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认可,一个国家股票市场长期是称重器,称的是这个国家的经济。当一个国家经济在不断向上发展时,股市也会不断上扬。 我们看美国的指数,道琼斯50和标普500 股指的走势长期螺旋向上,在看美国GDP长期以来连续增长。 大家经常提到的失去20年的日本呢? 日本的经济在90年代进入了一个横盘震荡的过程,约有20年时间没有增长。于是,日经指数在20年来的走势如下图。 中国的GDP很牛,是近30多年来,全球当之无愧的经济发动机。 正当许多人憧憬着中国GDP哪一年可以超过美国,坐上头把交椅时,总有人要吐槽中国股市为何没有反应经济,十年之前2007年6124点,如今2017年却只停留在3400点。 难道A股的上市公司经营状况并没有办法反应整体经济GDP的增长? 我们来看A股上市公司的净利润和净资产增长趋势图。 数据显示,A股上市公司整体的利润和资产都呈现稳定上升的态势。那为什么上证指数那么弱,十年尚在半山腰呢? 原因是上证指数的编制机制,是被部分大市值个股绑架的。 例如,工商银行占上证指数权重为4.94%,中国石油占4.02%,以上是在上证指数中权重比较大的个股。我们还发现,在上证1400多家公司中,权重小于0.1%的个股达到1230家,其中,如果拿600697欧亚集团举一个栗子,欧亚的权重是0.01%,他与工商银行是什么关系呢? 4.94%比上0.01%,494比1,将近500倍的关系。即欧亚上涨500%,赶上工行下跌1%,两者对指数的影响是一样的,正负相抵。这就是为什么你看到许多股票一直在创新高,但上证指数似乎一直很淡定,在深渊之下抬头望着苍穹,吟诗道:天空没有留下翅膀的痕迹,鸟儿已经飞过。
若中国石油,银行板块等大权重个股在过去10年来涨幅较小,则上证指数被严重拖累,有一种十年尚在半山腰的尴尬,熟不知早起的鸟儿已经满载而归,挥别这寂静的青空。
笔者之前曾经做过一期数据分析,即2007至2017,如果忽略权重,分散等金额买入所有6124点当天上市的公司一直持有到十年后,整体收益状况是出乎意外的理想。 详见《6124十周年祭》https://xueqiu.com/8628686400/93815312
今朝,笔者经过数据整理,将1990年至今,A股所有公司每一年的算数平均涨跌幅进行了计算。 得到数据如下, 1990年,上市公司不到10家,他们的平均涨跌幅是15.85% 。。。。。。 2016年,全部上市公司超过3400家,全年平均涨跌幅6% 如果与上证指数一样,在1990年初算作100点,将全部年份的涨跌幅进行复利计算。 则到2016年末指数已经从100点涨到了9819点,在即将过去的2017年,指数已经达到11000点,如果以后有人跟你说中国股市不赚钱,大可云淡风轻地告诉他“其实,已经破了10000点”。 28年,总共涨了110倍,年化收益率18.29%,你如果投资低于这个水平,理论上是不敌个股平均的,当然大多数人不赚钱是因为他们每次都在牛市高点进场接盘,在熊市低点忍无可忍地割肉,这种不知疲倦的高买低卖,使得人们错过了个股盛宴,却一再怪罪于中国股市与他国不同,没有投资价值云云。
非加权的诗安A股指数走势如下, 也有朋友觉得,这么多新股天天上市就涨停,会对统计的影响很大。其实,大可不必有此顾虑。 新股连续涨停的妖孽现象是最近2年的事情,即使刨去最近两年,到2015年,诗安指数依然涨到了9200点,相对1990年的100点有超过91倍的升幅。
人们总是认为近二十年来牛气冲天的房价是中国经济腾飞的附属品,其实股市又何尝不是呢?
笔者又顺手算了一下港股从1990至今的非加权算数平均涨跌幅。 1989年末取恒生指数的收盘点位2836点,到了2017年11月10日,指数其实已经涨到了接近55万点,大家的想象空间可以打开了。未来50后的某一天,耄耋老人诗安望着窗外云卷云舒的蓝天,泡上一壶绿茶,苍老的眼底倒映着项顶上那一幅无尽的苍穹,竟然流露出一丝对那些年雾霾压顶日子的怀念,毕竟那是一段峥嵘的岁月。
坐在电视机边上,对投资似乎也略有兴趣的小外孙,张口来了句:爷爷,上证指数今天又暴跌了,收盘跌破1100万点了。 诗安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
|
来自: mastereye > 《以交易为生_宏观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