵就是这些,也许还有别的,可是数量并不多


因此,我们要把大智慧用到这些大事上。至于别的事,“难得糊涂”其实是个好建议。


每个人作出选择的根基就是他的价值观。价值观不同,作出的选择就会不同


我们要思考“什么更重要”、“什么最重要”,进而在那个角度或者维度上作出选择。我们知道了注意力更重要、更宝贵,就会作出很多不一样的选择;我们知道了决定价格的最重要因素是需求,就会作出很多不一样的选择;我们知道了投资的刚需是避险而不是冒险,就会作出很多不一样的选择…


所以,锤炼自己的价值观就等同于提高选择的质量。


再进一步,作出选择的更深层方法论是什么呢?一句话就能说清楚。

添加必要的条件。


我们把选择的深层次方法论重新断句,再次理解一下:

添加|必要的|条件。


每增加一个条件,选项就会大幅减少;如果有没必要的条件掺杂进来,就会提前使自己“全无选择”。


在选择的时候要尽量“只考虑且不遗漏那些最为必要的条件”。


说回“剩男”和“剩女”。他们之所以会“剩下”,很可能是因为把太多没必要(或者“没那么必要”)的条件放了进来,进而导致选项全部过滤。


观察别人,反思自己,四处求教,海量阅读,反复研究,结论都一样:绝大多数人在重大选择上毫无能力。


绝大多数人甚至回避认真思考重大选择(无非就是“筛选必要条件”和“用条件严格筛选”),然后把自己有限的宝贵注意力放到鸡毛蒜皮的事情上——纠结一切。


在对待重大选择的态度越来越严肃、越来越认真之后,怨天尤人的念头就被根除了。


显然,选择能力不是天生的,它属于只能通过后天习得与锻炼的能力。所以,选择能力肯定是在平时一点一点锻炼出来的,练习的方法也很简单:


面对任何选择,哪怕是很小的事情当然,要从小事练起都可以拿出纸和笔,罗列筛选条件。


为每个条件的重要性打分(可以是1~5分),然后将它们重新排序。考虑每个条件的必要性,打分只有1和0(要么有必要,要么没必要)30分钟之内,结果就会一目了然。但,别急,还有下一步。


第二天再花30分钟重新考虑、打分。如果选择本身的重要性很高,那么这个过程可能要重复更多次。


做记录很重要。我们总是会忘掉很多东西,尤其是重要的东西,而且,记忆力与大智慧(或者说“真聪明”)并不是完全正相关的。


只要有记录,就可以回顾,就可以反思,就可以改进,就可以提炼,就可以通过不断雕琢最终形成完善的价值观体系,而这恰恰是绝大多数人彻头彻尾欠缺的好品质。


另外,保持做记录的习惯很可能是解决绝大多数人“遇事乱纠结”的最简单、最有效的手段。不要小看积累的力量,时间久了,那些我们曾经使用过的筛选原则总是可以在“意料之外”的地方用上。


【今日话题】

 

你有没有选择了又后悔的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