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史笔谈184:他死活不愿做皇储,却因下属的一句话改变了主意

 齐家平国 2019-01-12

本号(纪岩松)打算以连载的形式,从大宋的人和事入手,以史料为基础,用通俗语言、清晰逻辑再现北宋100多年政权的跌宕起伏,姑且起名《宋史笔谈:北宋王朝盛世梦》。此篇为184篇。


仁宗皇帝赵祯年老无子, 朝堂上时不时出现群臣逼皇帝立储的场面,这成为帝国的大事。等到赵祯同意立储,事情应该很顺利了。

可没想到,他所选的侄子赵宗实太个性了!

皇子,他根本不想做。

备胎的心酸

前面说过,立储选择赵宗实是名正言顺,因为赵宗实父子都曾被当作皇子、先后被两朝皇帝抚养长大

赵宗实的父亲、濮安懿王赵允让是真宗皇帝赵恒的侄子。当年,赵恒的前五个儿子有四个早亡,还有一个是当作太子来培养的,因为没有亲兄弟,于是就选了年龄相仿的赵允让入宫做伴。

没成想,赵恒这个亲儿子十来岁时也夭折了,只好将赵允让当作儿子养着。直到赵祯出生后,这才将年已十五岁的赵允让送还王府。

宋史笔谈184:他死活不愿做皇储,却因下属的一句话改变了主意

赵允让

所以赵允让的儿子赵宗实,其实是赵祯的堂侄子。这已经是最亲的一系了

赵祯成年很久也没有儿子,于是想起了“备胎”赵允让。赵允让虽然没做成皇帝,但很能生,前后有20多个儿子。赵祯在1035年选了他的十三子——3岁的赵宗实抱入宫中抚养。

赵宗实长到7岁时,赵祯的亲儿子出生了,赵宗实重复了父亲的轨迹——被送回王府。

宋史笔谈184:他死活不愿做皇储,却因下属的一句话改变了主意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赵祯的这个儿子也不长命,后来生的又都是公主,于是赵宗实恢复了“备胎”的地位。

但赵宗实不是赵恒、赵祯的子孙,所以他注定不是一个柔顺的人。

他想起了近三十年以前,自己离开父母刚被送进皇宫内时的情景:王府旧人都不能入内探望,人生地不熟,有时连饭都没人管。

等好不容易长大一点,熟悉了,结果又被送回王府,面对久已生疏的亲生父母。

这种心酸往事不是“备胎”都不能理解啊。

守丧之名不入宫

现在居然要自己二进宫!

这事不能干,可不能像父王那样,到时又被送回来。

再说,朝中大臣数年相请,至今才有点动静,皇帝只是答应立储,前途实在难以预料。

总之,现在让自己出任泰州防御使、知宗正寺就是名不正言不顺

宋史笔谈184:他死活不愿做皇储,却因下属的一句话改变了主意

他找来王府记室(文书官)孟阳,说,你帮我找个理由,把这命令辞了,每上辞表一次,赏钱十金!

孟阳推辞说,这如何可以?

赵宗实强硬道,这还是小意思,等将来事情真成了,赏赐更多!

他和孟阳商量的理由是,他要守丧,不能接受起复

自古都是以忠孝治国,此事就难办了。赵祯就此询问宰相韩琦。

宋史笔谈184:他死活不愿做皇储,却因下属的一句话改变了主意

韩琦以为赵宗实只是客套推辞一下,谁不愿当皇子啊?于是就答道:

陛下选择他是因为他贤能,现在他推辞,不正表明他器识远大、陛下识人有方吗?该起复还是得起复!

赵宗实绝不是客套,他连续四次上表,要求守完丧,直逼得赵祯只好答应了。

坚决不做皇子

三个月后,到了1062年二月,赵宗实27个月的丧期结束了。

这下泰州防御使、知宗正寺的任命你该接受了吧?

他偏不接受。三月辞一次,五月辞一次,七月辞一次,他是非得拒绝到底。

右正言王陶觉得再拖下去,事情恐怕又黄了。他说:

听说他夙夜恐惧,闭门不敢见人,守丧结束半年了仍然不肯受命,这肯定有问题!臣觉得,他应该是怕宫中嫔御、宦官说闲话,怕陛下犹豫迟疑!因为知宗正寺不过是一寻常差遣,他没个正名啊!

赵祯问,另外给个什么名目呢?

宋史笔谈184:他死活不愿做皇储,却因下属的一句话改变了主意

赵祯

王陶说,这得跟执政大臣们商量!

别说,真被王陶说准了,赵祯始终有点犹豫迟疑。

一方面,是有宦官和近臣反对立赵曙;另一方面,赵祯见赵曙坚决推辞,心里也实在不痛快。

他找来韩琦等人商议,说,赵宗实老是要把告敕缴还,要不就答允了他?

韩琦急了,这事怎能半途而废!请陛下赐以手札,使他知晓圣意,必不敢辞!

