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快速?会议结束后十分钟以内会议记录发出。 为什么要快速?让交付率成为你的职场名片。 能做会议记录的人很多,会做会议记录的人也很多,但是能够做到快速交付的人很少。 再一个,一个事件发生后,热度是有一个快速的衰退期的。不能再这个事情凉了之后再发,效果就大打折扣。 然后补充说一下,为什么要做会议记录,在开一次会议之前,我观察过很多次一般没有人说我来做会议记录。结果就是大家以为达成共识了,等再过一段时间,结果大家发现达成的“共识”其实没没有开始执行,更谈不上有结果了。 开会是一个技术活,会议记录是一个优质会议的必要组成部分。 另外一个人做会议记录,可以让其他人腾出时间来在会议上更好的思考,使得会议整体上更加高效。你要让大家带着脑袋来开会,而不是带着屁股来开会。 我个人曾经是一个完美主义者,而我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这其实是拖延症患者的通病,为了追求质量上的完美,在时间上做出牺牲,因而心安理得。但是实际上并没有任何进展。 因此一个即便是70分的快速交付,就比一个想象中的100分的交付要重要的多。再一个在交付之后,可能存在一个大家重新讨论达成纸面上的共识的过程。因为口头的沟通是存在脑子里面的无法被准确复盘,也无法作为事后行动的指南。 主动进行会议记录,会让你聚焦于会议,更有质量的从会议中来获取信息。同时会议记录是一个和所有参会人进行会后再次互动的载体。而对于不熟悉的其他人,这是一个宝贵的交流机会。 至于会议记录的基本要素,这个网上有很多范本,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即可。 为什么交付率如此重要?会议有很多种功能:促进大家相互认识交流,头脑风暴,传递信息,达成共识。 无论如何,一个会议都会多少达成一些共识的。 推荐的工具语音输入工具:讯飞语音输入法。电脑,手机和pad上都支持。 速记辅助工具:录音笔,如果有些地方没听清,可以通过回访音频再校对一下。 速记辅助工具:折叠键盘。如果你不方便携带电脑,可以通过手机,pad配一个折叠键盘,也很方便。 编辑工具:印象笔记。如果你没有录音笔,印象笔记也自带录音功能。可以插入笔记中。 我不推荐word.。印象笔记会自动备份。掌握基本的加粗,编号,缩进,高亮等操作的快捷键就行。 我个人的习惯是建立一个专门的会议记录笔记本用于存放会议记录。因为印象笔记可以多平台同步,不会像word一样是一个离线的保存状态。 如果是你们团队都有印象笔记的账户,那么你记录的同时就已经共享给大家了,也省去了发送的工作。 有了以上基础,会议开完了,内容基本也整理差不多了,检查一下错别字,校对一下排版。关键事项再和相关人确认一下就可以输出了。 以什么格式输出?参考答案:PDF 为什么不是word,不是其他格式,因为PDF格式首先不可给修改,保证这是一个共识结果。 第二PDF的阅读体验最好,在各个设备上都可以打开,但是word不一定。而且很多时候word打开后的格式是丢失的,阅读体验并不好。如果你把自己看作是一个工匠的话,你每一次的交互都是你的产品在说话,而关于体验这个事情,有一个地方不舒服,整体的效果就会打折扣。 输出后的规范命名我见过很多偷懒的人的文件命名都是“会议记录”四个字,这没有考虑到后续对于会议记录的检索和再次使用。因此一个缺少特征关键词的文件命名在现在每个人的电子设备上都会难以被识别出来。 我个人的习惯是为这些文件的命名加上沟通事项,地点,时间等关键词然后进行命名存档。方便其他人后续可以由多条线索提取出来。 通过什么方式交付?如果是大家在一个公司内经常会面的小组。我建议打印出来,亲自送给每个人一份,然后补上一个电子邮件发送给大家。电子邮件正文中强调一些关键事项。方便最终会议达成的共识执行的进度。 考虑到现在有很多人习惯用微信来处理工作,在所有的操作完了之后,再往微信群里发送一份。 从今天开始,让交付率成为你职场新名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