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座历史名城的尴尬转身:曾经盛产军人,如今出产厨师

 老黄说史 2019-01-11

一座城市的兴衰,与所处时代是息息相关的,有辉煌,就会有失落。比如曾经的古都们,能千年不衰的,少。河南开封,曾经的大宋都城,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曾熠熠生辉过,随后,又一点点深寂,直到自1954年,河南省会由开封西迁郑州后,更是江河日下。

不光河南,许多省份都会有这样的城市,因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而趋于落寞。与河南相邻的河北,有一个叫保定的城市,在历史上也曾大名鼎鼎过。因其地处京师的南大门,曾被赋予更多的重任,但是,如今的保定,就像淹没于芦苇丛中的漂萍,突然变得寂寂无名了。

位于华北平原北部的保定,曾是直隶省会,直隶总督驻地,也是河北省最早的省会,自古是“北控三关、南达九省、地连四部、雄冠中州”的“通衢之地”。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改曾经的顺天路改称保定路,寓“保卫大都,安定天下”之意,“保定”之名自此始。

确实,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保定肩负起了“保卫大都,安定天下”之任。在近代中国史上,保定最突出的成就,当属1902年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的兴办。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正规化的高等军事学府。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校址前身为清朝北洋速成武备学堂、北洋陆军速成学堂,陆军军官学堂。

很久以来,保定就是一座盛产军人的城市,尤其是在保定军校兴办期间,为中国的现代军事培养了许多开拓式的优秀人才。若从民国元年(1912年)算起,保定军校办过9期,毕业生达6000余人。若从北洋武备学堂算起,保定军校训练了近1万名军官,其中1600多人获得将军头衔。这些人遍布当时的军界和政界,在中国近代的政治舞台上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如著名将领叶挺,在北伐战争中他率领的“铁军”使敌人闻风丧胆。某上将曾如此评价保定军校:“上承天津北洋,下开广州黄埔。”不少名将都跟这所学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无数热血儿郎从保定出发,走向全国战场。

中国近代有许多风云人物毕业于保定军校,这些名单开列出来,只能用一个词形容,将星闪烁:吴佩孚、孙传芳、蒋中正、张群、陈调元、蒋光鼐、陈铭枢、熊式辉、黄绍竑、张治中、傅作义、余汉谋、刘文辉、陶峙岳、唐生智、李品仙、罗卓英、周至柔、秦德纯、顾祝同、陈诚、白崇禧、钱大钧、刘峙、上官云相、薛岳、赵博生、董振堂……每一个人,都是一段说不完的故事。

来自保定的将帅虽然势不可挡,但是清代以后,保定却失去了行政中心这一身份,发展陷入停滞。建国后,河北省会几度变迁,曾经迁回保定,但最终还是花落石家庄。现在的保定,可能只有一些吃货偶尔会想起,因为,如今的保定,厨师学校很多,驴肉火烧很出名。

(图片来自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