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古之谜:这块墓志和王羲之、兰亭序有什么关系?

 海航润泽馆 2019-01-12

昨天和大家谈的《许临墓志》,主要试着把内文识读了一遍,耗时五个小时,因为自己喜欢,倒也不觉得多累。

东西出土时间,第二次抢救时间都放在那里,许多文博、历史学家都写过此墓志的考证文章,墓志的真实性就毋庸置疑了。里面对许临的描述,包括许临的亲戚关系,和《全唐书》对照,均能一一对应。许临还有一个堂妹,是大书法家钟绍京的妇人,也有一通墓志,现存千唐志斋。

这么多人研究证明,这通墓志是真实可信的,墓志的出土面世,可以了解当时的政治军事情况,也弥补了贺知章文章存世不多的遗憾。

至于墓志的书法者是谁,有一种说法就是贺知章本人,理由是贺知章本来就善书,受人之托撰文书写,只署名撰文,而不署名书法,是一种谦虚的做法,说唐代就有这种例子。倒也有这种可能,但前日发的《陈尚仙墓志》却分明写着,撰文张鼎,徐浩书,撰和书是分开的两个人,似乎又说不通。

千年历史,已经浩茫如烟云,关于许临墓志的书写者,恐怕成了千古之谜了。要想解开这个谜团,除非是发现有署名贺知章的书法,和这个书风一致。或者是确凿考证出,唐朝时候撰写和书法是一人时,为示谦虚或其他原因,只署撰写即可。

这品墓志到我手之后,我随即就展卷欣赏,看着看着,里面一些熟悉的字就映入了眼帘,和脑海中的法书一一对应,于是,我就产生了许多困惑。下面将我的困惑和疑点一一分析,大家如果有什么高见,欢迎在本文后留言。

墓志开始部分,书法明显有王羲之和褚遂良的书风,尤其是褚遂良的味道更足一些。“之”“军”“开”“国”“男”“不”“厚”“颍”等字,明显受褚遂良书风的影响。

到后面的书风,则是受了王羲之的影响,准确地说,受了王羲之《兰亭序》的影响,比如我用红颜色圈起来的字,“迁录事”、“岁”“大夫”等字,完全脱胎于兰亭序。

这个局部里的“事”、“终”、“始”“不”等字,也可以在兰亭序里找到对应的字。

这几个字“事”、“年岁次”,完全可以在兰亭序里面找到。

“太宗”二字也面熟,应该在《圣教序》里可以找到对应的字,“随”字则是兰亭序里的写法。

这几个圈起来的字,“为羽林将”看着也眼熟,“为”字在《兰亭序》里可见,“羽林将”《圣教序》里可见。“窃发”、“夫劫之以”也是出自《兰亭序》和《圣教序》。

“终矣”、“足”“人”“岁”“大”“以”“不”“知”都有《兰亭序》的影子。

“事”“夫”“终”“足”出自《兰亭序》,“义”字当时就这样写了,而不是“義”。这个“义”字的出现,也是我当时出现疑虑的重要一点。

下为结语

既然文博专家都说此墓志是真品无疑,那么从这品墓志上看了这么多和王羲之书风相近的字,由此可见,在初唐和盛唐的时候,王书确实大行其道,深深影响着当时的书坛,影响着当时人们书法的审美。墓志的书写者虽然不知道是谁,但绝对是一个书法高手,也是一个高层的官僚。那时的平民百姓肯定见不到《兰亭序》,唐太宗李世民派萧翼计赚兰亭后,命朝中善书者冯承素、褚遂良、虞世南、褚遂良、欧阳询等临摹此卷,赏赐有功者,我们目前见到的就是这批复制品。

《兰亭序》真品则随着太宗殉葬,上世纪七十年代,随着南京王氏墓葬的发掘,郭老称世间本无兰亭序,所谓兰亭序无非是明代人伪造的。随即高二适和郭沫若还进行过“兰亭论辩”,当年高二适要是见过此墓志,肯定会以此为证,批驳郭老。可惜,高老未曾见过此物,遗憾了。

此墓志中的一些字和王字毕肖,几乎让人疑心是对着《兰亭序》在写此墓志。我曾问过书法名家,答曰,不排除当时的高手能写出如此毕肖的王字。

您有什么意见和看法,欢迎留言交流。

手工码字,点个好看再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