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油品颜色越浅说明油越好?一张图掌握烹饪用油误区与诀窍

 好幸运rzgc 2019-01-13

了解不同油品的“发烟点”,是用油的关键

《随园食单》在给厨师的“佐料指南”里说道:

“厨者之作料,如妇人之衣服首饰也。虽有天资,虽善涂抹,而敝衣蓝缕,西子亦难以为容。”

意思是说佐料对于厨师,跟衣服首饰之于女人一样,再是厨艺了得,不善用佐料调味,也是不行的。

谈到油的用法时,书里用了简短的一句:“油用香油,须审生熟。”意思是要用香气扑鼻的油,同时还要注意生熟程度。

到底什么油最适合烹饪?

我们前不久曾有过关于猪油的讨论→《猪油是最有营养的食用油之一?背了十几年的“黑锅”可以卸了》。这次我们暂且将动物油脂放一边,来看看平日里厨师做菜常用的植物油。

市面上的植物油种类繁多,如芝麻油、花生油、橄榄油、大豆油、葵花籽油等等。

到底哪种食用油最好?日常用油时又存在哪些误区?怎么样烹饪才能发挥一款油的最大功能?

食用油的常见误区

误区一:特级初榨橄榄油不适合高温烹调使用?

特级初榨橄榄油(extra virgin olive oil)通常用于沙拉、沾面包食用。判断在什么烹调情况下用什么油,一个有效的参考标准就是发烟点(smoke point),而特级初榨橄榄油发烟点约在185~204摄氏度,其发烟点温度高于普遍油炸温度的180摄氏度,所以特级初榨橄榄油在高温加热时是相对稳定的。

因此特级初榨橄榄油并非不可用于炒菜或是油炸,只是在高温烹调时,可能会破坏其中的部分营养成分,且特级初榨橄榄油通常价钱较高,煎炒与油炸用量都比凉拌来得多,所以在厨师做菜的过程中,会显得比较奢侈。

误区二:制作点心用的棕榈油易致癌?

这个误区大概跟“用猪油做菜不健康”一样深入人心。同猪油一样,棕榈油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同时又因价格相对便宜广泛运用于制作点心、炸鸡、炸薯条等等,因此一直以来被定位为对心血管健康非常不利。

其实所有植物油若是高温加热都可能导致质变,相较于其他植物油,棕榈油在高温加工上使用较为稳定,因此用途广泛,使得它背上了“致癌”的黑锅。重点在于厨师的烹饪方法,棕榈油只要没有温度超过发烟点且不重复加热,再加上并非大量食用的情形下,基本上不会对健康造成伤害。

误区三:油品颜色越浅说明油越好?

油品的色泽和精炼程度、油籽有着一定的关联。颜色越浅的油,并不代表油品越好,虽然它在一定上说明了油本身的精炼程度很高,反之,精炼程度低的油颜色就较深。

不过,精炼程度较低的油保留了更多的胡萝卜素、维生素E等营养元素。判断优质食用油的品质还得看油品本身的透明度如何,透明度高的,沉淀物较少的说明油的品质好。

误区四:只用一种油烹饪更能保证菜品标准化?

正如前面所谈到的,食用油并没有真正的好坏之分,各种不同的油脂都有它的特性、优缺点和营养价值。

厨师在烹饪时,不建议长期固定使用同一种、甚至同一品牌的食用油,而应该依据菜品和烹调的方式来挑选适合的油脂轮流使用。

比方说,在煎、煮、炒,可选择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如花生油、玉米油、葵花子油等;需长时间的高温油炸时,要改用饱和度较高的棕榈油、椰子油或油炸专用调合油;至于芝麻油等发烟点较低的油,则比较适合用于凉拌。

不同烹饪温度的对应油品

油炸、爆炒、炒、滑炒的用油有着明确的划分,什么样的温度用什么样的油,用正确了便能使烹饪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为此,我们特意做了一张温度图示,让大家能够对于油品与其发烟点一目了然。

不同种类油品的“发烟点”,数据来源:Wikipedia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