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南北朝之天下归一——双雄争霸(21)这伙计能跑赢吗? 至少在当时,宇文泰不敢这么想。为了争取时间和缓和跟东魏的关系,宇文泰没少想办法—— 他主动派人给高欢送去了之前砍下的窦泰、高敖曹的首级,表达了实现和解的愿望;而后,在跟东魏接壤的地方,宇文泰任命了一批鸽派官员;这些官员到任之后,除了干好本职工作之外,最大的任务,就是到处跟人讲,要和平不要战争。有时候东魏军越境过来‘打草谷’有个把落单儿的小兵儿被俘,西魏官员一律好酒好菜款待,临走还给礼物,最后护送他们出境。时间一长,东魏军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过来抢劫了;在这批官员经营下,邙山大战之后,东西魏边境一带呈现出一片和谐景象,靠近国境的老百姓家里遇到婚丧嫁娶之类的红白喜事儿,还都会相互庆贺或吊唁。 宇文泰玩儿了命的韬晦,他希望高欢最好忘了他;至少这段时间先选择性遗忘一下子。 可是,树欲静而风不止,高欢肿么可能忘了他。这会儿高欢忘了自己姓啥都不会忘了宇文泰;原因其实也很简单,俩字:时间! 咱前面说过,高欢是公元496年生人,到这会儿(公元546年),老高同志已经5张儿了;而宇文泰是公元507年生人,这会儿还不到40;不出意外,宇文泰就是什么都不干,拼身子骨儿熬也能把他熬死。 然后呢?把黑獭留给高澄处理? 高欢既不甘心,也不放心。 说高欢不甘心,子曾经曰过:自己约的炮,含着泪也要打完。高欢一生遇到过多少对手,杜洛周、葛荣、尔朱兆、元修,这些人跟自己约炮,分分钟搞定。怎么到了宇文黑獭这儿,自己就显得如此力不从心了;难不成自己真的老了? 说高欢不放心;如果哪一天自己真的崴了泥儿了,高澄肯定是接班人;这小兔崽子从来没上过战场,那宇文黑却是獭狡诈专兵,小兔崽子搞的定吗?虽说小兔崽子给自己戴过绿帽子,怎么办呢,毕竟是亲儿子,除了选择原谅,还能怎么办!罢罢罢,就拼着这把老骨头,给这小兔崽子扫清最后一个障碍吧。 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而且从邙山大战结束以来,经过几年休整,东魏的国力蒸蒸日上;也具备打一场的大仗的物质基础了。 公元546年8月23日,高欢悉数征发东魏境内的精锐之师,浩浩荡荡出了邺都,向西北方向挺进,目标,晋阳。高欢计划先在晋阳休整几天,然后部队从晋阳沿汾河南下,攻占西魏的河东重镇——玉壁;之后渡过黄河,西取关中。 一切按部就班,东魏军先在晋阳停留几天;之后,十几万东魏军浩浩荡荡南下;一个月后,大军抵达了西魏的前线重镇玉壁。 高欢下令,全军包围玉壁,一只耗子也休想从城中爬出来! 第二次玉壁大战,即将拉开帷幕。 在高欢的指挥下,十余万东魏军立刻开始安营扎寨,史载,东魏军连营数十里,一眼望不到尽头;场面甚是拉轰。 此时,守在玉璧城里的西魏将领唤作韦孝宽,是西魏军界算是小字辈儿。 也是在这一年,为了加强西魏东南方向的防御,宇文泰将坐镇弘农的王思政调往荆州;临走的时候,宇文泰让王思政举荐一个能接替他守玉璧的人,王思政推荐了韦孝宽。 这一仗之前,韦孝宽默默无闻;这一仗之后,韦孝宽将名扬天下。 高欢这次带出来的堪称东魏军的骨血,而且数量远超守在玉璧城中的西魏军;因此东魏军自高欢以下,没人认为自己会输。 安营完毕,高欢一声令下,东魏军手提肩扛带着各种攻城战具,山呼海啸着扑向玉璧—— 一轮、两轮、三轮…… 东魏军玩儿命,西魏军铁血;双方硬碰硬干了几天,东魏军最终败下阵来。 高欢有点儿郁闷了,人都说不能被一块儿石头绊倒两次;可是他这已经是第二次在玉璧吃瘪了。 看部队攻城失利,高欢下令暂时收兵。 等部队都撤下来;高欢没闲着,他反倒骑着马出了大营,在城下溜溜达达的散起了步;他想看看眼前这座固若金汤的玉壁城有没有什么破绽。 骑马转了几圈儿,高欢有主意了。 玉壁以北不远处就是汾河,所以平时城中军民并没有打井,而是靠从汾河取水度日。高欢几圈儿转下来,想到的主意是我特么掐了你的水源,看你韦孝宽还能扛多久。 打定主意,高欢飞奔回营,带着大队人马扛着铁锹直奔汾河边;到了地方,高欢大吼一声,给老子挖! 高欢要干嘛? 这伙计要挖一条临时的河道,让汾河改道断流;汾河一断流,玉璧城里的西魏军再想喝水,就只能盼着老天爷给面子下雨了。 说来也怪了,那年头儿既没有蓝翔,也没有挖掘机;想要施工完全靠人工,高欢居然在一夜之间就把新河道挖出来了(“欢使移汾,一夕而毕。”)。 