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习园地

 天天图书馆268 2019-01-12
       

常读书 储蓄幸福

于晓斌


人生需要储蓄的东西很多。譬如,财富、感恩、真善美,等等,而读书同样是我们成长过程中不断的“源头活水”,我们的精神、智慧,无论走到哪里,无论走的路有多长,都因有这样一本永恒的存折而取之不竭。真正意义的读书,不是单向的支取,而是互动的双赢。博大而高远的精神,充实而圣洁的灵魂,虔诚而温馨的情怀,完美而幸福的人生,因这本永恒的存折,让我们的一生走得更加从容,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祥和幸福。

有专家将人的成长成才过程分为成才准备期、创造性活动期和才能衰退期三个阶段。所谓成才准备期,就是指为创造性活动集淀“素材”“实力”储备能量的阶段,属于万丈高楼平地起的奠基阶段;创造性活动期,指由成才准备期集淀的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是“素材和实力”显示威力,结出硕果的黄金时期,是前一阶段积累能量的总迸发;才能衰退期,指随着能量的不断释放,创造力出现的下降衰退现象。要想使创造活动期青春永驻,有效地推迟遏制衰退,最关键的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不时地对自己的知识仓库进行“清仓”“盘点”,然后捧起书来,用读书这一最好的投资办法,将一笔笔“存款”源源不断地汇入我们的存折,我们的积淀因储蓄而越来越丰厚。

我们司空见惯的一个事实就是:禾苗干涸了,需要浇水;车胎瘪了,需要充气;体力不支时,需要休息和补充营养。而知识损耗过大过多,则需要“充电”。倘若仍满足于“知识不高有文凭,水平不高能应付”,坐吃山空,必将会透支我们的储蓄。

读书可以增加我们的才情。打开《诗经》,扑面而来的是远古的风韵:《关雎》的热烈,《蒹葭》的迷茫,《七月》的直率,《采薇》的哀婉;翻开《楚辞》,思绪犹如一匹奔腾的烈马,那雄奇瑰丽的华章和桀骜不驯的英雄气度,让我们会情不自禁地产生一种生命的冲动、上下求索的动力和九死未悔的追求;唐诗就像青春的诗篇,无论在大漠,还是在山川、田园,都会给我们带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惊喜,“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豪迈,“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的宁静和“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日散发弄扁舟”的洒脱。读书,不为利所扰,不为欲所困,岂不乐哉!

读书可以保持我们的幸福感。一篇题为《幸福的定位》的文章中有这样的话:如果把幸福定位在物欲的满足上,那么,人的一生将充满苦恼。任何人的物欲都不可能满足,而且,对某一种事物的欲望一旦满足,幸福感也随之消失。如果能以精神的充实为幸福,那么,人们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创造出幸福来。我想,读书应该是获取精神充实的最佳途径。读一本好书,就像面对一位相识相知多年的朋友,能从温暖的文字中读出关怀,能从思辨交流的过程中擦出思想的火花,能从人性的光辉中享受精神的永恒,能在成长的道路上沐浴一路的友情,那幸福、那快乐,常让我们感动不已、兴奋不已。

曾经看到一篇关于著名作家金庸先生81岁进入英国剑桥大学求学的文章,对金庸先生更添敬意。2004年,英译版的《鹿鼎记》让金庸获得剑桥大学荣誉博士学位。在接过证书的时候,金庸出乎意料地提出想读一个真正的博士学位的请求,最终得到校方同意。2005年,在外界一片哗然中,金庸来到剑桥大学做了一名高龄学生。

81岁,已是耄耋之年,应该是坐享清福的时候了,还上什么学呢?对此,金庸的说法很简单:“念书是人生最快乐的事情。”他觉得,自己有必要真真正正学一次。他曾专门在采访中解释过:“大多数人,尤其是年轻人和小朋友们,只要一提到金庸,就佩服我学识渊博,无所不知,其实我自己‘无所不知’是假的,我是‘只写所知,不知不写’‘非知不可,快去查书’。”他还说:“我姓查,笔名金庸,我要自己把握住这个‘查’字,多用功读书,化去这个‘庸’字。”在他看来,若是没书读,万贯家财也不慕。

有人说:“人的外貌可以不漂亮,但是人的内心一定要美丽。几乎所有的树根花根都不美丽,但许多长出地面的枝、叶、花却是美丽的。它们靠那并不美丽甚至还有些丑陋的根吸收养分和水分长出一份美丽来。”愿我们每个人都在读书银行里办一个存折,储蓄知识,储蓄快乐,储蓄一生的幸福!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