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尋梅」不一定要「踏雪」,很多人都以為要賞梅要到台灣或內地,但現時想觀賞有「百花之魁」之稱的梅花不用遠赴外地,在香港亦可以!除了西貢北港村和太和農墟這兩個聞名的賞梅地點之外,近日發現新地點,大家又多個賞梅好去處了。 1. 蓬萊閬苑
蓬萊閬苑位於大埔南部的碗窰鄉半山洲。蓬萊閬苑建於60年代,依山而建,是一座供奉呂祖、觀音關帝等的大型道觀。因以呂祖為主神,又稱「呂祖廟」。 近日苑內有幾株梅花樹竟悄悄地在近日開花了,白梅花開在苑內呂祖主殿的旁邊空地。除了梅花的美景外,苑內園景佈局考究,小橋流水古色古香,即使不為賞梅,也可到此一遊欣賞園林美境、古樸景致。不過想來賞梅的朋友要把握時機!因為梅花花期極短,一般約十日內便會開始枯萎。
▲ 相片來源:「大埔鳳凰山 - 蓬萊閬苑」Facebook專頁
其實,過往每逢1至2月下旬,在西貢和大埔農墟都分別有梅花盛開,亦曾吸引不少愛花人前往觀賞拍攝。 2. 大埔太和農墟 位於東鐵綫太和站旁的「大埔太和農墟」裁種了約有6至7棵梅樹,樹齡已有20多年。在每年一月最寒冷的天氣下都會生長得非常繁茂,滿枝白梅,美不勝收。 其中靠近太和路入口處的一棵梅樹枝葉尤其茂密,樹冠枝幹甚至伸出至行人路外,方便大家欣賞。另外,其地點及交通都較為方便,故吸引不少愛花之人趁着花開之際前往拍攝,被譽為「香港第一梅」,想觀賞白梅的人士又多一個選擇。
3. 西貢北港村
▲ 去年梅花在西貢北港村綻放(黃潔玲 攝) 如果獨愛粉紅色梅花的話,不妨到西貢北港村尋梅。 位於北港村的這株婆娑粗壯的梅樹,栽種在駱家村路旁一戶人家的高牆之內。過往每年在大冷天過後,燦爛而密集的粉紅梅花會越過牆頭競相怒放,綻放滿樹的粉紅色花簇,增添新春節日喜氣,成為路口通道的耀眼標誌。 此梅樹樹齡約10多年,是複瓣不結果的品種,花冠特別多層次。而一般能長出梅子來的,乃單瓣品種。
▲ 在北港站下車後掉頭走上北港路(黃潔玲 攝) 在香港賞紅葉、芒草、櫻花就聽得多。想今個冬季來點新意,不妨把握機會,一睹冬日獨有的寒梅美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