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昌与孔子

 秋原劲草1 2019-01-11


项钢雪

笔者按语:因文昌与孔子间的情况大异大同,故本文没采取对等穿插形式简述。笔者本是应邀为2016年春“海峡两岸文昌文化交流暨经贸合作活动”撰稿,为何在此撰写(简述)了与应邀题材内容无关的孔子部分呢?究其原因,笔者意在欢迎读者判断“北有孔子,南有文昌”之说是否靠谱。

文昌篇

过去我以为文昌只不过是位传说中的道教神袛罢了,拜读了正史《史记-天官书》、《汉书九七-孝成许皇后传-成帝-报后书》、《明史-礼志四》、谢汉杰、刘长荣、郎树生、周朝海、敬永金、仇倡仲、沈伯俊、黄枝生、张玮、罗智琬、刘文(以年龄大小排序)等文昌文化研究大家的文昌文化著述后,方知文昌确有其人,并因仕晋战殁。由此可见,他不仅是位尽忠尽孝,劝人行善者;掌管治邪祛瘟,天曹桂籍,人间举选的正人君子,还是位腰悬长剑,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征战沙场的晋室战将(我在东方玄幻小说《文昌帝君出世》中也将文昌塑造成文武双全者),且身先士卒,战死沙场,并因此被唐玄宗封为左丞相,唐僖宗封为济顺王,宋真宗封为英显武烈王,宋光宗封为忠文仁武孝德圣烈王,宋理宗封为神文圣武孝德忠仁王,至元仁宗封为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共有六个封号,而最显赫的莫过于帝君了。

 何谓帝君呢?据《文昌帝君阴骘文

广义节录》记载:

帝君之位仅次统管宇宙万物的玉皇大帝。由此可见,帝或帝君之位多么显贵与尊崇。

那么到底有多少被官方封为,教派尊称,民间尊为的帝或帝君?笔者孤陋寡闻,难于给出具体数字。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他们大多是附会传说,并无其人。据笔者粗略统计,由人被封为帝或帝君仅7位。他们是:被明神宗封为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被清世祖封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被清宣宗封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的关羽。被元仁宗封为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的张亚子。皇帝封他两为帝或帝君,其喻意显然是:他两一文一武,相映成彰;文治武功,共管天下。为此,四川省梓潼县七曲山还塑有铁质文昌帝君像和至今世上独一无二的金脸关公像。其次,还有被元世祖敕尊为东华紫府少阳帝君和被元武宗加尊为东华紫府辅元立极大帝君的王玄甫,被元武宗加封为明悟弘道纯佑帝君的刘海蟾,被全真道教尊为重阳开化辅极帝君的王重阳,被全真道尊为正阳帝君的钟离权,被民间尊称为孚佑帝君的吕纯阳5位。其中,王玄甫是否有其人,还难断定。在这些帝或帝君中,当数关羽与文昌影响深远巨大。

笔者在此先简述文昌帝君。文昌不光有显赫的皇帝封谥。据《日下旧闻考》记载:现北京市西城区南横街玉皇庙文昌殿内有碑一通,其文略云:京师城南为玉皇庙,为都城胜境,顺治丁酉,主持清勤谋新轮奂,即成文昌殿,复建立戒坛。清世宗章皇帝临幸,发币金一千两,遣牛录章京陈正秉赍赐……。笔者以为,该碑重点指明清世宗章皇帝为修建文昌殿不仅亲临现场,还自掏腰包——发币金一千两。其意义非同寻常,也是世所罕见。

又据另一通碑文略云:岫云王氏一清,徽之歙人,少习制举,长事玄修。神宗圣母弗豫,荣昌公主命岫云祷之有应,遂为建玉皇庙,山门西向,前殿三楹,严玉皇像,后殿三楹,严文昌殿。

碑文核心内容强调,将文昌殿紧排在供奉主宰宇宙万物的道教大神玉皇的殿堂之后。这就明确表明,文昌帝君位次玉皇大帝。这是任何帝或帝君,包括关圣帝在内,都望尘莫及。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地安门外大街帽儿胡同的文昌帝君庙。它大概是北京地区规模最大的文昌帝君建筑了。据《清朝续文献通考-群祀考》记载,该庙为明成化年间所建,称梓潼庙,至清嘉庆年间已倾塌。于是清仁宗皇帝在嘉庆六年(1801年)下圣谕曰:“京师地安门外,旧有明成化年间所建文昌帝君庙宇,久经倾圯,碑记尚存。特命敬谨重修,见已落成,规模聿焕。朕本日虔申展谒,行九叩礼。敬思文昌帝君主持文运,福国佑民,崇正教,辟邪说,灵迹最著,海内崇奉……。”

