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书画文俱佳的大文豪苏轼,为啥有这么多“粉丝”?

 潘安158 2019-01-12

文/赵心放

t010abc968205dfe086.jpg?size=640x426

笔者喜欢业余研究文史,酷爱欣赏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1037—1101年)的作品,特爱收集他的逸闻趣事,捉刀写过有关他的好几篇拙作。以前始终有个问题没细细探究,在古代文豪级人物中,为啥他特能得到后世历代人的敬慕,“坡粉”不少呢?在此给读者聊聊一管之见。

(一)他不整人,包容仇人、感化仇人,是个胸怀十分开阔的人

苏轼知识渊博、诙谐风趣,不管对平民百姓或是朝中同僚,都天性使然的喜欢开玩笑。

野史载,某天他在路途中看到一个为丈夫送饭的老妇,头发乱蓬蓬的,穿着露出乳房的破衣,虽然素昧平生却开起了玩笑,随口吟道:蓬发星星两乳乌,朝朝送饭去寻夫。殊不知老妇反唇相讥道:是非只为多开口,记否朝廷贬汝无?当时苏东坡被谪贬到广东的事几乎家喻户晓,显然这当地老妇知道是他,毫不留情地揭了他“蚊子遭扇打,只因嘴伤人”的老底。和老百姓开玩笑,反被嘲弄成张大红脸是小事,与朝中同僚开玩笑就可能出大问题哦。中书舍人刘贡父晚年得了一种怪病,头发眉毛脱落,鼻梁塌陷(笔者旁白:似麻风病症状吧?)有天同僚一起饮酒作乐,都是饱读诗书之士,酒酣耳热后旁征博引互相逗乐。苏东坡篡用刘邦诗云:大风起兮眉飞扬,安得猛士兮守鼻梁!顿时满座皆乐,有的笑得把刚喝进嘴里的酒都呛了出来。刘贡父满脸通红,气得牙崩,“恨怅不已”。这么开玩笑,如遇心胸狭窄且政见有异的同僚,就要觅机给他过不去了。

t01f1caa97f20fb3463.jpg?size=640x425

他心胸十分开阔,在互相开玩笑不忌讳方面是小事,从人品来说,他不记仇不整人,包容仇人、感化仇人,甚至化敌为友。苏轼步入仕途正值王安石变法的那些年间,因与新党在改革思想和方法措施等方面存在一些分歧,成了对立面旧党中人,被一贬再贬,离京城越来越远,由于心中不服,忍不住写出诗文讥讽新党新法,成为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钦犯,被关押御史台,受尽折磨,险遭极刑。实话实说,王安石可是老苏仕途上的头号政敌啊!

熙宁九年(1076年),王安石辞官归隐江宁,居住在钟山附近的半山园,过起了闲云野鹤式的隐居生活。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的一天,听说苏轼要来看自己,王安石虽然非常吃惊,但想到都曾是同僚,应当礼数为重,旋即赶到百里外的渡口去会他。

t016583cd2a72e0dd0d.jpg?size=640x376

嗨!两人不谈论时政,很快就流露出铭心刻骨的惺惺相惜。两人越聊越有兴趣,据说聊了一通宵哩。胸怀天下、口快心直的苏轼终究离不开时政话题,聊天中对当前朝廷不断用兵和滥施刑狱等表示不满,建议王安石上谏。王安石以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为由加以拒绝。苏轼使用激将法:皇上待你不薄,你要倍加忠诚地报答皇上才行!王安石其实也是个有德有才之人,顿时就点头承诺去上谏。

王安石把苏轼一家接到府上暂居,两人一起游山玩水,作诗唱和。王安石大为赞赏游蒋山时苏轼写的诗句:峰多巧障日,江远欲浮天。并作诗和之,还建议苏轼与其为邻共度晚年。

苏轼告辞后,王安石对人说:不知还需多少年,方能有如此人物出现!笔者十分敬重苏轼那常人难以企及的开阔胸怀!

t01cadd74ea77ef02e7.jpg?size=640x960

(二)他与人为善,喜欢帮助他人,与不少布衣和世外之人是好朋友

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帮助高俅,与佛印成了铁哥们。

高俅原来是苏轼手下一名普通工作人员。元祐八年苏轼从朝廷调到中山府任职前,给他另外介绍工作。先介绍到曾布那里去,曾布以自己不差人手为由婉拒,于是苏轼又把高俅推荐给了自己的铁哥们王诜(即王晋卿)。高俅有了新的发展平台,加上机遇好会钻营,以后就飞黄腾达了。

为啥老苏如此尽心尽力地给高俅介绍工作呢?高俅长像虽然一般,算不上帅哥俊男,但他情商高讨人喜欢,既会吟诗作赋挥毫,也会骑马舞枪弄棒,是个多面手哩。老苏本爱帮助人,把他视为人才就更加关怀了嘛。

