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神奇的榫卯结构 不用一颗钉子却坚固无比

 洮阳浪子鸿都客 2019-01-12

榫卯,中国传统木作工艺的精髓,是指两个木构件采用凹凸部位相结合的方式将它们链接并加固起来。凸出部分叫榫(或榫头);凹进部分叫卯(或榫眼、榫槽)。榫和卯一旦咬合,两块木结构之间就能严密扣合,达到"天衣无缝"的程度。

榫卯工艺最早诞生于石器时代,在古代,皇室和达官贵族的家中,大到房屋,小到桌椅都用到了榫卯结构。虽然没用任何金属的构件,但是制作出来的家具和建筑都牢固无比,有的甚至历经数百年的风雨都还屹立不倒,保存至今。

技艺高超的工匠做的榫卯结构扣合十分严谨,基本没有缝隙。相传鲁班做的一套榫卯结构扔到水里,三天后捞上来拆开,内部结构还是干的。

榫卯结构有几十种不同的类型,按结构和作用来归类,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型:

第一类是固定"面与面"的结构。如"槽口榫"、"企口榫"、"燕尾榫"、"穿带榫"、"扎榫"等。

第二类是固定"点"的结构。如"格肩榫"、"双榫"、"双夹榫"、"勾挂榫"、"锲钉榫"、"半榫"、"通榫"等等。

第三类是将三个构件组合在一起的结构。这种榫卯更为复杂,如"托角榫"、"长短榫"、"抱肩榫"、"粽角榫"等。

榫卯工艺流传几千年,凝结了古人的智慧和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精粹。中国匠人将榫卯工艺传承至今,继续运用到大型建筑和精致家具上。

随着时代的发展,榫卯这种传统工艺也越来越受到国际友人的关注,许多外国人开始学习榫卯结构,并将榫卯结构应用到他们的家居创意设计与制作当中,变成了一种新的时尚潮流。

对于实木家具而言,榫卯结构就是它们的灵魂,尽管在大工业生产阶段,钉子和胶水被广泛应用,但只有榫卯结构才能让人感受到中国家具制作中的工匠精神。恣在家传承了美克家居强大的艺术基因和品牌积淀,利用工业4.0智能化生产结合工匠精神,采用的榫卯工艺,将确保其长久使用的品质,无论在梅雨季节,数九寒冬,还是迁居新宅,品质都将始终如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