另据《日下旧闻考》记载:清仁宗皇帝不仅下圣谕恢复和扩建地安门大街外帽儿胡同的文昌庙,而且还亲自率领在京文武百官,参加了落成典礼,并在文昌帝君前虔诚申展谒,行九叩大礼。

以上两则记载均指明,清仁宗皇帝不仅亲率文武百官到现场参加重修帽儿胡同文昌庙落成典礼,还行了三拜九叩大礼。

何谓行九叩大礼呢?即向受礼者跪下三次,每次磕三次头。在封建社会里,只有万乘之尊的皇帝和高级神祗才有资格享受这样隆重的礼节,其他的是不敢问津的。按照旧时朝廷礼制,皇帝在祭祀天、地、日、月、泰山神和太庙里的祖宗时才行这种大礼。而对其他神祗只是瞻仰而已,从不行礼。文昌帝君在此享受到当朝皇帝的九叩大礼,可以说在被皇帝封为帝或帝君神祗中是唯一。

另外,位于海淀区白云观(现为中国道教协会所在地)内有座文昌阁,坐北朝南,内中央上方除了供奉文昌帝君铜像外,左边还供奉的是中国儒家创始人孔子的铜像,右边供奉的是宋代理学大师朱熹铜像。罕见的是,这里孔子与文昌供奉在一起,且还列于文昌左侧,即位在文昌之下。笔者亲看不少游客对此大惑不解,以为颠倒了文昌与孔子的位置。其实只要懂点常识便知,文昌的最后封谥是“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孔子最后的封谥是“大成至圣文宣先师孔子”。

元、明、清以后,由于科举制度的逐渐形成,对文昌帝君的奉祀也逐渐普遍。在中国及东南亚国家,凡有学馆、书院和道观的地方,皆建有奉祀文昌帝君塑像的文昌帝君庙,文昌帝君殿、文昌帝君阁、文昌帝君塔,并在每年二月三日文昌帝君诞生日予以隆重祭祀。值得特别一提的是,在梓潼县北二十里巍峨峻拔的七曲山上就塑造了众多的,神态各异的文昌帝君塑像,有的还是铁质的。为奉祀这些塑像,还在那里修建了庞大的宫殿群——文昌祖庭。那里一年四季云雾缭绕,翠柏掩映,宫殿时隐时现,望去犹若人间天宫。它不仅是赫赫有名的文昌祖庭,还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和AAAA级旅游景区。平时那里晨钟暮鼓,香火不断,游人不绝。每年二月初三日文昌帝君圣诞日和八月文昌帝君庙会,那里人头攒动,无立锥之地;香火冲天,鞭炮雷鸣。场面之热闹,世所罕见。

另外,由于宋朝重道轻佛,遂使文昌帝君声威随之大震。于是儒生和道徒们更加崇敬文昌帝君,并托其名撰写了道家典籍80余部,以及数百种忠主孝亲与劝善勉学的著述。笔者以为,这在道教史上恐怕也是罕见。

文昌新事四则

一、由国家文物局、北京市规划文物部门批准立项,近年在颐和园文昌阁(文昌阁与颐和园万寿山西贡武圣的宿云檐皆象征“文物辅弼”)东侧修建了一座中国古典园林中规模最大(占地2777平方米),气势恢弘,品级最高的宫殿式文物陈列馆——文昌院。院内设有六个专题展厅,是继北京故宫之后,北京又一藏品最多、展馆最大的文物陈列馆。它共收藏与展出4万多件文物,其中国家一级93件,国家二级1.7万件,国家三级1.27万件,几乎囊括了上溯商代,下至晚清所有门类。其中有虢宣公子白鼎、三栖尊、缂丝长轴佛像图慈禧太后的画像,整块玉雕屏风、人多高的粉彩画瓶、全套绝版的《古今图书集成》和殷商时代的青铜礼器等国宝级文物。

   文昌院收藏或展出的文物虽然与文昌文化无直接关系,但人们怀着望子成龙的心态争先恐后参拜了文昌阁里的文昌帝君之余,都要就近参观文昌院的文物。笔者看到,参观者各色人种,男女老幼皆有。万头攒动,几乎无立足之地。人们既参拜了文昌帝君,又参观了文昌院的文物,从而收到了双重效果。由此可见,批准立项者和设计者将文昌院修建