由于受古代传统小说的影响,后世历代人对高俅的印象不好,但我们不能因为后来他变坏,就认为老苏的忙帮错了哦,凡事千万不能单纯以结果来评价过程。高俅这人虽坏,据史书载,对其有过恩惠的人,他还是讲义气的。虽然苏轼一生仕途不顺,他一直“不忘苏氏,每其子弟入都,则给养恤甚勤。”

t0176ba565453c90d35.jpg?size=640x666

苏轼书法作品

苏轼和佛印可以称为“梁山泊好汉不打不相识”。那年苏轼再度被贬到瓜州,第一次看到佛印,就充分展示自己博学多才、能言善辩的特长,讲了一个多时辰不停嘴。佛印认真听却不说一句话。心高气傲的老苏叫佛印评价一下自己。佛印说水平大大地高过贫僧。老苏讥笑佛印是在装神弄鬼,佛印也不说啥。得意洋洋的老苏回家给苏小妹讲。苏小妹说这是别人有修养的表现,使老苏一下子就明白了佛印是个有渊博学问的得道高僧。对于有学问合性格之人,老苏更乐于结交,没过多久,两人就成了铁哥们,给后世留下了不少逸闻趣事。

晚年苏轼被贬到海南。古代的海南是个贫穷落后的化外之地,政敌们都认为这下子老苏可是有去无回了。老苏刚去时的确很凄惶,过的是“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的苦日子。但他凭自己倍儿棒的亲和力,不仅很快结交了一批化外之地的人士,还与那里的一条狗成了朋友。“乌嘴”本是一条流浪狗,老苏收留它后,十分关照它,即使自己吃不饱饭,也要专门留下一些喂它。狗特会感恩的,没过多久“乌嘴”就成了老苏形影不离的好伙伴。每天24小时当贴身保镖,“昼训识宾客,夜悍为门户”,外出游玩时,欣赏它表演“跳踉趁童仆,吐舌喘汗雨”。狗也特有灵性,见主人遇赦要返回北方时,“知我当北回,掉尾喜欲舞”。苏轼是个著名的吃货,但他从来不吃狗肉。

t01f1cbc0c7d033cb75.jpg?size=640x405

(三)他当官勤政谋政,虽然是个吃货,但不少菜品是为老百姓设计制作的

元祐四年苏轼第二次到杭州,任知府(市长),见西湖的葑草疯长,已占过半湖面,湖水快干涸了。按现在话说,已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于是他在次年上奏朝廷,请求疏浚西湖,并争取到了100道僧人“度牒”颁发指标。“度牒”就如现在的工商执照,想出家的人办了“度牒”后才能合法出家。办“度牒”需交一笔费用。当时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少,搞公益事业等靠这些办法筹资。老苏筹措到资金后,征招民工开湖,总计花了20多万人工,用打撩的葑草和挖出的淤泥在湖里筑起条长堤。后人为缅怀他的功绩,称此堤为“苏公堤”,简称“苏堤”。清代查容咏苏堤诗云:“苏公当日曾筑此,不为游观为民耳。”

绍圣年间,苏轼被贬到岭南惠州,他听当地人说离此不远的广州只能饮苦咸水,在春夏季节有很多人得病。有钱人出钱找人挑山溪水,穷人就没法了。苏轼几次写信给自己的朋友、广州太守王敏仲,建议他在广州城外的蒲涧山滴水岩下开凿一个大石槽盛山泉,然后用大竹筒接通相连当输水管道,将山泉引入广州城里,并还介绍了筹措维修资金等办法。据史载广州是古代中国第一个拥用自来水设施的城市。

t01730d10eb46e68c4c.jpg?size=640x1138


元丰三年,老苏贬谪湖北黄冈,当地猪多肉贱,他悉心研讨猪肉菜品的做法后,作《食猪肉诗》云:黄州好猪肉,价贱等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他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浚修西湖“苏堤”时,杭州百姓感其恩德,送来了猪肉和酒。东坡批条子给手下,叫“酒肉一起送”给那些浚修西湖的民工。厨工粗心看成“酒肉一起烧”,用美酒将猪肉烧得红香酥烂,令人垂涎欲滴。

老苏将错就错,经过几番调味,将这肉修成了正果,得到“东坡肉”的美名。但是若据此以为他耽于享乐溺于口福,则大错特错了,老苏吃一撮盐,一碟生萝卜,一碗饭的“三白”餐也很有乐趣的。细细推敲他的美食诗文,大多数写的是民间的家常菜肴,在教老百姓丰富自己的饮食,提高生活品质哩。

t0126b7547e5c83f1aa.jpg?size=640x425


(四)补白

苏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取得的成就和领军地位,世人皆知,中外闻名,在此不赘述。

王弗、王闰之和王朝云三位美丽善良的女性、对其痴心不改,几乎接力陪伴了他一生。观其仕途虽然坎坷,但在婚姻家庭生活方面,苏轼是幸福的,令人羡慕。

综上所述,这就是苏轼深得后世历代人敬慕的原因吧!

t01930c15fe4ced18a1.jpg?size=640x462

【作者简介】赵心放,笔名赵式,重庆市南岸区作家协会会员,四川阅读悦读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签约作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