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200美金起家到亿万现金富翁,这个老头是不可复制的传奇

 秀水村人 2019-01-11

彼得·彼得森(Peter G. Peterson)是美国商务部前部长,全世界最大的独立另类资产管理机构之一黑石集团创始人之一。

1926年6月5日出生于美国;

1947年获美国西北大学工商管理学士学位;

1951年获得芝加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1962年被《生活》杂志选为40岁以下美国100位最有影响力人物;

1971年出任美国总统尼克松的国际经济事务助理;

1972年2月转任商务部长,并兼任国家生产力委员会主席和美苏商业委员会主席;

1985年与史蒂夫·施瓦茨曼共同组建小型并购公司——黑石。

Peter Peterson从一个希腊移民,拿着200美金到麻省理工上学闯世界,先后领导了雷曼兄弟、创建黑石,退休时成为亿万现金富翁,而且活跃于美国政界,是个传奇。


他,在美国种族歧视严重的年代,长期不敢公开张扬自己希腊籍移民的身份;他,有一个刻板的父亲,以及感情脆弱的母亲,家庭氛围紧张无趣;他,考入心仪的麻省理工学院,却因论文抄袭被开除;他,继承了父亲的工作狂性格,经历了数次婚姻失败;他的商界、政界、金融界职场历程,一方面好运不断,处处得遇贵人,另一方面却“不如意事常八九”,在“一胜九败”的曲折中坎坷前行。

在发起创办黑石集团之前,彼得森还曾获邀加入雷曼兄弟公司,担任董事长兼联席CEO。这并不是一个好差事。此时的雷曼兄弟公司,业务发展陷入了极大的困境,公司内部争端频频,更要命的是,彼得森是被白宫扫地出门的,还没有投行经验。

彼得森此前领导多家企业团队的管理经验,以及政界任职期间所培养的战略眼光,帮助他度过了危机。彼得森顺势驱动了雷曼兄弟公司业务结构、激励政策等全方位改革,营收和利润此后多年一并攀升,使后者从“扶不起的阿斗”变成了投行明星。基于此,彼得森获得了美国媒体和投资界的普遍赞誉,被称为华尔街少见的“白衣骑士”。

彼得·彼得森的自传《黑石的起点,我的顶点》最近引进出版,可以让中国内陆读者了解他的传奇故事。这本书大大有别于名人回忆录热衷粉饰自我的风格,彼得森这个老头,总是表现出与华盛顿、华尔街其他头面人物所截然不同的简单和倨傲,对涉及他本人的成败得失,用更大篇幅刻画他的“一胜九败”中的挫折。

譬如,书的很大篇幅叙述了彼得森在尼克松政府中,由于与总统热衷的“密室政治”、华盛顿精英小圈子文化格格不入所遭到的全方位排挤;同样,他领导雷曼兄弟公司走出困境后,遭到了合伙人的多次暗算乃至于逼宫而不得不黯然出走。又如,作为一位知名商界和投资界领袖,彼得森并不沽名钓誉回避自己在家庭和婚姻问题上的失职、失算和失败,他根本无意像杰克·韦尔奇那样将自己包装为完美无瑕的偶像。

在书中的“尾声”一节,彼得森不无感慨的解释,之所以他在多条不同事业历程中对坎坷曲折从不低头,也不因失败而改变自己颇为古板执拗的行事方式,与他的家庭教育有关,他的父母教导他必须恪守道德标准他曾违背过此告诫,因论文抄袭被麻省理工学院开除,为此付出了十分惨痛难忘的记忆,继而反向强化了道德立场,不因短期利益或损失而变更妥协。实践证明,这个坦率较真的老头,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能因此获得远比多数同行更为可观的赞誉,也为他带来了更好的工作机会。

坦率来说,这本书在书名加入“黑石”,是为了招徕读者的注意。书中直接涉及彼得森执掌黑石、雷曼兄弟的篇章内容并不多即便在那些篇章中,彼得森还不时穿插家庭生活,以及他同期担当政治、社会组织负责人的经历叙述和感悟记录。

