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消逝的醴浏铁路 “它的汽笛与钢轨撞击声伴随着我的童年,我经常在山上看那一道悠长的青烟,我曾在去我外婆家的路上骑自行车与它赛跑,它最后驶过时我和同学们都在窗户边看着,车上的工人们也向我们挥手道别。总是会有些东西消失在社会发展的洪潮中,却永远镌刻在记忆里。” ![]() 【醴浏铁路的辉煌历史】 谈及醴浏铁路,也许80年代的人们至今记忆犹新。“那个年代的人,都对老火车有很深的印象,当时的火车站比市中心还繁荣呢。”也总有不少的老人家在提到当年那条颇具传奇色彩的铁路,就泪眼朦胧。 那是2003年10月中旬的一天清晨,醴浏铁路上再次传来久违的火车鸣笛声,早已熟悉了这声音的附近居民依旧纷纷奔出家门张望,但他们没有想到,这一天,醴浏铁路正式和他们说再见了。从正式通车到正式停运,近40个春秋已随车轮滚滚而去,大大促进了浏阳经济发展的醴浏铁路,却似乎就从此要在我们的记忆中沉寂…… 当时,红极一时名扬醴陵、浏阳两市的这条地方铁路,给浏阳市的交通运输、地方经济带来了飞速发展,为浏阳经济建设创下了近30年的辉煌,轰轰隆隆奔跑了37周年,开创了浏阳历史上没有铁路的先河,给2-3 代浏阳人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永久印象! 上世纪五十年代,浏阳县的永和与七宝山公社先后发现大型磷矿和硫铁矿。为将大量矿石运出,1965年12月1日,醴浏铁路破土动工。10个月后,全线正式通车运营,线路全长105.56公里。自此,浏醴两县的交通运输和经济发展展示了全新的活力:1978年年货运量103.0256万吨,创历史货运量最高水平!1983年年运载旅客达130.9889万人次,创历史年客运量之最。 在那个辉煌时期,醴浏铁路拥有各种类型机车26台(含一台大型红卫牌蒸汽机车),客货运输车辆304辆,机具设备96台,当时固定资产过亿元,完成年利税540万元,占去了浏阳财政收入的半壁江山! 在那个辉煌时期,醴浏铁路60年代便有属于自己的《醴浏铁路报》,而且办得有声有色;有自己的电影队每周来回巡回放映;70年代初,醴浏铁路每个火车站便配有电视机,周围方圆数公里的村民每到晚上,便兴高采烈早早跑去车站观看电视、电影。 ![]() 【关于火车的记忆】 “第一次坐火车的记忆并不美好,拥挤的场面,比现在春运高峰还要突出,连行李架上都躺着人。而我感到很新鲜,即使没有坐票,在人群中站着也不觉得疲倦,还好奇地看看车外掠过的景物,看着火车呼啸着冲过一座座桥梁。” “当时老师组织我们全班去祭拜谭嗣同墓,就是搭火车去的,大家在车厢里可热闹了。”姜先生说,当时是那种硬木的凳子,从浏阳火车站坐车,很快就到达目的地。 “小时候我常坐醴浏铁路小火车去“出街”,去铁路上捡“炉屎”(蒸汽机车没有烧完全变成的焦煤)回家烧;晚上跑到火车站看电视电影,真的蛮有味!”“醴浏铁路有我的记忆,是我一生中唯一到过醴陵的交通工具。记得在星夜里闻着稻花香手持信号灯平安回到浏阳城。火车的记忆留给了过去,也拉近了距离,一个城市应该留下回忆,是应该到总结的时候了……” “1965年,我31岁,从北京部队复员回到家乡就刚好赶上建设醴浏铁路。我记得12月1日,铁路破土动工,我们开始修路。泥土啊,铁轨啊,都是用肩膀一担一担挑的。路修好后,我又成为养路工人中唯一一个巡道工人,一直到病退,我与铁轨打交道,整整一十八年。”“拆铁路时,我都不敢去看,那个拆了,就感觉是一生的心血都没了!” ![]() 【醴浏铁路传奇】 在建设之初,因为,因为一头连着盛产陶瓷的醴陵,建设者首先想到使用陶瓷铁轨,哪种特别研制出来的陶瓷轨道,如果得以保存下来,即便在今天可能也是全世界绝无仅有的。运行不久,发现陶瓷难以承受磷矿石的重压,于是改成铸铁轨道。