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农大谭禄宾组鉴定调控水稻落粒性基因

 生物_医药_科研 2019-01-11

   2019年1月9日The Plant Cell 杂志在线发表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谭禄宾教授课题组题为The APETALA2-like transcription factor SUPERNUMERARY BRACT controls rice seed shattering and seed size 的研究论文,揭示了水稻落粒性的遗传调控新机制。



中国农大谭禄宾课题组从具有强落粒性的野生稻突变体库中筛选出了一个落粒性降低的突变体SSH1利用MutMap方法和转化实验,鉴定出SSH1的等位基因

SUPERNUMERARY BRACT(SNB),该基因是调控植物花发育转录因子AP2家族成员SNB9个内含子C-A突变改变了其mRNA的剪接,通过改变种子与花梗交界处的脱落层和维管束的发育,降低了SSH1突变体的落粒性。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实验证据证明,SNB 基因通过正向调控两个水稻落粒性基因 qSH1 SH5 的表达,影响离区木质素沉积和离层发育,进而调控水稻落粒性


同时,该研究还发现,SNB突变型等位基因(ssh1)可影响多个产量相关性状。特别是,突变型等位基因具有增加粒长和粒重的遗传效应。将 SNB 突变型等位基因导入优良籼稻品种 93-11 中,可进一步增加粒长和粒重,表明 SNB 突变型等位基因的应用具有提高水稻产量的潜力。全基因组表达谱分析显示,SNB可能参与了植物激素信号转导。因此,未来对SNB参与植物激素信号转导的研究可以进一步阐明其在水稻落粒和花序发育中的作用。

文章第一作者为中国农大博士生蒋丽芸,谭禄宾教授为通讯作者。该研究不仅为揭示水稻落粒性的遗传调控机制提供参考,而且对利用分子育种技术改良水稻落粒性和籽粒产量具有重要价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