这就意味着,那些冲着带有“黑石”书名买下此书,迫切期待直接获得彼得森投资哲学、运作私募基金做大做强经验的读者,可能会大失所望。当然,如果读者真能沉下心来,细细解析彼得森的成长历程,能够对其中许多事件片段中整合归纳出他做对事情及遭遇挫折的缘由,那倒也可能成为投资人士和企业管理者定期需要补课的常识提醒。

这本书能帮助你的就是,当你读到这些主题或指导原则的时候,把它们当做连接我各类事业的纽带,然后问自己:哪些在我身上适用?哪些和我的兴趣、能力、激情挂的上钩?

1发挥你的比较优势

不要被某个工作牵着鼻子走,如果它仅仅是薪水高、福利好、地理位置好,或给你大办公室坐。

集中关注你的优势能否在工作中得到体现—你的比较优势。

我的第一份工作,零售业的那份,体现的就是我的相对劣势,所以惨败。在那之后,我学会拒绝不适合我的工作机会,不管它多么诱人。

最后,我发现我事业的好坏确实取决于我在工作岗位上的表现,也就是说充分发挥我的优势。亚当斯密的学生将牢记他数世纪都适用的至理真言:发挥你的比较优势。我发现这句话对人也好,工作也好,都同样适用。

2思想上不能懒惰

当我将自己的比较优势付诸实践后,我学到了重要的第2堂课:思想上不能懒惰。常常思考一下你的公司、你所处的行业、还有整个经济环境的具体状况是怎样的吧!

在广告业,不是被叫做天才就可以高枕无忧了。还要思考广告是什么,广告可以是什么,广告应该是什么。

在我两个领域的事业中,我发现我自己不仅仅被一些微观的问题所吸引,即每个人每天都要做好的具体的事物,好有很多宏观的问题,即一些抽象的问题能够刺激起我的兴趣。我喜欢这样—细小而又宏大,具体而又抽象。

3投入,并采取实际行动

对于我来说,最重要的是投入,并试着采取实际行动。这就意味着尝试改进或改善我认为值得努力的境况,还有尝试改变我认为需要被改变的事情。这就是为什么我花了如此多的时间去各种机构工作,或者建立各种机构。

这些机构极大地扩大了我的交际圈,帮助我遇到了很多和我有思想共识的人。我致力于公民权利、财政责任、代际公平、国会行为规范、慈善机构改革、执行总裁长期绩效奖金等事务。

所以,在我人生的关键时刻,我发现不时会有人为我预备着某个董事会的职位—不管是营利还是非营利组织,或者为我的公司带来新的业务,因为在上述这些领域中,他们曾经和我并肩作战。

之前我根本没有料到,业余活动也能成为我事业的功臣。要点是:别因为它助你一臂之力才参与这些活动。我的参与源自我的兴趣。兴趣有了,其他的自然就水到渠成。

4谨慎选择你的奋斗领域

当一些不能挣钱的机会摆在我面前时(这种事经常接踵而至),我得做出些艰难的选择。我应该将机会全揽下,揽下大部分,还是选择其中几个?当我想法活跃,对感兴趣的是跃跃欲试、摩拳擦掌的时候,我了解种种这些兴趣最后可能会导致三心二意、急于求成—做事一会儿东,一会儿西。所以,我最终只选择其中的一二。

我的一个原则特别简单,就是跟随自己的兴趣。或者像哲学家约瑟夫坎贝尔说过的:“追寻你的幸福”。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工作是多么幸福的事啊!我时常会为了建立更好的人际关系网而被某个知名机构的董事会席位所吸引,但如果这个不在我的兴趣范围之内,我会拒绝。

因为我对某些领域的事情特别有激情,而且愿意花很多时间在它们上面,我不仅会十分乐意在这些机构的事务上花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会愿意参与它的管理,以及它的筹资活动(这点很重要)。

