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斯坦因收集敦煌绢画·文殊菩萨骑狮赴灵鹫山听法图:九世纪 敦煌千佛洞唐代遗画

 nqj0108 2019-01-12
·

【斯坦因收集敦煌绢画】文殊菩萨骑狮赴灵鹫山听法图:九世纪 敦煌千佛洞唐代遗画-大英博物馆藏

 

 【斯坦因收集敦煌绢画】文殊菩萨骑狮赴灵鹫山听法图:九世纪 <wbr>敦煌千佛洞唐代遗画-大英博物馆藏

 


【斯坦因收集敦煌绢画】文殊菩萨骑狮赴灵鹫山听法图:九世纪 <wbr>敦煌千佛洞唐代遗画-大英博物馆藏

【斯坦因收集敦煌绢画】文殊菩萨骑狮赴灵鹫山听法图:九世纪 <wbr>敦煌千佛洞唐代遗画-大英博物馆藏

【斯坦因收集敦煌绢画】文殊菩萨骑狮赴灵鹫山听法图:九世纪 <wbr>敦煌千佛洞唐代遗画-大英博物馆藏

【斯坦因收集敦煌绢画】文殊菩萨骑狮赴灵鹫山听法图:九世纪 <wbr>敦煌千佛洞唐代遗画-大英博物馆藏

【斯坦因收集敦煌绢画】文殊菩萨骑狮赴灵鹫山听法图:九世纪 <wbr>敦煌千佛洞唐代遗画-大英博物馆藏

【斯坦因收集敦煌绢画】文殊菩萨骑狮赴灵鹫山听法图:九世纪 <wbr>敦煌千佛洞唐代遗画-大英博物馆藏

【斯坦因收集敦煌绢画】文殊菩萨骑狮赴灵鹫山听法图:九世纪 <wbr>敦煌千佛洞唐代遗画-大英博物馆藏

【斯坦因收集敦煌绢画】文殊菩萨骑狮赴灵鹫山听法图:九世纪 <wbr>敦煌千佛洞唐代遗画-大英博物馆藏

【斯坦因收集敦煌绢画】文殊菩萨骑狮赴灵鹫山听法图:九世纪 <wbr>敦煌千佛洞唐代遗画-大英博物馆藏

【斯坦因收集敦煌绢画】文殊菩萨骑狮赴灵鹫山听法图:九世纪 <wbr>敦煌千佛洞唐代遗画-大英博物馆藏

规格:Height: 218.7 centimetres   Width: 114.8 centimetres

绢本彩绘Ink and colours on figured silk.

 

此图为英国人斯坦因于一九○七年从中国敦煌莫高窟 藏经洞掠去

 

p>   【大英博物馆的注释】

    在斯坦因收集的绢绘中,是无其他例子的特殊作品,而在敦煌石窟中,在深墙中央的佛龛左右或入口处左右两边都可见几例描绘与此画相似的二菩萨图,显然其制作与壁画有着相同的目的。不过没有任何说明文,是因这两个图上部的镶边是弯曲所致这一点(参照图13-2,14-1),说明这两个图可能是悬在拱形藻井上的,但敦煌并没有这样藻井的石窟,藻井只见于伯孜克里克和库车等中亚其他窟寺遗迹中。然而,在风格和构图上,这些图却显然与敦煌第36窟的壁画(参照《敦煌壁画》图版160),特别是榆林窟第16图的壁画(参照罗寄梅No.2966)等很相似。


    两菩萨各自乘坐白象和狮子,御手黑人少年在前面被画得很大。象和狮子在各式各样的装饰中,只露出头和侧腹的一部分,很难辨别。有吐蕃占领时期的丙辰年(836年)和咸通五年(864年)纪年的作品(参照第1卷图16、23)中能见到大象和狮子的全身,与此形成鲜明的对比。

 

    两图侍从的描绘非常相似。随行菩萨的头部大多从头光的内区越到外区,两图中同样的描绘还可见有三身的红色脸庞的天王像。前景的左右角各站一身手持团扇的菩萨,矮小的侍者托着他肥大的衣袖。这在集聚在中国听文殊和维摩的着名辩论的其他国家的统治者的队伍(参照第1卷图20)中也有相似的情景。在队伍前面,两图均绘有乐人(参照图13-3),普贤菩萨图的保存较好,他们弹奏着筚篥和笙。从中尊上方随风起伏的华盖看,像是每个群体都向中央行进。普贤菩萨的出现是《法华经·普贤劝发品》(参照《大正大藏经》第9卷No.262,61页上段)中说的,那里说普贤菩萨是带领菩萨和乐人等衆多随从,从东方前来灵鹫山听释迦说法的。

 

     再看风格和绘法,首先是顔料的脱落严重,失去了当时华丽色彩的同时,浮现出了底稿的墨线。特别是脸部等的细部描绘,可发现底稿线和完成时的勾勒线完全不一致。其它可举出的两图共通的显着表现,还有各种文样的背光在两图中分布在大致对应的位置,诸尊间均留有小间隔,回头向后的身体姿势僵硬。榆林窟第16窟(参照罗寄梅No.2966)和敦煌第36窟(参照《敦煌壁画》图版160)中也有与此相似的描绘。据说敦煌第36窟是中唐吐蕃占领时期(781~847年)的洞窟,与其相比,此画表现有些僵硬的感觉。如从脸部的细部表现看,眼睑部所有的线几乎都是直的,口极小,唇线两端勾状线向下弯曲等,可能时代略晚些。

NQJ0108·欢迎您朋友!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