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坑潭出土了一只“不起眼”的瓷器,后经专家鉴定,它竟是国宝滴舟

 历史解密坊 2019-01-13

文物是人类在生产、生活和生存过程中,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遗物和遗迹。在全国各地的博物馆中,大多数文物都有“高贵”的出身,也许是它们的主人身份尊贵,也许是制作难度大。也许是独一件,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的这件文物,它出身寒微,竟是从荒草地里挖出来的,它的身上究竟有什么离奇故事呢?下面,小编就给您从头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

1954年4月,龙泉市道太乡坑口村,有一位姓何的小伙,他吃完早饭后,像往常一样,拿着家中挖菜的铲刀,拎着编织袋,准备去田地中挖黄花草(黄花菜)。

小伙走着走着,就发现村边坑潭中生有一片野生黄花草,他小心翼翼地下到坑中,刚要大干一场,将黄花草全部挖光,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他将十几根黄花草连根拔起后,泥土中竟出现个了一个“奇怪”物品,从材质上看像是瓷制东西,在好奇心的驱动下,他用铲刀将草根下的物品,小心地挖了出来。

何姓小伙用手将物品上的泥土擦掉后,它终于露出了本来面目,它竟是一个陶瓷的迷你小船,船上站着几个小人,还有一个小孔不知道有什么作用。他连忙将小船装进编织袋,用黄花草当掩饰,将其带回家中。

姓何的小伙子第一个感觉就是:自己得宝了,但是否得宝,这个事儿他也不确定,他回到家后,他让母亲和妹妹看过,三个人一商量,做出了一个决定,那就是藏起来,等消停几年,在将其变现卖掉,没准能改变一下生活。

几年后,小伙和母亲一同进城采办年货,看到古玩铺橱窗中展示的陶器后,他自言自语地说:咱们家的那个瓷船,比它们都要好看。碰巧市文化局的一位专家在店铺中,听到小伙脱口而出的话,他感觉有些不对劲。专家连忙对小伙说:你家里住哪里,如果有文物的话,不妨拿出来,让我看看。

小伙子的警惕性还很高,他只是讲出了自己居住的小村子的名字,其他的事儿,他就不肯再多说了。

小伙回到家中,第二日一早,那个文物专家就找上了门,并语重心长地告诉他:地下的文物,全都属于国家,一旦捡到的文物你要上交给相关部门的,私藏是违法的。

小伙听到专家的话后,有些发懵,在田地中捡到的物品不上交会违法?小伙心中反复想着专家的话,感觉头皮发麻,第二天一早,他便将物品送到当地的文物管理局。

当地的文物管理局的领导见到这件文物后,当时就激动得讲不出话来了……

这件“瓷船”究竟是不是文物,文物局的领导,为何见到它激动得讲不出来画,如果是宝贝,它的用途又是什么呢?

在我国古代,“笔墨纸砚”被称为文房四宝,在文人的书桌上,除了这四件必备品外,还有一些辅助品。其中,“砚滴”是存贮清水供磨墨时使用的东西。最初,文人们发现直接往砚中加水,往往会造成清水过少或者过量的失误,正因如此,注水量准确的砚滴才会出现。

砚滴的造型非常多变,南北朝时以蛙形、兔形为主;唐朝时期的龟形砚最受欢迎;宋元时期瓷砚滴再度兴盛。而小伙在田地中意外发现的“瓷船”就是“元·龙泉窑舟形砚滴”。

“千戈滩上一滴舟,古目相思入海流。”这件船形砚滴通常16.2cm、高9.1cm、宽6.5cm,胎制细腻洁白,整体设计非常巧妙,小孔用来注水,船舱用来储水,大口用来出水。船上的游客与船只本身形成对比,采用动静结合的方式,它是一件难得的实用与艺术结合的龙泉窑烧制的精品,因此,舟形砚滴才被专家确定成珍贵文物。

如今,“元·龙泉窑舟形砚滴”被收藏在浙江博物馆中,在展示橱窗中,它似乎在静静地诉说古代文人的生活优雅,正因如此,才创造出众多珍贵的书房文物,给后人留下了物质和精神财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