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创新创业 | 如何看待众创空间比创业者还多的问题?

 GEI新经济瞭望 2021-06-24

工作原因,我2018年参加了国内一些地区的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的评审,并参与了若干个城市孵化器、众创空间的调研,在这期间“专家们”最常调侃的一句话就是“现在孵化器、众创空间比创业者还多”,投资圈、创业圈的朋友今年来也常感叹“现在众创空间太多了、好的创业者太少”,我想这背后折射出来的是大家对国家“双创”战略的不理解、对现有孵化器及众创空间“满地开花”的不以为然。那到底如何看待所谓的“众创空间比创业者还多”问题?

基本现状

根据科技部火炬中心从全国备案统计数据来看,实际上截止2017年底全国各类众创空间只有5700多家、科技企业孵化器超过4000家,当年孵化团队创业企业数量超过50万家,而实际上每年我国新注册企业数量超过600万,作为我国创新创业培育的主要阵地,孵化器、众创空间的数量不能说是很多。那为什么却造成“众创空间比创业者还多”的错觉?我想从两个角度来探讨,第一个是众创空间为什么显得多,第二个是创业者变少了吗?

针对第一个问题,我认为有两个主要原因:第一个是我国孵化器、众创空间的区域分布不均衡,东部沿海的部分地区载体建设相对集中(如图1),甚至“载体比创业者多”。北京、广东、山东、江苏、浙江是我国孵化载体建设密度较大地区,在国家战略指引和地方政策“鼓励”之下,这些地区近几年掀起了众创空间的“建设浪潮”,参与孵化载体建设的主体众多,包括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中介服务机构、行业领军企业、创投机构等。但从全国来看,很多地方,特别是广大中西部地区的孵化载体建设仍不充分,甚至难以满足当地初创型企业的需求。

图1:全国众创空间热力分布情况

第二个原因是孵化载体建设水平层次不齐,讲故事、要政策的载体太多。一方面,一些市场化主体在各级政府引导及政策“诱导”下,开始大量建设各类孵化器、众创空间,尤其是一些区域性的地产商、传统的街道企业等,借助自身原有的楼宇、物业资源,简单“改装”后就摇身变成孵化器和众创空间,还有大量中小型投资机构联合一部分物业建设了一大批众创空间。在国家层面并没有对国家级孵化器、众创空间建设给予政策性激励的前提下,各类机构为何争相投身于载体建设的大军?实际上除了国家级平台背书能够更好吸引初创企业之外,很多驱动力仍来自于区县、市级、省级的各类奖励及支持政策,进而催生了一批以拿到政府政策后利用“差价”赚取物业费或者干脆就以政府补贴为生的“政策寻租型”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另一方面,各级地方政府为完成考核而采取的一系列举措,对当地的孵化载体建设与投资热形成了一定的“倒逼”机制。双创战略及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相关政策的提出,要求各级地方政府都要积极鼓励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建设,到了区县一级就表现为每个区县甚至每个街道、每个乡镇都必须建设孵化器、众创空间。在这种层层抓落实的政策传导机制之下,一部分尚不具备建设孵化器、众创空间(尤其是专业化载体)基本条件的基层单位,往往会出现为完成相应指标而“指定”部分机构建设孵化载体,或对部分水平较低载体申报认定为市级、省级孵化平台提供“绿色通道”。在上述两种情况下,相关的运营主体甚至对孵化器、众创空间的内涵、运作规律都不了解,提供优质孵化服务的能力更是无法保障,因此这类载体也成为“专家们”诟病的“害群之马”。

第二个问题,当前创业者少了吗?很多媒体都在说当前双创已经降温、创业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但我认为真正的创业时代才刚刚来临。对于地区和国家而言,创业的活跃是搞活经济的基础,非常重要,但最终还是要看创业后的经济表现,也就是说要有一批存活下来的初创企业,不断涌现出瞪羚、独角兽和龙。当前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断纵深发展,并呈现科技型创业、大企业参与双创、创业模式多元化及服务平台专业化等特征,创业圈、创投圈、孵化圈都将进入“洗牌”阶段,未来参与创业的主体会更加多元,创业者们会更加理性,创业服务机构的服务更加精准和高质量,同时政府推动创业的举措也会更加科学,各地创新创业生态日趋完善。

 注:2018年数据为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前三季度平均值的估算值

图2:我国近五年新注册企业数量

从统计数据来看,我国的创业数量逐年增加。自2014年双创战略提出以来,我国新增注册企业数量在2014年-2016年的三年间年均增速在20%以上,尽管近两年增速有所放缓,但2017年突破已600万,我国仍然是全球创业最活的国家。同时,我国的创业层级结构也在不断优化升级,出现了连续创业、数据驱动创业、场景式创业、前沿技术产业等多种模式。因此,无论从创业者数量还是说创业层级结构变化,我国的创业水平在逐步提升,真正的创业时代已全面到来。

