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考语文系统复习」论述文专题四:八大设题陷阱

 陪伴高考 2019-01-12

八大设题陷阱

识破错误选项的陷阱,是提高答题准确率的关键。 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会在以下几方面设置陷阱:

设题陷阱一:偷换概念

主要指命题者在解释概念或转述文意时,故意弄错对象,迷 惑考生,使考生误入歧途。 命题者暗中将两个概念的内涵,如属 性、作用、发展趋势等进行了调换、改变或混淆,乍看与原文的说 法一样,但仔细推敲就会发现实际上并不是一回事。


如试题选项内容:(2016 天津卷,5,C)文化活动出于社会、政治、经济、家庭等 多方面的需求,给个人、社会带来各种福利,是文化消费 的体现。

原文信息:文化活动是泛指与文化有关的一切人类活动,文化消费 属于其中。

设题陷阱:偷换概念。

判断理由:原文指的是“文化消费属于文化活动”,而选项中表述的 是“ 文化活动是文化消费的体现” ,概念的外延颠倒。


设题陷阱二:张冠李戴

指命题者在设置干扰项时,故意将此事物表述为彼事物,将事物的此方面表述为彼方面,或者把甲的特点说成是乙的特点,或者将原文中甲的观点态度( 行为状态) 说成是乙的观点态度( 行为状态) 。

「高考语文系统复习」论述文专题四:八大设题陷阱

如试题选项内容:(2016 浙江卷,8,C)在五四白话文运动中,“学衡”一派对中 国古典文学的语言艺术持否定态度,但并不是所有学者 都支持彻底抛弃文言文的极端做法。

原文信息:新文化运动提倡者从当时的文化发展大目标出发,反对 文言文,提倡白话文。

在追寻白话语言的“ 艺术化” 加工过程中,当年新文化运 动提倡者事后的反思性意见,与五四白话文运动中以“ 学 衡” 为代表的反对派意见,在语言与文学关系问题的许多 认识上有着惊人的一致。

设题陷阱:张冠李戴。

判断理由:“ 学衡” 派反对白话文运动,“ 对中国古典文学的语言艺术 持否定态度” 的应是新文化运动提倡者。


设题陷阱三:指代有误

选项对原文中的“ 指代内容” 表述有误,或是类别上的,或是程度上的,或是范围上的。

选项内容:在“ 礼” 的发展历程中,周公是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他将 史前留传下来的宗教祭祀活动,加工改造成了一整套的 礼乐制度。

原文信息:而“ 礼” ,起源于史前初民的宗教祭祀活动,历经数千年传 承损益,西周初年周公“ 制礼作乐” ,将其加工改造成了一 整套的礼乐制度。

设题陷阱:指代有误。

判断理由:对原文“其”字理解错误。 “其”指代的是历经数千年传 承损益留传到周公时代的“ 礼” ,并不是指“ 史前留传下来 的宗教祭祀活动” 。


设题陷阱四:无中生有

指原文中本未说到某种观点或态度,而选项在解说原文或转述文意时,无端地生出一个观点或态度,选项的判断在原文中 完全找不到根据。

如试题选项内容:(2016 山东,6,A)古体诗产生于唐代以前,在唐出现篇幅 短小、格律严整、生命力更强的近体诗后,逐渐走向衰微。

原文信息:古体诗,亦名古诗、古风或往体诗,指的是产生于唐以前 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 体。 它的特点是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篇幅可长可短,押韵 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声律,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 不过唐人的古体以五言、七言为主,杂 言也多以七言为主体。 五七言古诗自汉魏以来已经有了悠久的传统,至唐代又 发生新变。 唐代社会生活领域的扩展和人的思想感情的 复杂化,要求诗歌作品在表现范围上有较大的开拓,加上 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的近体诗走向定型化,更促使这种少 受时空限制的古诗朝着发挥自己特长的道路迈进。

