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课外地理 | 你对三圈环流知道多少?

 沐沐阅览室 2019-01-11

19世纪20年代的时候有人提出了三圈环流模型,尽管后来有人对这个模型进行了修正以符合高空观测结果,但仍然不妨碍它是一个有效认识全球环流分布的工具。


理想三圈环流模型和与之相应的地面风场分布 

图片来源:气象知识


今天小据就和大家聊一下这个神秘的三圈环流模型。


哈得来环流


NO.1


位置:位于赤道和南、北纬30°之间


形成原理:赤道附近的空气受热上升形成积云时释放的潜热驱动哈得来环流,高层大气向极地运动,在分别到达南、北纬20°~35°时下沉。


结果:由于空气在赤道上升过程中有水汽凝结,使得在南、北纬20°~35°附近下沉的空气较干燥,且下沉过程中的绝热加热作用进一步降低空气的相对湿度。


因此,下沉的干燥大气使得这个纬度带少雨而干早,成为全球副热带沙漠地区,北非的撤哈拉沙漠和澳大利亚沙漠都位于这个纬度带上。



费雷尔环流


NO.2


位置:在三圈环流模型中,南、北纬30°~60°的环流称为费雷尔环流,由威廉.费雷尔提出。


盛行西风带:费雷尔环流在中纬度地区的近地层为西风气流。


这个盛行西风带因本杰明・富兰克林一一美国第一个天气预报员而引起关注,是他注意到风暴由西向东穿越大陆。同时,富兰克林还观察到西风气流是不稳定的,对航行的影响没有信风航海那样可靠,原因是气旋和反气旋在中纬度地区的活动对西风气流形成了干扰。



极地环流


NO.3


形成:极地环流是由极地附近的下沉气流驱动的。


下沉气流在地面附近向赤道方向运动,在南、北半球各形成一个极地东风带。这些寒冷的极地冷空气向赤道方向移动,最终在中纬度地区与较暖的西风气流相遇。



参考资料:《气象学与生活》

转自  中国气象数据网

地理蹊

地理爱好者的家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