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和人相处,多一份宽容,就会少一份恩怨!

 弹指一挥间989 2019-01-12

    俗话说:忍一忍心平气和,退一步海阔天空。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有些人,得理不让人,没理搅三分。表面看他们赢了面子,其实他们的里子早已输尽了。

    一个心胸宽广的人懂得有理让三分,即理直也不要气壮,得理也要饶人。

    清朝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张英的一则典故至今令人受益颇深。张英老家因盖房子,在房基地划分问题上和邻居发生了冲突,老家人怕吃亏,急忙修书一封向张英求救。不久,就接到了张英的回信。信中只有四句诗:“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里人明白了张英的意思,第二天便将自家墙回收三尺,邻居深受感动,也将自家墙回收了三尺。这便是后来被传为佳话的“六尺巷”。

    中国有句老话:“有理让三分,得饶人处且饶人。”有理让三分,并不是让人不坚守原则,而是在一些无伤大雅的小事上,不要斤斤计较。这样既显得自己大度,也不至于让对方下不来台,各让三尺双方的路都会好走。

    人的修养,不在于对位高权重的人有多尊重,而在于对一个普通人的尊重上。

    请客吃饭时对一个餐厅服务员呼来喝去,大呼小叫;对清洁工趾高气扬、横眉冷对,这样并不会让人高看自己半分,反而会宝露出做人的修养,让人鄙视。其实每个人都是凭双手挣钱,并没有高低尊贵之分,只是各自的分工不同而已。

    别人为自己提供了服务,道声谢谢;别人出错了,微笑着说声没关系……也许你每次看似无足轻重的言行,会让他人感到温暖,也许就会延续一天的好心情。

    径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

    我们经常会看到 :公路上两辆车按着高音喇叭互不相让,造成后面一队车拥堵也在所不惜。其实只要一方主动让一下的事,却造成交通长时间拥堵,这不是损人不利己吗?人在冲动的时候往往会不计成本,不考虑后果,等过后想想那又何必呢?安全礼让,让对方就是在让自己!

    万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我们对亲人朋友也好,外出对陌生人也好,都要有一颗谦让的心。理解他人的立场和不容易,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广阔的胸怀。待人和气,常带微笑的人,会让周围的人感到亲切友善;礼让谦恭的人身上有一种无形的气场,会让原本想生气的人顿时多云转晴。有时候你让别人一尺,别人真的会还你一片晴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