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天起,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最近这几年,网易养猪了,阿里养猪了,京东养完猪又去种菜了,这华为也坐不住啦!只不过华为这一波“操作”有些不一样,至于为啥不一样?看文章! 首次提出“互联网农场”的概念 早在2017年6月份,华为XLabs发布了智能农业白皮书——《联网农场智慧农业市场评估》,重点从各个方面阐述了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农业市场发展潜力。 报告预测,到2020年,智慧农业的潜在市场规模有望由2015年的137亿美元增长至26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4.3%。 报告指出,随着传统农业领域ICT技术的应用,未来通过物联网技术来实现对农业生产关键要素的精准测量以及精细管理也将变得越来越普及。实时的海量物联网数据将驱动并引导农民在合适的时间做出最优决策,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以及农作物产量,最终实现农业的智能化。 报告还指出,智能农业丰富的物联网应用给运营商带来了市场机遇。其中包括精准耕作,可变速率技术,智能灌溉,无人机,智能温室,产量监测,畜牧监测,支付系统,信息平台和农业贸易平台等。 华为作为一个互联网公司,其技术是毋庸置疑的。华为明白现在的农业需要的是技术,因此,华为对“互联网农场”的构想包含2个层面:一是帮助农民借助互联网技术改变农业,二是鼓励互联网技术企业参与智慧农业建设。也就是说,华为不直接参与农业,而是为农民和其他企业提供服务。 物联网智慧农业的优势 华为大力推进物联网智慧农业,那它究竟有什么优势? 1.不受极端天气的影响,扩大收益并提升效率,让基于物联网的解决方案在农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让更多农业从业者受益。 2.节约用水,现如今,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危机。农业作为消耗全球淡水资源高达70%的产业,如何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实现科学用水、高效用水,是各国亟需解决的问题。智能灌溉系统等应用有助于节约农业用水,借助物联网技术实现科学用水。 3.效率提升,实现农业管理高效化与便捷化。有效降低成本、减少体力投入,同时优化种子、肥料、杀虫剂、人力等农业资源配置。先进的技术有助于降低能耗和燃料用量。 4.利用物联网,逐步建立可视化信任生态体系。建立农业的大数据库,把农业种植过程进行数据记录,实现科学精准种田和农业安全可追溯,从而让老百姓受益。 物联网智慧农业的应用 目前华为的物联网智慧农业已经成为现实,对农业发展的推动力不容小觑。 携手袁隆平布局智慧农业 2017年10月,华为牵手袁隆平团队对土壤实行数字化管理,希望推动从15亿亩盐碱地里改造出1亿亩的良田。 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崑透露,盐碱地改良的核心技术是“四维改造法”,包括培育新的水稻品种、对植物和土壤进行调节,整套方法的基础是“要素物联网系统”,华为正在参与这一建设。 什么是要素物联网呢? 华为给出的解释:要素物联网其实就是土壤数字化。该系统地上部分配有小型气象站、通信模块、高清摄像头,地下、地表则通过各种传感器(射频技术)对光照、温度、盐碱度、等信息进行收集,然后传送到华为云端大数据中心,通过AI人工智能系统和专家诊断,提供靶向药品、定向施肥,大幅减少用水量,施肥量。 华为方面解释,这一技术除了改造盐碱地,还可以对现存的18亿亩耕地进一步优化。 携手多行业深耕智慧农业 2017年11月,华为与云洋数据、北京电信签署智慧农业合作协议,将全面发力深耕智慧农业,携手深度合作。未来,基于三方在各自领域的丰富行业经验与资源优势,依托物联网及窄带物联网新技术,从产业应用、业务运营以及未来的数据挖掘与分析等方面的全面互信合作,为用户提供便利、安全的服务。 农业综合服务平台将遍布全国 2018年11月,华为农业沃土云平台正式上线。农业沃土云平台是一套集成了传感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的智能化农业综合服务平台,整合了上游传感器供应链、下游农业管理应用商等强势资源接入,为盐碱地稻作改良事业、为全产业生态圈、更为智慧农业的发展,提供平台化、标准化和共享化的服务。农业沃土云包括GIS信息管理系统、大数据人工智能分析决策支持系统、土壤改良大数据管理系统、精准种植管理系统、精准作业管理系统、病虫害预警诊断管理系统、智慧农业视频云管理平台、农业云计算中心、指挥调度服务中心等组成,能够实现农业生产环境的智能感知、智能预警、智能分析、智能决策、专家在线指导,为农业生产提供精准化种植、可视化管理、智能化决策,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质量追溯体系。并且未来将陆续在山东济南、陕西延安、新疆喀什、海南三亚等多地建立数据云平台。 小农菌语:数据统计,到2030年,全球人口预计将突破85亿。解决全球粮食的供给问题,已成为国际社会面临的一大挑战。物联网智慧农业将在应对这个挑战过程中发挥什么作用?我们拭目以待! 新闻来源:大公报 半岛都市报 华为官网 |
|
来自: 文明世界拼图 > 《智慧农业与物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