玉璧城成了上甘岭,韦孝宽气的在城上大骂高欢生儿子没屁眼儿。 高欢面带冷笑,看着气急败坏的韦孝宽跳着脚儿骂街;手里,他可没停,东魏军挖完了河道,高欢再次下令,堆山。 反正挖出来的土石方大把,往别处运费时费力还费人工;干脆,都堆到玉璧城下;这样既解决了运输问题,还能形成制高点,瞰制玉璧全城。 高欢的命令得到了很好的执行,很快,一座人工的假山矗立在高欢眼前;看看高度,高欢挺满意,山头儿已经超过玉璧的城墙了。高欢一招手,东魏军的弓箭兵爬上了山头儿;强弓硬弩瞄准了玉璧。 高欢嘿嘿一笑,韦孝宽,这次看你怎么破! 休息一日,高欢下令,东魏军继续攻城。 这次可不同以往,东魏军的步兵、弓箭兵协同作战,日夜不停轮番攻城;步兵抬着云梯从城下进攻,弓箭兵则从假山上不停往下射箭,压制玉璧城城头的火力,掩护步兵进攻。 这下子韦孝宽可苦了,西魏军的士兵在承受城下进攻的同时,还得时刻注意防空;否则说不准啥时候一箭过来,自己的小命儿就没了。 这种日子太难熬;韦孝宽不想这么被动,他四下一寻摸,发现城中有两座高楼,高度和高欢的假山差不多,韦孝宽眼前一亮。 趁着东魏军攻势的间隙,韦孝宽带着西魏军的弟兄们满城扒房子,那情景就跟今天城管拆迁一样;扒出来的木料统统抬到那两座高楼下;然后,一大批木工工具也运上城楼;一顿锛凿斧锯之后,这两座城楼凭空高出一大截,韦孝宽估摸估摸高度,嗯,不错,能压制住城外的假山了。 得嘞,回城头,咱恭候高欢的进攻。 等东魏军歇够了,再次发动攻势时;却发现,迎接他们的,是如蝗般的箭雨;他们的‘火力优势’已然荡然无存…… 见此情景,高欢在阵后气的破口大骂。 可是光骂人解决不了实际问题;等高欢冷静下来,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的脑海中油然而生。 一般来说,作战计划那是部队的高级机密,是不能让敌人知道的。 但这次,也不知道是高欢脑子秀逗了,还是太自信了;这位爷居然派人把自己下一步的打算通知了韦孝宽;明明白白告诉对方,小韦,你等着啊,爷这就挖地道进城找你(“我当穿地取尔。”)。 要说高欢这次真是下本儿,调集部队,一口气儿,挖了21条地道(“北,天险也。乃起土山,凿十道,又于东面凿二十一道以攻之。”);城北10条,城东11条。 想想就头晕啊,高欢怎么想的;这可不是一般的工作量!哦,对了,史书记载,高欢这次出征,身边儿还带了一个术士,此人唤作李业兴,所有的地道选址,都是这伙计通过“孤虚法”确定的。 接下来,东魏军中的工程兵在这位李‘工程师’的指挥下,分成21队,锹铲翻飞,齐头并进;高欢站在高处监工,看着一车车从地道里拉出来的渣土;心说,你韦孝宽就算是神仙,也甭想一次堵死21条地道的出口儿;只要你哪怕漏下一条,哼哼,爷就要你好看! 从地道中挖出来的土,高欢也有办法处置,就是全部垫到玉璧城外的假山上,继续增加其高度;高欢倒想看看,韦孝宽能把城里那两座非法搭建架到多高。 高欢还是小瞧了韦孝宽。 自从知道东魏军要挖地道之后,韦孝宽开始确实挺挠头;可是挠着挠着他就想出办法了;艹,你高欢会挖地道;以为老子就不会吗?按照一般规律,高欢的地道肯定是面朝玉璧城挖的;韦孝宽下令,贴着玉璧城的城墙,挖一圈儿大沟;方向正好跟东魏军的地道垂直;东魏军无论从哪个位置钻出来,这道沟你是逃不掉的;然后韦孝宽下令西魏军士兵就蹲在沟边儿,兹要有人钻出来,刀枪棍棒,可劲儿的招呼吧。 韦孝宽这一招儿很快便奏效了—— 没过多久,在沟边儿蹲守的西魏军来报,沟壁一侧发现有的地方开始松动;韦孝宽哈哈大笑,这伙儿耗子送上门了;严密监视。 当东魏军破土而出的时候,好玩儿了;迎接他们的,是沟边儿上早已有所准备的西魏军;这些伙计居高临下,抡圆了手里的家伙往死了招呼。一顿PK下来,好不容易钻出地道的东魏军,不是被砸的头破血流,就是直接横尸地下;而几具尸体往地道口儿一堵,后面的东魏军士兵也就钻不出来了。 西魏军初战告捷。 但有个问题却让韦孝宽非常棘手;西魏军兵力有限,主力肯定得摆在城头跟东魏军死磕;那么派到沟边儿当城管的兵力就不多了。可是,东魏军那边儿却可以仗着人数上的巨大优势,分波次源源不断的从地道里钻出来;长此以往,西魏军很可能顾了这头儿顾不了那头儿。 肿么办呢? 围着大沟转了两圈儿,韦孝宽一拍脑袋,有辙了,就这么干! 他让弟兄们在大沟里堆满柴草,柴草上泼上油;一旦发现东魏军从地道里冒出来,直接往大沟里扔火把,而且,呵呵,韦孝宽还体贴的给东魏军准备了惊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