运行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之后,随着货运量和客运量的增加,最终改成钢轨。轨道虽然几经更改,但是这条铁路一直是窄轨,轨距只有762毫米,约为国际标准的轨距的一半,所以被称为小火车。 全线设19个车站。分别是醴陵(黄泥坳)——东堡——王仙——冷水坑(铺口)——星湖——南桥——金刚——大瑶——枫林——牛石——古家——浏阳——小水——关口——溪江——古港——冲树村(沿溪)——马鞍岭——永和。平均8.5公里一个站。全长138.1公里,其中浏阳境内全长67公里,醴陵境内71.1公里。 进入90年代,由于我市永和磷矿和七宝山硫铁矿矿产资源逐渐枯竭,加上受改革开放公路运输飞速发展冲击等原因,醴浏铁路开始面临运量不足,运能剩余局面;由盈利运输转向保本运输最后亏损运输。 到了90年代中期后,亏损越来越严重,甚至到了举步维艰之地步。 2003年 3 月18 日,一场严重灾难加速了醴浏铁路走向日落的步伐:一列由两台内燃机机车牵引的货车,在经过浏阳荷花街道办事处杨家村路段一道口时,与一辆违章横道汽车货车相撞,造成 2 名火车司机和 1 名汽车司机当场死亡, 2 名火车司机和 1 名汽车货主受伤,一台内燃机机车和一辆汽车报废,一台内燃机机车和数节车厢脱轨,一节货厢颠覆的特大恶性交通事故。事发第二天的 3 月 19 日,醴浏铁路正式全线停运。同年 7 月 7 日,由醴浏铁路申请,湖南省政府批准停运拆轨。10 月 13 日,铁路部门分别从永和火车站和枫林火车站同时进行分头拆轨。 ![]() 【这样子一条铁路怎能不怀念】 2003年停止营运后,次年开始全线拆除。然而,沿着铁路线的百姓却依然不能忘记这条哐当作响的小火车铁路。小火车途径的浏阳集里,是湘东赣西最大的驴马交易中心。年老或者生病的耕牛不能耕作了,生产队派个人带着大队部开具的证明,将牛赶上小火车送到驴马交流会上,就能够卖个好价钱,再买回来几百斤的磷肥。打算养几头生猪过年的,天刚刚亮,就带上一坨干饭,走几十里山路,将土车子一股脑扛到这小火车上。赶到浏阳的牛马会上,正好是午饭边准备散场的时节,养母猪的人家等了一个上午,吆喝了一个上午,真是喉干舌燥肚子饿的时节,剩下的几只猪仔也饿得肚皮空空,往往便宜一些也会卖掉。这可正是醴陵人买进猪仔的最佳时机。等到将猪仔买好捆到土车上,再在集市尽尾的米粉店讨一碗开水,将饭团咽下去,这“吭哧吭哧”的小火车也就刚好从永和满载着磷肥返回了。赶紧邀个人帮忙,将猪仔和土车一块抬进车厢去。等到返回醴陵黄泥坳总站,自然有卸货用的又窄又长的 跳板,一头搭在车厢边,一头搭到月台上去。这土车子只要“吱呀吱呀”直接推下火车来就是。一路推到家里去,刚好就是晚饭时分。饿了一天的猪仔放进猪栏就放肆的抢食吃,让当家的堂客们越看越欢喜。还有到醴陵城里去读书的学生牙子和在城里瓷厂上班、隔三差五回农村去看母亲的姑娘媳妇们,也都是这条铁路线上的常客。他们往往算计着时间才匆匆的往车站赶,有时候稍微晚了一点,小火车已经启动,也不打紧。因为这小火车速度实在不快,车门也还敞开着,快跑几步就赶上去了,再抓住车厢门口熟人伸出来的手,一跳也就上去了。况且,实在有点迟,还可以插近路感到前面那个陡峭的弯道上去,在哪里这小火车总是走得特别小心,有时候货物载的太多,还需要先停几分钟,等到贮备了足够的蒸汽,才能长长的吹一声汽笛,蹒跚着爬上坡去。这样子一条铁路,又怎么能够不被人怀念呢。至今还有人在念叨,就是这窄轨,就是这敞篷的车厢,要是保留下来,不就是现成的旅游资源末。而且,正好通过这浪漫的小火车和醴茶铁路,将从平江经过浏阳、醴陵到茶陵、井冈山的红色旅游资源串联起来。那个时候,这条纵贯整个罗霄山脉的旅途,该是如何的精致哦。 ![]() |
|
来自: dengxuzhao > 《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