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关注 朱温,五代十国中后梁的创建者,其残忍弑杀自不必讳言,唐庭的两位皇帝,以及由其首肯的白马驿之祸,诸多门阀贵族,王公大臣都尽皆屠戮,更遑论在其征伐过程中烧杀淫掠,死于战祸的黎民百姓。 更有甚者,其污人妻女,临幸儿媳,甚为人恶。 朱温 于是乎在民间他就有了“瘟神”的称号,历代史家更是直叱其可恶至极,伪政而已。 呜呼,天下之恶梁久矣!自后唐以来,皆以为伪也。至予论次五代,独不伪梁,而议者或讥予大失《春秋》之旨,以谓“梁负大恶,当加诛绝,而反进之,是奖篡也,非《春秋》之志也。”《新五代史》 欧阳修的直言不讳,言语之间无不透露着愤怒。 史载其阴狠刚烈,左右之人稍忤其意,立即处死。有一次与幕僚们坐于柳树下乘凉,他自言自语到:“这颗大树用做车轴倒是很合适的”。而几个宾客,自然是想讨好这位,便起身言语:大王,所言甚好,做车轴自然很合适。可谁曾想就是这样一句话却招来杀身之祸。 朱温勃然大怒道,“书生误国,这是尽皆胡言,柳树又怎么能用作承重的车轴”。 言罢,便令左右侍从,尽皆将说做车轴合适的人,全部诛杀。 喜怒无常,肆意滥杀,却也成为其主政时期的平常之事。 朱温 但唯独有一件事情却是不能为后人指摘的,那就是他对自己的原配妻子张氏却是言听计从,有十分好。 古代女子,大多数没有名字的。张氏夫人,本是出身官宦之家,父亲是宋州刺史,而朱温家也正是张刺史治下小民。 张氏容貌姣好,贤良淑德,自然也就有众多的追求者。朱温这个光棍汉自然也是其中之一。 更是言语道:我朱三以后一定娶到张家小姐。这一言,可把二哥朱存给逗乐了,您什么地位?有房有车吗?您是公务员吗? 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也不撒泡尿照照。 朱温 原来朱温一家 ,本就是出身卑贱,一家三兄弟,父亲早早的去世,孤儿寡母,一家四口便寄居在地主刘崇家中做活生计。这样的生活地位对比,本就与张家小姐本是不可能有一点交集的。 再加上从小没爹,缺少管教的朱温,养成了偷盗、赌博的恶习。本人又好勇斗狠,自己的上家刘崇更是不喜欢这样的仆从。 如若盛世,这样的朱温定然会是个不入流的小痞子,倘若运气好,能娶个妻子,生几个娃娃,继续的给地主刘崇打工,子子孙孙无穷匮,而且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与张家大小姐是断然不会有一点瓜葛的。 但好在生逢乱世,既然不能再差,那就不如出去闯荡一番。朱温也没有什么匡扶天下的正义感,只是为讨生活,能够显达与乡里,万一以后可以娶到张家小姐。 张氏 朱温便与二哥,将老娘托付于性格憨厚的大哥,背起行囊,投奔了黄巢的起义军。 这一来二往,时光荏苒,摸爬滚打,从士兵到小队长,再到同州防御使。 朱温发达了。 后梁地图 可此时的张家小姐却早已沦为了难民,原来宋州地处中原,本就是群雄逐鹿的地界,连年的战火,本是官宦之家的张家也遭了劫难,城破家亡,流离失所。 天可怜见,两人就在同州相遇了。而这时的朱温早就年过而立。 眉目之间,两人便结为夫妻。 这样的故事情节,要是拍场电影,乡下穷小子逆天改命,奋斗不止,终于抱得美人归,怕不是票房也会不少吧。 一个杀人如麻的恶魔,会怎么对待自己的妻子呢? 说出来,这个视人命如草芥的枭雄却会害怕畏惧自己的妻子,对妻子张氏的话更是言听计从,又没有那么一点好笑? 张氏生前,朱温算是礼法得当,少有逾规。而其死后,朱温可以说是人设崩塌,其实好色本也无可厚非,但能够做出罔顾人伦,君臣之礼淫乱之极,也就无怪乎后世史家文人百姓之所不耻了。 后贤明精悍,动有礼法,虽太祖刚暴,亦尝畏之。太祖每以外事访之,后言多中。太祖时时暴怒杀戮,后尝救护,人赖以获全。太祖尝出兵,行至中途,后意以为不然,驰一介召之,如期而至。《新五代史梁家人传》宜令长吏,丁宁布告,期以兵罢之日,给复赋租。《旧五代史梁太书太祖纪三》 朱温墓 虽然朱温之残暴不忍,但其事实上控制了中原地区,也采取了一系列安邦定国的措施,在位期间,采取了一系列的恢复农业生产的的政策例如将缴获耕牛给予百姓使用等,这一点上无疑对于中原地区经济恢复起到了积极作用。 所以说,朱温虽为恶魔,也能有三分好。 小编语:历史本就是构建在偶然性与必然性的藩篱之下的,历史人物也有其时代性。而评判历史人物,私德不应该成为其功过是非的唯一评判标准,而是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 (图片均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必删) 参考资料:《新五代史》、《旧五代史》、《资治通鉴》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