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年集

 卧听风铃 2019-01-11
  有一种商品交易方式,在农村叫赶集。而烙印在脑海里最深的是年少时赶年集。
  隔着重重山水,思绪回到四十多年前。仿佛看到当年集市的场景,回到那个以生产队为单位鸡犬相闻的儿时故乡。上小学前,最盼的是过年,每当过了腊月十五,记得父亲会带我去附近的集市赶集。
  当年,所有赶集的人都是步行。有时为了少走路,可以先沿小路走,再到大路与小路的交会处奔上大路。所谓的大路是没有硬化的土公路。那个年代呀,汽车跑不到乡下来,所能目及的就是“推车子”,凡是推“推车子”的人,几乎没有空车去的,大多数推着自家的东西(比如高粱秆、麦子秆等农产品)去集市卖。因为是集体生产,猪羊鸡鸭都没有交易的。到了逢集那天,凡走在路上的,不用问,都是赶集的。走着走着,路上行人越来越多,到了集上,涌动的人潮喧闹着集市。赶集的人们无非是买年画、买颜料,女孩子买头花(油光纸做的),男孩子买爆竹等等。还有重要的一项,就是赶集必去书店。那时农村没有电,晚上靠点煤油灯照明。所谓的“电器”就是大队的广播,而且在每天的固定时段播放。所以,农村的孩子们时兴看小画书。记忆中看过的小画书很多,像《小兵张嘎》《刘胡兰》《黄继光》《董存瑞》《封神演义》《哪咤闹海》,等等。但是,每一本小画书,尽管只花几分钱,也不是想买几本就能买几本的。那个年代,一枚鸡蛋才5分钱。平时,母亲做饭总不舍得用鸡蛋,把省下的鸡蛋换成钱,再拿钱去买看中的东西,所以,鸡蛋是“硬通货”。用鸡蛋换来的小画书,都是跟小伙伴们轮流传阅。有时,买到的小画书,也不知道传到谁家了,最后传到自己家时,往往面目全非,封面、封底掉光,页面缺损,缺角,皆司空见惯。而且小画书的角大多磨损成“秃”状,可见看的人数,看的次数足够多。
  在一次次盼望赶年集的时光中慢慢长大。上了小学,进了中学,年集年年赶,由近而远。记忆中因交通不便、商品种类屈指可数的年集,逐渐过渡到商品自由交易放开,也就大约有十年时光。农村实行责任田“包干”到户,农民手里也真正有了余钱,粮油、服装、鞋帽、布匹、禽类、肉类、海产品、家具陆续充盈着集市的繁华,令人眼花缭乱。后来熟食陆续上市,室外的馇锅汤,像羊肉汤、全猪汤等,给远路赶集的人,提供了中午吃饭的场所。喝上一碗热气腾腾的肉汤,泡着香喷喷的大饼,那美美的滋味,那种满足感,能从心里一直流淌到脸上。
  时光飞逝,岁月流转。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经商的意识越来越浓,从最初用双脚丈量路程,逐渐用自行车、摩托车代替,到现在的电动车、小汽车也逐渐增多。而对于赶集,尤其年集也不似以前那么热切盼望了。因为集市早在五年前就隔三差五不断,方圆五里内就设集市,现在老家的村子就是其中的一个小集市,商品花样琳琅满目。
  记不清从哪一年开始,集市上有一道独特的风景,就是农人纷纷把自耕自种的土特产拿到集市上,而城里的人往往专门赶集找这类“绿色食品”:土鸡、土鸡蛋、瓜果梨枣、应时的蔬菜等等。穿行在集市上,吸引耳目的还有花卉买卖,喜欢养花的人走到这里脚步怎么也挪不动,选几盆自己喜欢的讨价还价,高兴地买回家。还有绣花鞋垫、割花鞋垫、手工小玩具等手工产品也很受青睐。近十多年,各种小吃陆续上市,商人使出祖传绝技,努力把自家的买卖做好、做大。那些“某某的烤肉”“某某风味的炉包”等,有的最初就是从集市卖起,一直做到生意兴隆,到后来的连锁店。
  而现在,年集的现代气息越来越浓,由人工吆喝声变成播放器轮回不停地喧嚣在集市上空。你听这段“你不买,我不卖,老鼠在你家谈恋爱;买一小送一大,买裤头,送小褂……”幽默且有吸引力吆喝声会吸引众多的人前去购买,围观。
  一段风景衍生一段故事。而年集的故事该有多少?那是写不完的文字,叙说不完的篇章。《日照日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