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思维(Design Thinking)、精益创业(Lean Startup)和敏捷开发(Agile)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每次谈到上述三个概念,我就会被问到这些问题:
今天,我试着来澄清一下这几个概念之间的区别和关联。 设计思维设计思维是一个迭代过程,在这个过程里,我们尽力去理解用户的痛点,拒绝空想,重新定义问题是什么,从而得出新的策略和解决方案。 与「头脑风暴」相反,设计思维强调「痛点风暴」,以期全面理解用户的真正痛点。 通常,设计思维的实践过程如下:
根据 IDEO 设计公司 CEO Tim Brown 的说法,「设计思维是以人为本地利用设计师敏感性以及设计方法,在满足技术可实现性和商业可行性的前提下,来满足人们需求的设计精神与方法。」 精益创业「精益创业是一种发展商业模式与开发产品的方法,由埃里克·莱斯在 2011 年首次提出。根据埃里克·莱斯之前在数个美国新创公司的工作经验,他认为新创团队可以借由整合『以实验验证商业假设』、『快速更新、迭代产品』、以及他所提出的最简可行产品(minimum viable product,简称MVP)及『验证式学习』,来缩短他们的产品开发周期。」来自维基百科。 从全球来看,90% 的创业公司会失败,其中排在第一位的原因是找不到市场:「没有人需要他们做出来的产品。」 精益创业的方法早在上世纪 90 年代的硅谷就已经崭露头角。但是精益(lean)这个词最早可以追溯到丰田的精益生产理论。丰田的精益生产理论是为了高效生产商品,但没有回答应该产生什么商品的问题。 用埃里克·莱斯的话说,「精益创业方法,提供了一种科学的过程,用于创建和管理创业公司,更快为用户提供他们想要的产品。精益创业方法教会我们——如何驾驭创业公司,什么时候加速,什么时候转向,什么时候需要坚持到底——用最快的速度获得业务增长。这是一种开发新产品的基本方法。」 敏捷开发敏捷开发是一种工作方法,基于迭代式的开发过程,增量式的交付过程和随时进行的产品评估过程。 敏捷开发最常用于软件开发领域,前提是对于产品概念和市场已有明确的主意。 与专注于一组功能的开发方式不同,敏捷开发专注于优先开发能带来更高价值的功能。 敏捷开发需要在每次迭代中产生切实的工作成果。根据敏捷开发宣言的 12 个原则,「可用的软件是最主要的进度测量方法」。所以,请提交草稿,然后根据编辑的建议进行修改,永远不要一次性交付完整的产品! 如下图所示,设计思维、精益创业和敏捷开发也可以结合在一起。
三者为什么要结合?鉴于 90% 的创业公司失败是因为做出来的产品没人用,将这些方法组合起来,可以大幅降低失败的风险。 你可能注意到了,三种方法都是通过直接反馈,将最终用户考虑在内。这样的反馈循环,确保产品一定是面向最终用户做的。这三种方法,与传统的方式——在纸上做计划,然后根据假想的需求做功能,最后做出实际产品——截然不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