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企业班组职工而言,安全是永恒的主题,而事故应急处置是减轻事故损失、减少人员伤亡的最后一道关卡。只有平时严肃认真对待应急演练,应急演练不只停留在纸面上、口头上和会议上,才能真正发挥演练作用,切实减少事故损失。 发电企业班组如何做好应急演练,应从以下4个方面着手: 端正演练态度 在应急演练中过程经常出现参演人员把演练仅仅当做演戏的情况。员工演练态度不端正,在参加应急演练时态度不够严肃;不严格按照事故应急预案的处置要求进行应急处置;人员紧急撤离时拖拖拉拉,谈笑风生;面对模拟紧急情况完全没有紧迫感。 在这种态度下开展应急演练完全起不到任何作用,更有甚者习惯了“狼来了”的情形,面对突发情况完全没有独立处置能力和逃生能力。 因此要做好应急演练,首要任务就是端正员工态度,在应急准备工作中就牢牢树立起以把演练当真实事故处置的正确态度。对于态度不端正员工应明确指出,通过现场事故体验、事故材料学习,改变其态度,从根本上正视应急演练的重要作用。 熟悉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是事故应急处置的基础安排,是应急演练的纲领性文件包括应急处置方法、逃生路线、职责划分等内容,是通过各类事故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只有严格按照应急预案知道进行应急处置,才能在保护自身安全前提下,减少事故损失。 应急预案的学习不应该仅是应急演练前的临时抱佛脚,更应该是班组日常安全学习中的重点。可以采用安全日活动、技术问答、事故预想等方式,将应急预案在潜移默化中融入班组的安全学习中,让班组成员反复学习应急预案,熟悉各类事故的应急处置要求。将应急演练视作班组成员应急预案学习的考场,查找自身不足,提高事故正确处置能力。 对电力班组员工来说,当前,按照HSE管理体系的要求,电力班组职工至少应熟悉以下应急预案:人身伤害事故应急预案;火灾应急预案;中毒(包括化学品和食物等)应急预案;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洪水、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预案。 把握演练重点 班组职工在应急演练中眼明确把握以下“四个一”,即:“一图、一点、一号、一法”。 一图,即逃生路线图。车间、厂房发生突发重大事故、事件后,班组员工除了抢救身边的伤者这个首要任务外,最重要的任务不是救灾抢险,而是逃生,这是现代应急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既然是逃生,就要事先熟知现场逃生路线,了解应急物资存放地点,所以班组员工一定要利用班组安全活动之机,首先学习掌握逃生路线;班组应急演习的重要任务也是熟习这条逃生路线,避免临时抱佛脚,乱了方向,成为“无头苍蝇”。 一点,即紧急集合地点。紧急集合地点是逃生路线的终点。它的重要作用体现在:紧急疏散后,集中到此地,便于应急指挥部门点名,核实员工人数。如有缺员,立即寻救。 一号,即报警电话号码。报警电话有不同的类别和层次,火警“119”、急救“120”是众所周知的,但作为班组员工,仅仅知道这两个号码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两个号在很多时候有点“大材小用”,就象“大炮打蚊子”。这里所说的“一号”,首先是指你所在的单位/车间的应急指挥中心的电话号码,以及直接上级领导的电话号码,因为发生突发事件后,作为第一发现人,首先要向直接领导汇报,然后由你的直接领导向相应的上级领导或部门汇报。 一法,即常用的急救方法。正因为发生突发事故或事件后,班组员工的首要任务是抢救身边的伤员,所以掌握触电、机械外伤、烧烫伤、中暑、中毒等几种常见的急救方法非常必要。 明确应急演练职责 班组长作为企业最基层组织的一把手,自然成为班组应急演练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其职责体现在: (1)负责组织全班职工学习本企业/本车间各类应急预案,特别是逃生路线、紧急集合地点、报警电话、急救方法等; (2)负责组织救人、逃生、报警等演练,并对演习效果进行评价和改进; (3)落实应急指挥指令,调动班组成员按照要求进行应急处置。 班组成员应急演练的主要职责是按照应急预案要求严格执行,并不断提升自身应急处置技能。 应急演练是事故与损失之间最后的防线,“平时多流汗,事故少流泪”是对应急演练作用的精确概括,应急演练,我们是认真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