在文昌阁旁,以借文昌帝君的巨大影响力吸引更多的文昌帝君参拜者观文物的用苦良心。

二、在今年一个秋高气爽的时节,笔者游览了2013年竣工的,位于北京西郊永定河畔的北京国际园博园。该园占地513公顷,一望无际。园内到处是无比茂盛的各种花木,形态各异的古今中外建筑。但最引我注目的,莫过于园内最高处鹰山顶上的木质文昌阁。它八角三层,阁基为汉白玉,总高约60米。雄伟壮丽,格外醒目,是园内三大标志性建筑之一(其它两座建筑为永定塔和文源亭),是我在北京地区见到最高最大的文昌阁。登临其上,四周一览无余,尽收眼底。它的新建表明,人们今天仍没忘记文昌帝君的功绩。同时,还喻意着北京乃至世界未来文化和科学更加昌盛发达。

三、近年来,文昌帝君祖庭所在地四川省梓潼县县有关部门在每年农历二月初三文昌帝君圣诞日和农历八月文昌庙会都要组织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和贸易展销活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还举办了隆重的海峡两岸文昌文化学术交流大会。两岸文昌文化研究学者欢聚一堂,热情洋溢地共话两岸文昌文化

,对加强和促进两岸文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取得了很好的预期效果。

四、为弘扬光大文昌文化,四川省特级厨师、首批国家中式烹调高级技师、川菜大师、中国烹饪大师、中国烹饪协会顾问、梓潼人史正良近年来经多年不懈努力,独辟蹊跷,创制出了闻名遐迩色的文昌家宴。2004年春,笔者回故乡参加文昌帝君圣诞日祭祀庆典活动,有幸品赏到仰慕已久的,史正良亲自烹制的文昌家宴。不是夸张,其色、其味,真可与以山东菜为基础制作的孔府家宴媲美。

孔子篇

毋庸置疑,孔子确有其人。是他开创了儒家之风,也是仁学派创始人,是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者.特别是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其“仁义”、“礼乐”、“德治教化”以及“均以民为体”的哲学思想逐渐渗入到中国和东南亚各国,特别是朝鲜、日本、越南人们的生活和文化领域中近两千余年。同时,也对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据此,我以为孔子仅是位熟读诸子百家,学富五车,叱咤风云的哲学家、政治家和教育家。读了《孔子世家》后,才知他还身材高大(身高1米9以上),威武雄壮。

孔子初出茅庐就做过管理仓库的委吏,管理牧场的乘田。虽是不屑一顾的小官,却显示出了其出色的管理能力,并得到不断提拔。在五十一岁时,便被任命为相当于现在中等城市市长职位的中都宰。一年后升任为相当于现在山东省建设厅厅长的司空,随后又升任为相当于现在山东省公检法司最高长官的大司寇。五十六岁时,又升任为相当于现在山东省兼管外交的代副省长的代宰相。由此可见其执政能力非同一般。

但孔子任职代宰相期并不长,便被迫下野了。由于政治上的不得志,只好从教,并大破教育垄断,即有教无类;又新办私学,即私塾教育。结果弟子竟达三千,其中成贤人的七十二。依当时情况,可说是桃李满天下了。

为了重新获得政治上的重用,孔子带着弟子周游了卫、曹、宋、郑、陈、蔡、叶、楚等国。由于见解分歧,结果事与愿违,反还在匡、宋、蒲等地多次被困遇险。

孔子一生颠沛流离凡十四年,直到公元前484年,年近七十岁的孔子才被季康子派人迎回鲁国尊为国老,但仍未受到任用,郁郁不得志的他只好仍旧专注教育和古籍整理。公元前479年,孔子逝世,享年七十三,被葬于曲阜城北泗水岸边。众弟子为其服丧3年,子贡为其守坟6年。

孔子生前曾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很显然,这是他对自己一生的总结。

孔子生前不仅在政治上不得志,他开创的儒家学说也没人问津,但在生前仍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千古圣人”。在被汉武帝看重后(这是孔子死后几百年的事了),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历代帝王因统治的需要,给了孔子很多封谥。西汉平帝刘衎追封孔子为“褒成宣尼公”。北魏孝文帝

元宏称孔子为文圣尼父,北周静帝宇文衍追封孔子为邹国公, 隋文帝称孔子为先师尼父,武周武则天封孔子为隆道公,唐玄宗封孔子为文宣王,宋仁宗称为衍圣公,西夏仁宗尊孔子为文宣帝(孔子虽被西夏仁宗尊为文宣帝,但仁宗统治的西夏地处中国西北部分地区,人口稀少,文宣帝尊号的影响力非常有限),元成宗加衔大政府尊大成至圣先师。