再一次的,我有意外的收获。偶尔,我会被邀请担任主席一职,该职位的首要任务之一就是筹钱,而这个任务反过来又帮助我和更多美国政商界要人建立了亲密的关系。

关于不好的意外之事不胜枚举。但是我渐渐明白了,仍有不少好的意外之事。我在一个领域的努力(比如加强财政职责)会使其他领域的工作收益,比如为自己公司赢得更多的业务,或者结交一群新的朋友。

5忠于自己的原则、内心

有两次我却没有做到这一点:忠于自己的原则、自己的内心、自己的道德标准。一次是在麻省理工,我盗用了罗伊·科恩的论文。我还狡辩说我其实没有“真正”抄袭他的论文,因为我还另外加入了“很多”自己的东西。这次我明显违背了这个原则,也为此付出了代价,而且十分惨痛。

另一次,是在雷曼兄弟,我长期默默容忍了几个合作伙伴的一些不该被容忍的行为,因为我顾及的是“和平相处”、维护短期利益。

在这两个事件中,都存在短期利益和享受,或者可以避免一些短期痛苦,但它们都是以牺牲一些重要的长期利益为代价。

相反,在我坚守誓言恪守原则的时候,即使当下不好受,长期利益却可能获得满足。我此生的经历无一例外地印证了这一点。

举个例子,麦肯锡有个老板,他侵蚀公司的养老基金,不顾大局购买超大型专用飞机,偷窃我的工作成果,唆使初生牛犊的我谋取公司主席一职。但是我毅然决然地辞职了,虽然当时我还没有找到后路。这在当时是个十分艰难的决定,但我从未后悔过。

在尼克松政府时期,我坚持保持自己的独立人格,拒绝像棋子一样被总统无情地利用。我可能因此没能经历一些非同寻常的事件,但是我却得以在“水门事件”爆发前脱身。

当时我会懊恼自己的一些决定,我担心恪守原则会导致我前途没落。我工作不稳定,甚至还在公众面前出过丑。但是在人们心中我仍然很正直,不过之后我遇到了更好的工作机遇。

这么说吧,当时我对尼克松说的那些“不”字表面上是把我推入了万丈深渊,但事实上却并非如此。我其实因此而浴火重生。

6寻找事业生活健康快乐的平衡点

天啊!在这个方面,我的经历基本上都是没找到平衡点的负面教材。我经历过两次离婚,因为我除了工作和成就什么都不看重。

某些时候,重新找回自己的生活意味着青云直上的事业轨迹将放慢速度。拿我自己来说,我知道拒绝担任黑石执行总裁意味着丧失更多的收入。然而,这也意味着我可以花更多的时间在琼和孩子们,还有我的朋友和各种公共政策事务活动上。我也正是这样做的。

无论我们作何种具体的调整,最重要的一个基本原则是—没有深思熟虑,不会自我剖析,或者不知道轻重缓急,在必要时不会取舍。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平衡的生活来之不易。

7选择长远利益

我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不要没有搞清状况就被一个工作机会给诱惑了。你不能仅仅是找一个能发挥你相对优势的工作,你还要考察企业文化的不足之处,因为这些不足像地雷一样潜伏着,随时可能摧毁你的事业。

在考虑担任某高级职务前所做的全方位考察工作中,有不少需要注意的地方。大家通常要考虑以下几点:这家企业的目标和价值是什么?这里的政治氛围是否浓厚?这种政治意味存在于哪些方面,以怎样的形式存在?

除了高层外,你是否还和同级的员工交流过,他们是如何看待你的工作的?员工们对你的加入有什么看法?这个企业执行官的调换率是高是低,如果很高,原因何在?这家企业的财务状况是否健康稳定?该企业是否有其他遗留的重大法律纠纷未处理完?

回望过去,我遇到的机会最后都成了二选一的题目—眼前利益还是长远利益。而我的选择一直都是—长远利益。【责任编辑/杨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