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主平等的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的根基

 木香草堂 2019-01-11
 

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对民主与平等有充分的认识,在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多数家长都能自觉地应用民主、平等的方法,充分地尊重孩子。所以美国的孩子自立能力强。这对中国的家长有很多启发。

案例:一个中国的三口之家去了美国。一天,一家人到餐厅吃饭,服务员先问母亲要点什么,再问父亲要点什么,之后又问7岁的女孩要点什么。

女孩说:“我想要牛排”。

母亲说:“孩子,你应该吃火腿肠,好消化。”

父亲补充说:“再给她加点菠菜。”

服务员根本不理睬父母的提示,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女孩问:“牛排上要放什么调料?”

女孩说:“放点番茄酱。”

服务员转身到了操作间,一会儿,三个人的饭全部上齐。女孩得到了她的牛排和番茄酱。

这就是美国人对小孩的态度。美国人的平等意识特别强,这个服务员给予女孩的是平等意识,是权力意识,也是对孩子的尊重。中国的家长们,特别是中国农村的部分家长们,特别讨厌那些“尊重孩子”的说法,他们认为,长辈对晚辈,家长对孩子,怎么能用“尊重”一词呢?他们最认同的是,家长应像母鸡护小鸡那样“保护孩子”。

根据我的观察,不民主的家庭里成长起来的孩子对家长的态度往往有这样几个阶梯式的变化:

第一步,绝对服从,毫无怨言。

第二步,不得不服从,但有怨气。

第三步,对家长的部分观点产生怀疑。

第四步,对家长开始试探性的质疑(往往遭到呵斥)。

第五步,对家长意见不予看重,听而不闻,你说你的,我做我的,但在言语上不公开表示反对。

第六步,开始与家长唱反调,家长说一句,孩子反驳一句,没有一句能听进去,经常吵架。

第七步,讨厌家长,一听家长说话就烦。

第八步,仇恨家长,甚至发生家庭暴力。

这时,你的家庭教育就宣告失败。

我们需要将孩子看成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不是大人的附庸,他不是大人手中的木偶。这个独立的个体有权力像我们大人一样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感情,自己的好恶,自己的兴趣,自己的朋友;有权力和我们大人一样对事情做出判断,做出决定,采取行动,并承担行动的后果。有了这样的认识,你就会尊重自己的孩子。有了这种尊重,才有可能形成家庭中民主、平等的朋友式关系。有了这种民主、平等的朋友式关系,孩子才能平等地与父母交流与沟通,才能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行使自己的权力,让个性自由健康地发展。

然而,有不少家长却时常暴露出潜在的家长意识,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认识问题,是理念问题,不是方法问题。他们总是认为,孩子是我的,我对他负有责任,我不会害他,我生了他,养了他,他就得听我的。他们总是认为,孩子年幼无知,体力缺乏,知识缺乏,经验缺乏,还没有独立的判断能力和行为能力,家长作为监护人,必须让孩子言听计从。于是家长就自然形成了独断专行的家长作风,从不考虑孩子的心理感受。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家长就会过分看重自己的权力而忽略孩子的权力。

例如,有一天,孩子的同桌来找他出去玩,母亲也不管孩子是愿意还是不愿意,就不假思索地对同学说:“他要学习,他不去。”母亲虽然没有存心伤害孩子,但孩子却会觉得在同学面前很失面子。这是因为孩子在进入小学后,他有他的生活圈,有他的朋友和他的世界,在他那个世界里,孩子在心理上认为自己是独立的,他有他自己独立的人格,可以不受父母的控制。母亲在孩子的同学和朋友面前指使孩子的行动,等于向孩子的朋友表示他还必须在父母的指使下生活,没有独立能力。孩子当然会觉得很扫面子。

一位父亲以自己的成长经历来提醒年轻的父母们:

孩子就像小树需要阳光一样需要宽松民主,像需要土壤一样需要尊重。我小时候的成长环境几乎无民主可言。父母是爱我的,这一点无庸置疑。然而不幸的是他们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认为老子打骂儿子天经地义,这对我的性格造成了很大影响。可以说,我性格上的一些阴暗面就是在父母的棍棒教育下形成的。

幼年时我对父亲怕极了,以至于最盼望的事情就是父亲出差。父亲的巴掌快如闪电,常常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雨点般密集落下,我就只有哇哇痛苦的份儿了,哪里还敢张口申辩?

稍大一点的时候,我有了自尊意识,父亲打我,我就强忍住不哭。没想到这样做竟让父亲觉得威严受到了挑战,于是他更是以加倍的力气用在手掌上,一直打到我忍不住哭出声来。父亲也许没有料到,在这哭声和他的挖苦声中,一个小孩子初萌的自尊心已经满是裂纹。

我从初中时起就准备记日记,但因为在家中找不到日记的藏身之地而终于放弃。有一次正写信的时候,母亲走近了,我下意识地将信纸一捂,这反而引起了母亲的警觉,她非要看不可,我坚持不让。结果是在激烈的挣夺战中信纸被我撕成碎片扔进了火炉,而恼羞成怒的母亲在给我一个耳光后转身离去。

她也许觉得父母看自己孩子的信天经地义,却不知道孩子的尊严会受到伤害!在母亲冲上来夺信的一刹那,我感觉被夺的已经不是一封信了。

这样的事情不胜枚举。父母用专制建立了他们的家长威严,而我的自尊自信却在如磐的重压下艰难地生长,温良谦恭的外表下,隐藏着我的敏感和孤僻。在中学阶段,由于学习的重压,性格上的冲突并未凸现。当我进入大学之后,那种洋溢着自由与个性化的校园气氛,使我性格上的矛盾冲突达到了极点。上大二的时候我自卑的厉害,觉得自己一无是处,甚至想到自杀。在极度的苦闷中,是大学图书馆里的心理学方面的存书,让我从极度的自我否定的阴影中走了出来。