尽管上述孔子的封谥或尊称名称繁复深奥,但归纳起来无非就是圣人。

何谓圣人呢?圣人是指知行完备、至善之人,也就是全尽之圣人。还有人认为:“所谓圣人,必须达到自身的品德与宇宙的法则融为一体,智慧变通而没有固定的方式。对宇宙万物的起源和终结已经彻底参透。与天下的一切生灵,世间万象融洽无间,自然相处,把天道拓展入自己的性情,内心光明如日月,却如神明般在冥冥之中化育众生,凡夫俗子永远不能明白他的品德有多么崇高伟大,即使了解一点,也无法真正明白他精神的边际到底在哪里。达到这种境界的人才是圣人。”

圣人最早专指儒家的先贤,如孔子。其后被尊为圣人的还有伏羲、黄帝、炎帝、颛顼、帝喾、尧、皋陶、舜、禹、伊尹、傅说、商汤、伯夷、周文王、周武王、周公、柳下惠、颜子、孟子、子思和曾子24人。在民间,许多行业的出类拔卒者也被尊为圣人或“某圣”。如酒圣杜康、诗圣杜甫、医圣张仲景、书圣王羲之、画圣吴道子、茶圣陆羽、草圣张旭、科圣张衡、商圣范蠡、谋圣张良、宗圣曾子、复圣颜回、算圣刘洪、史圣司马迁、乐圣李龟年、文圣欧阳修、棋圣黄龙士、词圣苏轼、曲圣关汉卿、药圣李时珍、兵圣孙武、木圣鲁班、智圣东方朔、剑圣裴旻、塑圣(雕圣)杨惠之、字圣许慎、鬼圣蒲松龄

等28人。

孔子既然是圣人,就得有祭祀他的塑像。但大多孔庙里只有木质孔子牌位而无孔子塑像,即使规模宏大的北京孔庙也是如此。对此,笔者久久百思不得其解。前几年笔者游览山西平遥古城,经导游介绍方知:明嘉靖九年,大学士张璁向嘉靖皇帝建议,孔子宜称先圣先师,不宜称王。祀宜用木主,塑像宜毁。嘉靖皇帝认为张璁的建议有理,遂予采纳。笔者以为,这大概就是大多数孔庙只有木质孔子牌位而无孔子塑像的原因之一吧。

孔子一生虽然“述而不作”,但他曾修《诗经》、《尚书》,定《礼记》、《乐

》,序《周易》。

孔子还精通音乐,曾与齐太师热议音乐,在赞美韶乐时,竟痴迷得三月不知肉味。

从可见的历史典籍记载,从西汉至满清,共有11位皇帝19次到曲阜隆重祭祀孔子。他们是汉高祖刘邦,光武帝刘秀,汉明帝刘庄,汉章帝刘炟,汉安帝刘祜,北魏孝文帝元宏,唐高宗李治,唐玄宗李隆基,北周太祖郭威,宋真宗赵恒,清圣祖玄烨(康熙),清高宗弘历(乾隆)。其中乾隆皇帝到曲阜次数最多,从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到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乾隆皇帝有九次到曲阜巡幸孔府或祭祀孔子。究其原因,除了他尊重孔子,发扬儒学外,最重要是:他的千金下嫁给了孔府。因此可以说,乾隆皇帝到曲阜次数虽多,但实际上是串亲家探女儿多于巡幸孔府或祭祀孔子。

为奉祀孔子的建筑也不少。据粗略祭统计,全世界奉祀孔子的建筑有2000多座,名称繁复多样。如孔庙、孔子庙、夫子庙、文宣王庙,文庙等等。一般由大成殿、棂星门、崇圣祠、大成门、尊经阁、戟门组成。

建筑规模最大的当数公元前

478

年,鲁哀公将位于现山东省曲阜市南门内的孔子故宅改建成的孔庙。又称阙里至圣庙,它与南京夫子庙、北京孔庙和吉林文庙并称为中国四大文庙。

曲阜孔庙占地近10公顷,纵长600米,宽145米,前后有八进庭院,殿、堂、廊

、庑

等建筑共620余间。规模宏大、气魄雄伟、年代久远、保存完整,并因此在1994年12月同曲阜孔林、孔府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为推动中外文化交流和推广汉语教学,自2004年11月在韩国建立首座孔子学院以来,全世界现已有156个国家建立了583所孔子学院

。其中,美国有107所孔子学院,学生约30万。

2015年11月23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