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文化在共享中传承发展

 你是不一样 2019-01-11
    随着《国家宝藏》的播出,一件件深居博物馆“深宫”的宝藏与文物揭开神秘的面纱,接受公众的检阅,让公众在文物共享中了解古老东方文化,感受中华文明的历史与艺术。随着各大美术馆免费开放,过去只有少数人可以欣赏的佳作与艺术走出高墙深闺,来到寻常百姓中间,不仅让观众享受到了一顿艺术的“大餐”,更是以东方水墨精神激励中华儿女坚定道路自信,走向民族伟大复兴。宝藏、文物、美术藏品为代表的文化,只有在共享中才可以穿越千年,焕发新的文化活力,从而得到传承发展。
    文化共享可挽救濒危文化。中国一些非物质文化,尤其是一些民间文化属于“活”的文化,由于缺少必要的保护与开发,面临这后继无人的尴尬地位。随着懂它的老人越来越少,这些非物质文化只剩下了一个简单的故事一个概念,而其所蕴含的精神实质与文化内核,已到了濒危的境地。而通过文化共享,这些非物质文化乃至民间文化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了解甚至喜爱,在大家的口耳相传中得到传承发展。《经典咏流传》中龚琳娜携湖北编钟演唱楚辞《离骚》,让编钟与楚辞被普罗大众认识甚至产生研究它喜欢它的冲动,再一次让编钟与楚辞大放异彩,重新焕发生命力。
   文化共享可为遗存址注入发展活力。任何一种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都需要借助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去维持,否则就会因为资金保障不到位,人员配置不到位而举步维艰,所以文化存在的遗存址的经济活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文化的传承发展。随着文化共享,不仅直接为文化遗存址做了广而告之,扩大了知名度,带来旅游经济效应,而且依托文化资源,举办各类民俗节日,文化创意园,打造各类文化小镇等,以此带动休闲旅游、婚庆、摄影等文化产业发展,为遗存址注入了发展活力。随着《国家宝藏》曾侯乙编钟被公众熟知,人们慕名前往湖北随州,一些随州本地公司也适应时代仿造青铜编钟满足市场需求,不仅发展了随州经济,也让古老编钟文化得以传承与发展。
    文化共享需要多措并举,共同发力。由于资金缺乏,大量宝贵文化出土后被随意丢在地上,甚至听任文化闲置,造成文化浪费;由于文化保护理念落后与过度保护的错误理念,文化依然处于封闭状态,与公众共享十分有限。因此一方面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为文物建造一个安身藏身之处。另一方面要转变文化保护理念,秉承文化共享理念,越是文化的就越是大众的,让文化走出封闭状态,接受公众欣赏,实现文化传承。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随着共享理念的不断深入,文化也审时度势,搭上共享这趟列车,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让沉睡的文化资源重新得以苏醒得以传承,并带给公众自豪与自信,让他们坚定地沿着民族道路走向未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