赵祯就派中使前往召见,结果赵宗实说,我有病在身,不去!

这下韩琦觉得事情麻烦了,看来王陶说得有理,皇帝在立皇子这事确实心不甘情不愿,而且还有人说闲话,必须再次加把火。

他私底下找来欧阳修等人商量说,既然大家都知道赵宗实必为皇子,何必还任命知宗正寺来做过渡呢?不如直接为他正名!

欧阳修说,好,立为皇子,只需一封诏书,大事可定!

宋史笔谈184:他死活不愿做皇储,却因下属的一句话改变了主意

欧阳修

于是大家求见赵祯说,就让赵宗实辞去泰州防御使、知宗正寺,另外为他正名!

见大臣们意见统一了,赵祯只好答道,那就直接立为皇子,明堂祭祀前速速了结此事!

韩琦马上来到枢密院,将他们全部找来聆听圣旨。

枢密使张昪问,陛下确定不再犹豫了?

赵祯说,朕只想让百姓心有所属,只要他是姓赵的就行!

还说什么?群臣拜贺,并请皇帝下手札施行。

韩琦找来翰林学士王珪,要他起草诏书。不成想,王珪说,此乃大事,一定要当面接受圣旨!

第二天,他亲自见到赵祯,说,外面都传言是执政大臣强逼陛下立皇子,如果这不是出自陛下真意,祸乱未知,所以,臣得亲自问问,这次果真是圣意么?

赵祯给他吃了定心丸,说,不是大臣们逼的,朕意已决,你还有什么怀疑的?

王珪这才再拜称贺,退而起草诏书。诏书说:

赵宗实乃皇兄濮安懿王之子,自幼养于宫中,就像朕的儿子一样;日前任命他为知宗正寺,他多次谦让久不受命,朕内心称赞!现特立为皇子!

赵祯还将宗室近亲全部召入宫内,宣告此事,赐赵宗实改名赵曙。

按理说,这下名正言顺了,赵曙该整理行装入宫受命了。

可他还不,仍然个性十足。他再次不断上奏,坚称自己有病,就是不接受这浩荡皇恩。

怎么办?这事不能卡在半途!

司马光、王陶马上出主意说:

如此荣华富贵,皇子三百余日不受命,看来确实是贤能!陛下英明!不过皇帝有召,他再推迟却是不妥,请下诏皇子,给予贬官降职,并责以臣子大义,如此,他必定入宫!

宋史笔谈184:他死活不愿做皇储,却因下属的一句话改变了主意

司马光

韩琦立刻反对,你这出的什么馊主意!现在他已是陛下皇子,怎能离间父子!请陛下令族属前往开导劝解,并选亲信内侍宣示谕旨,如此,他必不敢违!

赵祯采纳了韩琦的建议。于是登州防御使、同判大宗正事赵从古(赵德芳之孙,赵曙的族兄)及沂州防御使、虢国公赵宗谔(赵元份之孙,赵曙的族兄)带着赏赐前往劝说。

赵祯还下令,如果赵曙再以病相推,就想办法,让他乘轿子入宫!

就这样,赵从古等人劝了两天,没效。到了第三天晚上,禁中宫门都要关了,赵曙还是称病不起。

使者往返跑了四次,让宫门留到凌晨四鼓,赵曙还是没露面!

赵祯只好下令,另择日期入宫。

又过了两天,赵宗谔受不了了,责骂赵曙道:

你既为臣子,怎能一直拒绝君父之命呢?信不信我们直接把你硬塞进轿子里?只是怕这样一来,你就失去了臣子之义,徒获不忠不孝的恶名!

一语惊醒梦中人

这时府内孟阳也出马了,他为赵曙写辞表,已经得了千余缗稿费。现在他不敢再发这小财了,再拒绝下去谁知道会有什么后果。

他问赵曙,主上已经知道你贤能了,为何仍称病卧床呢?

赵曙说,我称病可不是这意思!我是为了避祸!皇子不好当,皇帝也不好当,我赵曙没兴趣!

宋史笔谈184:他死活不愿做皇储,却因下属的一句话改变了主意

听他这么说,孟阳劝道,皇帝为万世社稷考虑,才立你为皇子,你却拒不接受,假如真同意了你的要求,你以为就能安然无恙么?

赵曙一听,立刻抚榻而起,说,这点我失算了!

的确,继位这条路还能退吗?退后一步是谦让贤能,可以海阔天空;再退后就是千古骂名、不忠不孝、滔天大祸,是万丈深渊了!

只能往前,决不能退后!

他这才坐上轿子、带上二十多口人、携上少许行李,进入幼时曾经呆过的皇宫大院。

宋史笔谈184:他死活不愿做皇储,却因下属的一句话改变了主意

临行前,他再望了一眼王府,吩咐下人说,好好地给我守着房子,等陛下有了后嗣,我还会回来的!

恋恋不舍的赵曙,没有再回去的机会了。从此,他每日定时到内东门问安,或入禁中侍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