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仪式感与盆景艺术

 眼镜老猪猪侠 2019-01-12

镜花水月 来自枞阳望野园林 04:26




    2018年,又折叠进了我们历史的书页,2019,张开了怀抱,等着我们抒写怎样的人生段落,“人习于苟且非一日”,是埋没于苟且?还是在生活的时空中,多点仪式感,以驱逐苦短人生的郁闷?仪式感,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如何让我们未来的日子,在仪式感的心灵历程中,让潦草的生活,多些精致的时空影像,在记忆的书页中闪光?

望野园林盆景作品

    仪式感,需要我们活得认真。盆景人的每场展览类活动,犹如节日,各方盆景爱好者,纷至沓来,观摩盆景艺术的盛典。而组织活动的人们,现场布置,盆景几架、展示台、盆景背景图案设计,到盆景展场整个大环境每个细节的协调搭配等,都认真规划,虽然展览活动,也就三五天,所有的精心策划几天后都会撤除,但,这不会影响每场盆景展览活动组织对活动细节认真对待的态度,他们会在展览活动之前,就为这几天的盛会,而做大量的工作,这应该就是一种盆景人节日般的仪式感,期望这几日的展览活动,能成为广大盆景爱好者心中永恒的记忆。小编参与组织过很多盆景展览活动,感觉每一场活动组织中的每一个人,都认真对待展事中的每一个细节,犹如西藏朝圣人们所磕下的等身长头,认真,执着,心灵充满了郑重的仪式感。

望野园林盆景作品



      仪式感,让我们的生活有所敬畏。自然万物中,很多的生灵都是让人敬畏的,比如狼,虽然很多人害怕它,但在北方草原上,人们却是无比敬畏狼的,在一篇小说《狼图腾》中说,草原人从不捕捉小狼,人死后对肉身进行天葬,这种天葬就是把肉身奉献给狼作为食物。在黄山上,在犹如仙境的雾气蒙蒙中,抬头看着参天而生的松树,那种对自然的敬畏,会从心里油然升起。盆景,是浓缩了的自然树,被赋予了人类的审美情怀,虽说敬畏削减,亲密增加,但盆景给予我们生活空间的仪式感,还是让我们爱惜有加。常有盆景爱好者购买盆景,抠着指头算物流到的时间,在他的心中,肯定无数次的设想着心爱的盆景所放置的位置,是放茶桌上?还是放阳台架子上? 是栽植在庭院中的水塘边做水影地景?还是摆置在影墙照壁前给院落增加古雅的品位?那种献贡品参佛般的敬畏,又或是盆景人对心爱盆景的心灵清供?

望野园林盆景作品

    仪式感,可以抛却苟且的空虚。我们生活中,大多的时空里,充斥的是粗鄙和苟且,物或者人,让我们窒息,让我们脆弱,所以我们需要一个精致的寄托,需要一个从容的日常,比如在某个角落安放一个自己喜欢的花瓶,插上一束花,每日精心侍弄;比如在博古架上,选一盆盆景放置其间,常记着把它拿出去晒晒太阳,与它一起感受阳光的温暖;比如送一盆心爱的盆景给好友,教他怎样养护,以紧密你们的友情,让心动的瞬间成为友谊见证的永恒,等等的一切,都给你自己,给友人,给生活,增添一分诗和远方的美丽向往。

望野园林盆景作品

     仪式感,让盆景不仅成为俗家环境中的清供,更成为心灵所皈依的禅意。无论是佛教,还是基督教信仰者,都是一种心灵的皈依。皈依在佛法中,是指皈依的一种境和心,而盆景人,皈依的是盆景艺术之境,皈依的是爱盆景的心灵。这样的皈依,是一种救赎,怎样的救赎呢?比如说人人都有心魔,欲魔,恶魔,冲动之魔,有所皈依,那么就会得到救赎。也许有悬念,但真正做到皈依于某一真正的自然爱物,我们当能体会心灵被救赎的涕零感喟。比方一个很现实的,当前的老人生活品质问题吧,小编老父亲已七十七高龄,自从他进入完全老态的状态后,生活就毫无活力了,没有任何爱好和信仰,每天就是吃饭睡觉,精神极度的空虚,人也衰老得厉害,这些,都是心灵没有着落的最糟糕的生活状态。也许,你年轻时候,一味的为生存或者存在价值在社会上为俗事奔波,但到一定的时候,心,还是要找到一种皈依,可以增加智慧,可以为生活提亮信心,可以安顿一颗无论是浮躁的,还是衰老的心。

某盆景展作品

      钱钟书说:“为了快活,我们甚至于愿意慢死。”生活大多数时候都是平淡无奇的,柴米油盐的琐碎和两点一线的乏味重复中,很容易就把生活过成一潭死水,而我们还在不断抱怨它为何如此沉闷无趣。真正热爱盆景的人们,养护制作盆景,是给生活增加一种特别的趣味,是对大自然一种亲密或敬畏的仪式。

    盆景人的生活中,诗和远方,就是姿态万千的盆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