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年号 |
青料类别 |
色变特征 |
补 释 |
洪武【1368-1】
|
全部为国产料; |
发色灰暗,少数呈褐色; |
青花云气纹碗,青花福字纹碗。此期民窑器质量很差,极粗,如高士图,水莲纹,草书“福”、“寿”字等。
洪武青花发色几乎不见理想者,一般都发灰、发暗甚至漆黑,类似发色不理想在明代前期或是在青花理论上较落后的元代也不多见。
|
建文【1398-6】 |
|
|
|
永乐【1402-7】 |
均用国产料; |
发色较灰暗,也有小铁锈斑,但不及官窑的大、深; |
|
洪熙【1424-7】 |
|
|
|
宣德【1424-9】 |
|
|
|
正统【1435-2】 |
多数为国产料;
偶见掺用进口料。
|
前期青料呈色兰中偏黑,后期发色淡雅的较多,铁锈斑晕散较少。
呈色深沉幽菁,少数淡灰青。积聚处有凹褐斑,少见晕散。 |
青花品种有白地青花,外豆青里青花,外祭蓝内青花等。
|
景泰【1450-9】 |
|
|
|
天顺【1457-2】 |
|
|
|
成化【1464-2】 |
用平等青; |
呈色淡雅,由于釉厚润泽,而使得青花十分含蓄,个别有因青花浓重而黑色斑点。 |
品种有黄地青花,青花釉里红(此种明代使用不多),孔雀绿青花,淡描青花填色等。 |
弘治【1487-2】 |
多用平等青; |
发色青淡,但无成化那种典雅感,有晕散现象。 |
|
正德【1505-6】 |
|
|
|
嘉靖【1521-5】 |
主要用回青料, |
呈色紫艳,不同于其他朝。常见色晕散,纹饰模糊的,为青料中回青比例太高或火候太过的缘故。 |
青花品种多,有白地青花、黄地青花、蓝地白花、外祭蓝内青花、外红釉内青花、青花五彩等 |
隆庆【1567-2】 |
主要用回青 |
部分发色纯蓝稳定,另一部分灰淡; |
品种有折地青花、黄地青花、外豆青内青花、青花五彩、青花红绿彩、淡描青花等。
|
万历【1572-7】 |
早期用回青料,
后期主要用土青、石子青,
第一阶段是继承嘉靖的制作,青料采用西域的回青料
第二阶段使用浙江青料;
|
呈色好的色泽蓝中泛紫;
发色灰暗;
呈色与嘉靖、隆庆有别,因为混合有国产的石青料,发色蓝中泛紫而无浓淡。
青花发色明快,蓝中带灰,但颇清亮。
也有将万历青花呈色分为三期的:早期:深重艳丽,蓝中泛紫;
中期:蓝中闪灰,发色渐浅;
晚期:蓝色灰暗,多有晕散。 |
品种有白地青花、青花五彩、青花红彩,后期淡描青花、哥釉青花广泛使用,延续到天启,色泽淡雅有致。
|
泰昌【1620-8】 |
|
|
|
天启【1620-10】 |
石子青为主,少量回青; |
石子青呈色好的细腻淡雅,大部分青中闪灰,个别青花呈色开始分深浅浓淡。 |
青花品种多见哥釉青花、淡描青花、青花五彩;
数量减少,质量下降,但小碗还较精细。 |
崇祯【1627-10】 |
用石子青 |
颜色鲜艳的少见。一般呈色清淡,发青灰色 |
品种有青花五彩、青花釉里红,青花加紫;
明崇祯至清初,有一批花觚、笔筒上的青花,混水浓淡层次分明,色泽向青翠欲滴方向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