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烟锁池塘柳

 李隆基美容院 2019-01-13

对联出处

历史上最早出自明代陈子升的作品《中洲草堂遗集》,故明之前的典故皆为谣传,陈子升作了三个对句,寓于四首《柳波曲》诗中。皆以五行对五行。其一为:灯垂锦槛波。所在之诗为:“烟锁池塘柳,灯垂锦槛波。回波初试舞,折柳即闻歌。”“灯垂锦槛波,烟锁池墉柳。妄梦五湖湄,郎家大堤口。”一般地说,诗中之对仗,若未单独使用,不当作对联看。但陈氏在两诗自序中说:“客有以‘烟锁池塘柳’五字具五行以属余为对句,因成《柳波曲》二首,与好事者正之。”可见 “灯垂锦槛波”是专为对“烟锁池塘柳”而作的,相对独立,故这里作对联看了。灯垂,亦作“灯填”。其二为:烽销极塞鸿。所在之诗为:“烟锁池塘柳,烽销极塞鸿。东枝罢春水,南翼怨秋风。”(《续作锁柳销鸿之曲》)其三为:钟沉台榭灯。所在之诗为:“烟锁池塘柳,钟沉台榭灯。灯心红缕密,柳眼绿波澄。”(《烟锁沉引》)

中洲草堂遗集 烟锁池塘柳:其结构上五个字使用五行作为偏旁;池塘是一个合成词;句中烟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雾如烟;雾隐藏了池塘和柳,而作者出句又用烟字隐藏了雾,以此描绘出一个幽静的池塘、绿树环绕、烟雾弥漫的景象;有人提出五行不能同位相对,有合掌之嫌;更有人为了增加难度,甚至要求五字都是名词(事实锁字虽是两用词,但句中只能作动词用);因此欲对出合乎上述要求并且意境关联的对句实属不易。

例对:

烟锁池塘柳

镜涵火树堤

上联写烟雾弥漫的池塘景象,下联写池塘水影倒照的美色。平仄相对,五行错位;火树是一种树名(见百度),也可以是夕阳或者灯光效果;涵可作名词,池边有小桥,桥有涵洞也是有可能的;镜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水平如镜;上下联都有包罗万之意!

桃燃锦江堤

传说,在开封包公湖旁延庆观里有个玉皇阁,地下9米处埋着一块石碑,上面就刻有此对联,也是无序的。有人认为这个“燃”字对的甚好。 另说,冬季的某一天,下着大雪,一位50多岁的云游道士在延庆观里和朱先生说了一个多小时的话。这位道士说,纪晓岚对的,只能算工整,但没什么大意思,更没有触到“机关”。道士说,在延庆观玉皇阁地下9米,埋着一块石碑。石碑的两旁是一副对联,石碑的中间则刻有一幅画,画的是对联的意境。对联是——烟锁池塘柳,桃燃锦江堤。道士认为,这才是无可替代的“绝对”对法。这一对法在“格律、意境、机关全契合”之上,更道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用现在流行的说法就是世间万事“相互矛盾并相互依存”。这位道士说,该对联是王重阳教主的,建造玉皇阁时埋在了下面,有记载。延庆观繁塔文管所所长孙惠玲说,她听说这件事情后,查了很多资料,也没有查到。但她说,她相信那位道士说的话,他们有他们的传承。上联出自明朝陈子升,而王重阳是宋朝人,所以道士说的出自王重阳之手不符合时间逻辑。孙惠玲说:“我一定要把这副对联刻在将要重建的重阳殿上,让大家分享它所体现的中国精神与文化。”玉皇阁地下究竟有没有刻着“千古绝对”的石碑?至今不得而知。

传说有乾隆一次临江南科考,两名举子不分上下,乾隆于是出此联而试,一名一见当场调头就走,另一名想了半天只好悻悻而去。乾隆于是御点先走的为第一。众臣问其故,乾隆说:“我此联为绝对,能一见断定者必高才也。”确实此联可称绝对,上联五字,嵌“火、金、水、土、木”五行为偏旁,且意境很妙:一个幽静的池塘,周围绿柳环绕,一层层烟雾将其深深的笼罩,这简直就是一幅山水画。若干年后,终于有人对了下联:“炮镇海城楼。”

又吴下张令夷在《迂仙别记》中,让迂公对曰:冀粟陈献忠。此五字中含东西南北中五方,是以五方对五行。

《巧对续录》载有一文士和武士的两个对句。文句云:秋唫涧壑松。

武句云:炮镇海城楼。

二百多年来,武士这个对句最为流行,似乎成了“烟锁池塘柳”公认的标准对句。

但实际上,“炮镇海城楼”这一所谓的标准对句并不标准。有人指出,“意境与上联却差得太远了,只是勉为其对罢了”(见上文)。的确如此。不过,“炮镇海城楼”之不佳不仅表现在意境上,也表现在格律上。首先,在格律上,参照诗律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上下联第二、四字都是仄声(锁-镇,塘-城),对的不工。其次,在意境上,上联青幽淡雅,下联粗犷孔武,虽说一文一武,但并不协调,缺乏整体的和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