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长篇名家传记《徐芒耀的油画世界》作者陈洪标撰写 现在的车厘子比往年贵多了。 在我眼里,车厘子真的和樱桃没什么本质的区别,只是比樱桃大一点,颜色深一点。 有时候连画家也分不清楚,他画的是车厘子还是樱桃。 上图为三位画家笔下的樱桃。 就说70后的写实画家蔡杰,号称“小冷军”。他画了一幅画,一扇破损的石磨上,放了4个车厘子,很多人硬说是樱桃。 樱桃的个子也不会有这么大吧!而且颜色深红发亮,就像糖葫芦发出的红亮一样,娇艳欲滴。樱桃的颜色应该是浅红的,或带一点透明的黄白色。 所以我觉得是车厘子。 上图为蔡杰的油画作品。 不过这种争论是没有必要的。叫樱桃也无所谓。并不会影响对这幅油画的欣赏。 这幅作品画面超简单,青白色的石磨,通过对缺损部分的刻画,显示了石头的质地,同时也表达了岁月的磨炼。而4个鲜艳的樱桃,通过色泽、光线和外形的处理,给人一种极为新鲜,果肉饱满,挺诱惑人的感觉。 这幅小品在拍卖中以19万的高价成交,这相当于现在一些名家的小品价格。 同样写实画樱桃的意大利画家卢奇安诺·文特罗恩(Luciano Ventrone),他画了一大碗樱桃。 上图为卢奇安诺·文特罗恩画樱桃的油画作品。 一只大理石纹路的大碗,把大大小小的樱桃装得满满的,高高的,颗颗透亮,有鲜红的,也有白里透红的,把每一颗里面的果肉都画的透透的,宛若天然果冻。 而且画面最出跳的,是樱桃中间的果梗和叶子,还有成揪的小个樱桃,看似未成熟的样子。 这幅连枝带叶的樱桃,当年的市场价相当于78万人民币。 对画樱桃,卢奇安诺·文特罗恩可以称得上是高手,还有两幅也在樱桃中间夹带枝叶的。这是为了表现樱桃的逼真感,并避免画面的单调吗?比如下面这两幅作品。 上图为卢奇安诺·文特罗恩画樱桃的油画作品。 上图为卢奇安诺·文特罗恩画樱桃的油画作品。 这两位画家的油画因为写实,让樱桃秀色可餐。 而齐白石画的樱桃,和真的樱桃根本不是一回事,你说像吧,那确实太不像了,但是你要说它不是樱桃,又没法说,它确实又像是樱桃。 而且这樱桃又小又没有光泽,只是红色有深浅的区别,大小倒是差不多。 你再看装樱桃的这只碗,也不是很圆,碗脚还是有破损的。樱桃也没有放满,还散落了一些樱桃。 上图为的齐白石画樱桃的作品。 就这样一碗樱桃,竟然拍卖出了2408万的天价。 为什么? 有人说这又不是油画,是国画,而且也不是工笔画,是写意。 看去像樱桃又不是樱桃才是刚刚好。 有人说,这幅画这么贵,是因为上面有题款的诗句“若教点上佳人口,言事言情总断魂”很美。 这是金农小令。齐白石题在画上,意思是说,这么好的樱桃,如果佳人尝了,说什么事情都会没魂了。 上图为齐白石大师。 这是在赞美自己画的樱桃吗? 不是的,这里有故事。 这句诗后还有题款“张仃先生正旧句”。说明这幅画是送给张仃先生的。 “正旧句”什么意思?就是客气话,请多指教的意思。“旧句”是指别人的诗句。别人的诗句为什么要请指正,这里是含蓄的说法,借用“正旧句”来说两个意思,一是我这幅画,画得怎么样,请指正;二是题的这诗句以表达我的感受和谢意。 齐白石为什么要这么含蓄,因为张仃先生是他的学生,所以为师的当然需要含蓄。 当时,张仃先生提了一篮子樱桃来看齐白石,他画了这幅画相赠,并表达了齐白石很喜欢张仃送樱桃,“让自己魂都丢了”。 上图为张仃先生。 再回到画面,用专业的眼光来看这幅画是很不错的。 一只青瓷盛满了刚刚摘下的红樱桃,上百颗樱桃,颗颗画得珠圆玉润,鲜艳欲滴,布置的极有章法,或躺或立,或交叉,或平行,或堆聚,或散落,在如此简单的重复中,展现出了内在的节奏和韵律,一点都不呆板,尤其是焦墨一笔一笔勾出的果柄,神闲气定,从容不迫,左一笔,右一笔,上一笔,下一笔,果柄的分交倾倒倚侧,极富动感。 上图为的齐白石画樱桃的作品放大局部图。 浓黑的碗沿回纹,碗里的留白,数十颗散落桌上的樱桃,把朴素和情趣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就是出神入化的大手笔,也被后人称为齐白石在所画的樱桃作品中画得最好的一幅。 本文系【陈洪标写字说画】原创,由长篇名家传记《徐芒耀的油画世界》(光明日报出版社)作者陈洪标撰写,图片来自网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