 图3:我国创业模式和类型更加多元

所以“众创空间比创业者还多”争论的核心不是在于孵化器、众创空间比创业者多还是少的问题,而在于我们要正确把握我国双创发展新特点、新趋势,准确理解我国、全球创业者们的新需求、新要求,各地区应该结合自身情况,制定更加理性的双创策略和有效的支持政策,推动那些能够为企业提供准确、高效服务的载体发展,而那些靠讲故事、靠政府补贴的孵化载体必然会在大浪淘沙的市场化发展中消失。

区域孵化载体发展建议

各区域应该如何更好地布局双创孵化载体及支持其建设呢?我想首先要充分理解当前我国双创发展阶段。在2014年双创战略提出的第一阶段,更多是大战略提出、全国各级工作部署及理念传播,在全国掀起了创业热潮,大批孵化载体和服务机构涌现、多项体制机制改革推动创新创业便利化、创业投资规模更是快速扩大,全国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变得十分浓厚。而在当前双创战略升级的新阶段,国家提出打造双创升级版,如何提高创新创业效率及水平、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生态、促进与实体经济融通和新旧动能转换成为各地双创工作的新重点。在正确把握国家双创发展阶段的基础上,对于各区域促进双创孵化载体的建设有以下几条建议:

一是要量质并举,扩面积而非增数量。在一些地区虽然孵化载体数量足够多,但是缺乏高质量孵化载体,同时很多优质的孵化载体也面临着工位不足、缺乏拓展空间的问题。因此,各区域结合实际情况对本地孵化载体进行排查梳理,对那些只讲故事、靠补贴为生或运营不善的载体给予摘牌处理,并通过兼并、托管等资源整合方式扩大优质载体的孵化面积,同时重点培育、精准扶持一批潜在优质孵化载体,做到双创孵化总面积与优质孵化载体数量的双增长。

二是积极推动大企业、龙头企业等参与双创载体建设。大企业作为最重要的一类创新主体,拥有强大的技术研发能力、丰富的行业资源、雄厚的资金实力及经营管理的经验,在开展协同创新和创业孵化方面拥有其他机构无法比拟的先天优势,创新创业的效率和成功率更高、靶向更准确。从全球来看很多大企业都是“隐形的孵化器”,通用、三星、谷歌等都是孵化的高手,而我国新经济代表性企业小米通过投资、孵化生态链企业也取得了巨大成功。然而,目前社会各界对于大企业参与双创的理解仍较为滞后,直到国家提出推动大企业建设专业化众创空间才逐步有了认识。各区域应该借助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建设契机,大力支持和吸引本地央企、国企及大型民企建设各类双创孵化载体,更有效地带动区域双创发展,同时加快传统大企业新旧动能转换。

三是建设专业化、特色化孵化载体。孵化载体专业化发展是大势所趋,专业化载体在孵化成功率、准确率等方面都大幅高于普通孵化载体,对于推动区域创新发展及企业转型升级的成效更加显著。当前东部沿海地区的孵化载体纷纷向专业型转型,但专业化孵化载体在设施设备、导师团队、创业服务类型等方面与普通孵化器均有所不同,且往往在前期发展中更需要获得政府支持,各区域应该探索孵化载体的分类管理和支持。

四是进一步提升孵化载体国际化水平。国际化不是噱头,孵化载体的国际化不仅仅意味着在孵企业、创业团队的全球化,也意味着创业服务及运营水平向国际一流看齐,同时区域也能够借助国际化的孵化载体更好地链接全球创新资源、融入全球创新网络。除了继续引入国际知名孵化载体和支持本土孵化载体到海外设立分支机构之外,支持跨国公司及其员工创办孵化器也非常重要,尤其是鼓励那些拥有跨国或海外工作学习经历的高水平国际化人才创办孵化器,发挥其将扎根地方与链接全球有机结合的高端链接能力,要像鼓励海归回国创业一样支持他们创办孵化载体。

五是鼓励孵化载体提升增值服务能力。当前大部分的孵化载体仍以提供办公空间、天使投资及部分基础性服务为主,而关于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知识产权及产品工业设计、供应链支持、渠道分销等方面的增值服务十分匮乏。为什么YC训练营和小米都不为在孵企业提供办公空间,却能拥有极高的孵化成功率?其核心还是在于借助自身平台提供多元化的增值服务。各区域可探索制定标准化服务体系,要求或引导企业独自或联合提供种类多样、附加值更高的孵化服务。

图4:小米为生态链孵化企业提供航母式支持及服务

相关文章

打造专业化众创空间,探索大型央企平台化转型之路

创新创业 | 从PNP发展看美国创业加速器对国内孵化行业升级发展的启示

创业创新|实验室三周年:新经济创业服务方法论

创新创业|典型城市推动创新创业六大特色路径

长城智库|冯凡璎:创业孵化载体支持政策浅析

企业双创|大企业参与“创新创业”的模式与机制研究

本文版权归长城战略咨询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并附上原文链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