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救赎、自由和希望

 汐钰文艺范 2019-01-11
《肖申克的救赎》并不是第一个讲述“越狱”故事的影片。这类故事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它包含了人类生存的最重要的元素:自由。而自由从来不是平白无故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追求和争取来的。主人公安迪在肖申克监狱呆了十九年。在漫长的岁月里,他满怀希望等待着有一天能走出肖申克。靠着这希望,他才支撑着活下去。但故事的原创者史蒂芬·金似乎并不满足于此,他让安迪在到达那个人生终极追求“自由”之前,却让他在肖申克走过了艰辛而漫长的“救赎”之路。

  安迪刚到肖申克时,他认为自己无罪;实际上也的确如此。安迪是位银行家,收入颇丰,有位美貌的妻子。不幸的是,娇妻不满足生活现状,在外面有了情人。一天晚上,妻子又去情人那里鬼混。被妒火与酒精烧昏头脑的安迪,开车携枪到妻子情人家附近——恰好那时他酒醒了,理性让他把枪扔进河里,开车回家。然而第二天,妻子和情人却双双中枪而亡,警方在附近河里打捞出安迪的手枪,法官据此认定安迪是杀人犯。他就这样到了肖申克监狱服刑。

  我们可以想象,如果安迪一直坚持自己无罪,坚持自己是被冤枉的,那么越狱之后,他的人生很可能就只剩下两个字:复仇。然而,他的仇人——妻子和情人已经死了;他唯一能报复的就是致使其生命遭遇不公的法官、检方和警方。史蒂芬·金似乎并不满足于此。这部电影名为《肖申克的救赎》——“救赎”不是对现实法律而言的,而是基于心灵,那么从何时开始,又是什么原因让安迪又觉得自己有罪呢?

  安迪走进肖申克的第一天,典狱长给了所有入狱新犯一本《圣经》和两句必须铭记的话——“第一条规矩:不准渎神,不准滥呼上帝之名!”另一句是:“把信仰寄托于神,把贱命交给我。”安迪入狱前的身份是银行家,受过高等教育,翻阅《圣经》成为他在监狱不多的消遣之一。

  当典狱长第一次走进安迪的囚室,看到安迪手上的《圣经》,便说:“我很高兴你在念圣经,你最喜欢哪一章节?”安迪念道:“所以我们要惊醒,因为不知道上主何时来。”典狱长赞许一笑,说他更喜欢这一句:“我是世界之光,跟从我的,就不在黑暗里走,必要时得跟着生命之光。”这个狂妄的人会错了意,以为安迪在投石问路,目的是取悦于他。他理所当然地把自己当成这位囚徒的主宰。殊不知,安迪读《圣经》是为寻找一条心灵救赎之路。

  此时的安迪,已不再坚持自己是无罪的了。他把自己来到肖申克受罚看作一场精神上的赎罪,赎心灵之罪。当新来的犯人汤米供出杀死安迪妻子的真凶之后,典狱长不仅拒绝为安迪昭雪,还杀了汤米灭口,目的是让安迪继续被他奴役,为他做假账洗黑钱。

  典狱长一直这样主宰着肖申克所有囚徒的“贱命”——但他永远不明白,他不能主宰安迪向往自由的灵魂。此时的安迪觉得肖申克不再是救赎之路,灵魂的最后一丝尊严已被打压殆尽。

  在运动场上,他悲伤地对瑞德说:“我妻子说她很难了解我,她说我像一本合起来的书。我很爱她,是我杀了她,枪不是我开的,但我害她远离我而去。”这是他第一次袒露心灵之罪。他一直把自己看作杀害妻子的间接凶手。那时,他已背负着这种罪责在肖申克呆了近十九年。在漫长的十九年里除了忏悔,他从未放弃与命运、与肖申克内外的黑暗势力对抗。他用当初从瑞德那里买来的小石锤子,在囚室里那张海报的后面,花了十九年凿出一条秘密隧道,一条自由之路。

  典狱长一直把安迪的沉默、心灵的忏悔当作懦弱。之后,安迪在沉默中的爆发也就很自然地让他目瞪口呆了。安迪逃出去时带走了典狱长多年洗黑钱的厚厚账本,并把其贪污、谋杀的行径供给报社。当典狱长看到报纸时,才明白那个懦弱鬼才是他此生遇到的最强大的对手——然而已经晚了,警察已在外面敲门,他选择吞枪自杀。

  “人不是忙着活,就是忙着死。”这是安迪最后对瑞德说的话。典狱长也信奉同样的格言,只是对于没有灵魂的人,活着时就已死了——而他同样又意会错了,他以为自己是“忙着活”,别人是“忙着死”,其实正好相反。

  老囚徒布鲁克在肖申克呆了半个世纪,一直做着管理图书的工作,出去不久便自杀了。瑞德说老布鲁克已经体制化了,不能适应外面的自由生活,瑞德知道自己也快体制化了。他曾告诫安迪:“有希望才危险,对于一个一直被关在监狱里的人来说,希望才是最危险的东西。”安迪却认为,人就该怀有希望与对自由的向往;没有这种向往,就不会有生之意义。

  许久之后,瑞德才明白安迪这句话何其精辟,那时他已是一个自由人。那时他才明白自己错了——对于牢笼中的人来说,希望的确是危险的东西,但人生全部的意义就在于:救赎、自由与希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