直到现在,我参加工作两年了,自卑的弱点仍不时地束缚着我,有几次让我与机会失之交臂,我不得不时时提醒自己与自卑抗争。在这里,我能不责怪我的父母,但客观地讲,如果我小时候能有一个宽松民主的成长环境,我现在很有可能会做得更好。

这位父亲告戒天下父母:孩子的健康成长不只体现在身体和智力上,而且还体现在心理上。一棵小树苗,只浇水施肥而不见阳光,就难以长成参天大树。温馨和谐的家庭气氛对于小孩来说,就好比阳光对于小树苗一样。所以,父母们,请多给孩子一点民主的阳光吧!

生活中,父母对孩子很容易表现出只疼爱不尊重的态度,在必要时他可能会为了孩子而奋不顾身,但在日常生活中却往往有些不理智的语言挫伤孩子的自尊。

一些儿童教育专家研究表明,这一代父母使用最多的不良语言有三种:

其一是否定性词语,即由“不”字组成的词语。如“不许”“不能”“不要”“不可以”……这种家庭的子女教育是由一连串的“不”组成的,家长像警察似的,他们的任务就是不断向孩子亮起红灯。于是孩子只有不断地犯错误,不断地受指责。

其二是命令性词语,如“你必须”“你只能”“你应该”等等。父母强调的只是自己的主观愿望,完全忽视了孩子的客观存在,用一种强硬的态度让孩子进入某种规定位置,并按家长的设计来“修剪”孩子。其结果,孩子常常陷入不知所措之中,极大地影响了孩子思维的发展。

其三是挑剔性词语。在中国的家庭教育中,挑剔性词语比激励性词语要多得多。许多家长几乎是不停地去发现孩子身上的缺点,好象只有不断发现缺点,才能把孩子“修剪成型”。基于这样一种家庭教育理念,中国家长对孩子使用各种挑剔性语言毫不犹豫,决不客气。其中最常用的有“真笨”“不争气”“太差劲”等等。这些词语,完全是一种“负信息”,它强化了孩子的弱点,容易让孩子以否定的态度对待自己,对自己失去信心。

其四是讽刺性词语。孩子呀呀学唱,爸爸不耐烦地说:“哎呀,你那是唱歌吗?你是在糟蹋歌!别制造噪音了!”

孩子在认真地画熊猫,爸爸讽刺道:“这像熊猫吗?画成狗啦!”

孩子拿回99分的考卷让家长看,妈妈说:“没考100分还有脸让我看吗?”

父子俩下棋,爸爸说孩子:“看,你又输了。想赢我?这辈子恐怕不行了!”

孩子主动帮妈妈洗碗刷锅,妈妈唠叨说:“算了吧,你刷的锅碗还没有猫舔的干净。别给我帮倒忙啦!”

诸如此类的语言,在成人方面可能毫无意识,而在孩子一方,却会造成一种心灵的创伤,轻则削弱了孩子的自尊和自信,重则铸成孩子无心上进的自卑心理,这不恰恰背离了当父母的望子成龙的心愿吗?

对孩子心灵的尊重,是对孩子最大的尊重。它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

2、尊重孩子的情绪和情感。

3、尊重孩子的个性特点。

4、尊重孩子的抱负和志向。

5、尊重孩子的选择和判断。

6、尊重孩子的个人意愿。

因此,要想建立孩子的自尊心,光爱他还不够,你还需要尊重他。

尊重孩子,意味着我们将孩子看成一个个体,而这个个体有权力像我们成年人一样做出决定。尊重孩子,意味着应该在任何可能的时候,支持孩子的决定。

当然,尊重孩子并不是不批评孩子,不嘱咐孩子,一切让孩子自己说了算;而是说需要批评和嘱咐时,不用吼叫、命令、训斥的口吻。

无数事实证明:轻声细语的批评,其效果要明显好于训斥和命令。原因在于,大声训斥的时候,家长更多展示的是一种尊严、威严,有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没有顾及孩子的自尊心,没有和孩子处于平等的地位,没有进行心的交流。而批评孩子时采用耳语、弯下身子讲话,甚至把孩子叫到僻静处轻声细语地批评、嘱咐的时候,是把孩子放在了受尊重的位置上,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家长与孩子的心处于一种平等交流的位置上,当然孩子就容易从内心深处受到触动。

孩子的自尊心一旦受到伤害,往往会出现破罐子破摔的消极心理。而采用轻声细语的批评方式,体现出父母与孩子友好商量的姿态。这种姿态的结果是让孩子感到最终做出的决定是自己思考的结果,并不是父母强加给他的。

其实咱们家长都有这样的体会,每次大声训斥孩子之后,孩子难受,咱们心里也难受。发火发怒,伤害的不仅是孩子,也是家长自己。俗话说:“伤树不伤皮,伤人不伤心。”孩子的自尊心是稚嫩的,如果由于我们的批评方式不对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那是得不偿失的。

愿天下父母们用我们温馨和谐的家庭气氛,民主平等的亲子关系,给孩子的成长提供一块适宜的土壤。更科学地教育孩子,更艺术地批评孩子,使我们的孩子更快进步。

 原文地址: http://blog.sina.com.cn/u/5a7124820100egqh

 

 民主平等的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的根基 - ddmxbk - 木香关注家庭教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