设题陷阱:无中生有。

判断理由:原文只是说“更促使这种少受时空限制的古诗朝着发挥 自己特长的道路迈进”,没有提到古体诗“逐渐走向衰 微”。


设题陷阱五:混淆时态

指选项故意在时间上对原文内容做了提前或滞后,即把未发生的事情( “ 未然” ) 判断为已发生的( “ 已然” ) ,或把已发生的 事实判断为未发生的。

选项内容:温室气体使全球变暖,并由此造成地球两极冰川融化的 现象,从地球的立场出发,这实际上属于大自然的“ 正常 运作” 。

原文信息:人类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温上升,而全球变暖将使地球两极的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进而 给人类的生存造成威胁。

设题陷阱:混淆时态。

判断理由:“ 温室气体使全球变暖,并由此造成地球两极冰川融化的 现象” 并非既成事实,在当下只是一种趋势,一种可能,选 项却将未然说成已然。


设题陷阱六:混淆是非

即肯定和否定颠倒。 命题者设置选项时在事物的性质上设置干扰。 有意将阅读材料中肯定了的事物加以否定,或者将否 定了的事物加以肯定。

选项内容:(2015 天津,6,D)“求价意志”是“社会世界”的实质,求 真意志、求权意志、求爱意志并非社会世界中的人类 追求。

原文信息:如果说“社会世界”是按照人的意志来运行的话,那么这 个意志的实质不是一些人所说的“求真意志”“求权意 志”“求爱意志”,而是“求价意志”,即追求“价值”的意 志。 其他的意志都是这种意志的具体表现形式。 因此可 以说,“价值” 要素是“自然世界” 和“社会世界” 的分 水岭。

设题陷阱:混淆是非。

判断理由:原文中说“这个意志的实质不是......而是‘求价意志’” “ 其他的意志都是这种意志的具体表现形式” ,所以“ 求真 意志、求权意志、求爱意志” 的实质都是“ 求价意志” ,都是 人类所追求的,原文是肯定的;选项“求真意志、求权意 志、求爱意志并非社会世界中的人类追求” 这一说法中的 “ 并非” 否定了人类追求,混淆是非。

「高考语文系统复习」论述文专题四:八大设题陷阱

设题陷阱七:以偏概全

命题者设置选项时故意增删、改动文中表示范围限制或是程度轻重的词语干扰考生———主要指以部分代整体(或相反)、以个别代一般( 或相反) 、以特殊代普遍( 或相反) 。


选项内容:(2016 课标全国I,2,B) 旧史学的研究既缺少实事求是 的科学态度,又缺乏科学的考古资料,因而它受到古史辨 派的无情批判。

原文信息:“五四运动”促使中国的历史学界发生两大变化:一是提 倡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古史辨派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 旧史学的无情批判,使人痛感中国古史上科学的考古资 料的极端贫乏;二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史学界产生了巨大 影响。

设题陷阱:以偏概全。

判断理由:原文说的是“ 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 ,选项说的是“ 旧 史学” ,属于以偏概全中的范围扩大化。


设题陷阱八:因果混

因果混乱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因果颠倒,就是把“ 因” 错断为“果”,“果”错断为“因”,颠倒了两者的关系;二是强加因果,就是把没有因果关系的说成有因果关系。

选项内容:(2016 课标全国I,2,B) 旧史学的研究既缺少实事求是 的科学态度,又缺乏科学的考古资料,因而它受到古史辨 派的无情批判。

原文信息:“五四运动”促使中国的历史学界发生两大变化:一是提 倡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古史辨派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 旧史学的无情批判,使人痛感中国古史上科学的考古资 料的极端贫乏;二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史学界产生了巨大 影响。

设题陷阱:以偏概全。

判断理由:原文说的是“ 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 ,选项说的是“ 旧 史学” ,属于以偏概全中的范围扩大化。

「高考语文系统复习」论述文专题四:八大设题陷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