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说得好: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农民也要开始安排农事劳动了。而在古代,农民农事活动的安排,都是依据农历24节气为依据的。如果在那一年没有立春的话,也就是整个农历年都没有立春的年份,那这样的年份也就被称之为“寡妇年”,农民认为在寡妇年是不吉利的。 寡妇年也被称之为“滑头年”、“无春年”、“盲年”,其判断的依据就是农历年是否有立春。说起寡妇年的禁忌,被大家广为熟知的则是不宜结婚了,在民间的说法是在寡妇年结婚,婚姻也不会幸福,女人还很容易成为寡妇。其实,这些说法到是荒谬的,是没有任何依据的!那为什么会出现“寡妇年”呢?我们来听听老农民怎么说! 其实,之所以会出现寡妇年,这其实是不同历法的时间差所造成的,因为在我国过去所采用的是一种阴、阳合历,其是结合了太阳和月亮运行的周期制定的。其把太阳的运行分为二十四节气,而把月亮的运行则分为月份,并且还增设了闰月的办法,就是为了解决阴历与阳历之间的时间差问题。这样也就出现了在有些年份有13个月的情况,因此也就有可能立春出现在上一年的腊月,或者是下一年的正月。于是也就在当年的农历24节气中会少了立春,而这样的年份就被称之为寡妇年。 在过去一直有着“三年一闰和十九年七闰”的说法,意思是说每十九年里会有七个年头没有立春,平均二三年就会出现一次,换言之就是在这19年中会出现7个“双春年”和5个“单春年”。 寡妇年的出现,也是正常的四季轮回,其并不会影响到农作物的播种和农民的生活哦。而古人们之所以认为寡妇年不适宜结婚,那是因为在古人的观念中,阳是天,是男,而阴是地,是女。而一年四季也是与阴阳相配的,并且古人的观念是“春生、夏养、秋收、冬藏”,如果当年没有了立春,那就没有“春生”一说,因此就有了寡妇年不适宜结婚的说法!其实这个是没有科学依据的,想要结婚,只要感情和,那一年都是可以的! |
|
来自: 自强不息在等你 > 《民间习俗老话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