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Lithromantic性向,你中枪了吗?

 洛樱萌 2019-01-12
白学长一直是女生心目中的男神,小A也喜欢着这位温柔帅气的男生。她为他做着一个爱慕者常做的所有事情,写情书、送礼物、关注他的所有动态......
  直到有一天,白学长突然找到小A,告诉她自己也一直喜欢着她。
  小A很惊讶,望着周围充满羡慕和嫉妒的眼神,
  在发现自己被喜欢的同时,一种前所未有的烦躁与厌恶感油然而生
  我喜欢你,却不喜欢你喜欢我
  我叫Lithromantic,感谢Julie Sondra Decher在她的The Invisible Orientation: An Introduction to Asexuality这本书中为我正名。好吧,我得承认,我只是个形容词,这就意味着我得依附着具体的个体存在。我曾默默无闻地伴随在某类人身边,但他们不知道我是什么,对他们造成的无奈和迷茫我深感抱歉。
  成为网红后,我有了一个中文名字――“版画式浪漫”,听起来不错,“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焉”,给人一种可望不可及的神秘感。网络上对我的解释是“性取向的一种,你对某个人产生了好感,当你发现Ta对你有同样的感情后,你开始讨厌这种感情,甚至不喜欢他”,还有更直截了当的说法“对某人产生爱恋,却不希望获得情感回应。我喜欢你,但我不喜欢你喜欢我”。
  于是,人们纷纷自审。“怎么办,我是lithromantic,注定孤独一生啊!”“啊,原来我是Lithromantic,看吧,不是我犯贱,这是一种性取向。”
  Lithromantic,貌似很专业?其实并没有在科学界溅起什么水波。有人说“喜欢一个人,费尽心思追求,得到之后却撒手逃避,这不就是犯贱吗?”于是,犯贱心理学来了。也有人觉得“酷啊,我就是Lithromantic,就是这么神秘高冷!”
  但是,我真的不属于性取向那一派啊!这只是一种心理状态,状态是可以逆转的,而性取向则是无法改变的。撇开“犯贱”“自我标榜”“跟风起哄”,这个世界上,的的确确存在着这么一群人,他们是Lithromantic,并且深受困扰,心情很down,甚至认为自己有病。
  Lithromantic:我不是一种“性取向”!
  Lithromantic只是一个网络流行词,至今没有任何文献或心理组织承认。中文名“版画式浪漫”中,包含了对“浪漫感受”的向往和对“一段亲密关系”的排斥。其实这只是一种心理状态,类似失恋过后的悲伤和热恋时期的激情澎湃。
  一个人之所以无法跟他人建立亲密的关系,心理学给出的解释是内心“怕”被拒绝。这类人在童年曾有多次被拒绝的经历,这种经历使他形成了一种对他人的预期,即“TA应该会拒绝我”。对这种人来说,掀起激情的首要条件是“自我价值证明”。当对方不喜欢自己时,他们会表现出相当大的热情去争取,给人一种“奋不顾身”的感觉。然而,当对方放弃其他人转而示好时,他们就不知如何是好,突然不喜欢了甚至厌烦。在自我价值的论证过程中意外获得成功,却抵抗不了骨子里的自我贬低――“我这里不好,那里不好,他怎么会喜欢我?是不是他并没有那么好?或者他发现我不好后就会抛弃我?我还是逃了吧。”
  那些真正无法跟他人建立亲密关系或者进入亲密关系阶段却无法维持的人毕竟是少数,从依恋理论来讲,我们说这种人具有不安全型依恋人格。
  在人的依恋模式中,“焦虑感”和“回避感”是两个关键的因素。焦虑感高的人,担心自己的伴侣“是不是还在那里、是不是及时地回应自己、是不是给予自己足够的注意力”等问题。而回避感高的人,则不太愿意和别人过分亲近。所以我们看到,这两个变量把依恋类型分成了四个区间。
  其实,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感和回避感,因此依恋类型的程度和表现也各不相同。与他人过于亲近时我们偶尔会产生回避心理,但如果回避特征十分明显,就会产生很大困扰。从表现症候来看,Lithromantic群体更偏向拥有疏离型和恐惧型依恋类型的人格。
  疏离型依恋人群防御性地拒绝依恋关系,自以为不值得被爱、被支持;而恐惧型依恋人群渴望社交又恐惧依恋结果,在逃避中,将亲密依恋需求的自我感受最小化。“注孤生”的自嘲也无法掩盖这一群体对亲密关系回避之下的落寞、恐慌甚至绝望,他们常常禁不住嗟叹“我还有救吗”。
  诊断为Lithromantic,难道注定孤独一生吗?
  在漫漫人生长河中,每个人都会经历一段特殊时期――青春期,品尝一种特殊的感情――好感。进入青春期,我们开始关注“我是谁、我的吸引力够吗、我在同龄人眼中是怎样的”,并开始对异性产生一些情愫,爱情成为主要话题,浪漫关系新鲜而又神秘,青涩而又纯粹,夹杂着眼神闪烁和面部绯红。
  什么是爱情?耶鲁大学社会心理学教授Robert Sternberg提出:亲密、激情与承诺,缺一不可。但亲密,是有限度的距离。喜欢一个人,是自愿融入Ta的生活,慢慢了解,然后平和接受。
  Lithromantic并不属于任何性取向,而是一种心理状态,因此是可以改变的。但是疏离型或回避型依恋人格却不是简单强迫自己主动打招呼就能改变的,需要追寻早期经历、家庭坏境、个人特征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分析找出根源,通过一些自我调节的方法来缓解这些症状。
  亲爱的Lithromantic们以及怀疑自己有Lithromantic的朋友们:恋爱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放弃自我了解和逃避成长学习。
  依恋理论
  依恋理论最初用于解释孩子和父母的关系。最早提出依恋理论的是英国精神分析师John Bowlby。为获得成人照顾,婴儿自然进化出吸引注意的技能,如哭泣、微笑、纠缠等,“害怕与父母分离、被父母抛弃――形成安全依恋”,是人类根深蒂固的天性。如果父母在婴儿身边,给予回应和注意,婴儿就会感到安全、爱和自信,并逐渐发展成“安全型依恋”;反之,婴儿用各种行为试图找回父母,严重的会陷入抑郁和绝望,导致回避型或疏离型的不安全依恋人格。
  链接
  美国《精神障碍的诊断与统计手册》中对回避型人格的特征定义为:
  1 很容易因他人的批评或不赞同而受到伤害;
  2 除了至亲之外,没有好朋友或知心人(或仅有一个);
  3 除非确信受欢迎,一般总是不愿卷入他人事务之中;
  4 行为退缩,对需要人际交往的社会活动或工作总是尽量逃避;
  5 心理自卑,在社交场合总是缄默无语,怕惹人笑话,怕回答不出问题;
  6 敏感羞涩,害怕在别人面前露出窘态;
  7 在做一些普通的但不在自己常规之中的事时,总是夸大潜在的困难和危险。
  
  自我调节的方法:
  1 理解自身焦虑、回避感,提升自尊――即相信自己值得被爱、被尊重、被珍惜;
  2 学着坚定,对于自身的情感需求,不妥协,主动要求对方满足;
  3 勇于冒险,直接、坦诚,不玩“心计”,不尝试“操纵”对方;
  4 练习接纳自己和他人,不过分挑剔自己与别人的错误和不足;
  5 发生矛盾时,努力控制情绪,从“我们”的角度出发积极对待和解决问题;
  6 值得一提,“安全型依恋”伴侣更擅长给予支持和包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