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蘧常高二适章草书法比较(上)

 園園azypj16geh 2019-01-13

王蘧常先生和高二适先生是我国现当代书坛上两位著名的书法家,两位先生均以章草名世,影响甚巨。虽然两人的学书取径、创作追求与艺术风格各不相同,但他们都在章草书法创作中写出了个人面目,以自己的创作丰富了章草书法这块冷清了许久的园地,给章草书法这枝古老的花朵平添了许多新鲜的活力与耀眼的光彩。他们的书法实践,在对传统的继承和创新方面,特别是对于章草书法的发扬光大来说,具有某种引导作用。因此,研究和比较两人的创作,对我们更深入地了解章草这一古老的书体,对我们更好地认识和把握章草书法在现当代书史格局中的变化和发展,都具有极大的启示意义。

二位先生均有书法作品集传世,有关刊物也陆续登载过一些介绍、研究二老学书历程、创作道路等方面情况的文章。下面,我们就以此为基础,将二位先生的书法做一粗略的比较。

王蘧常先生(左)、高二适先生(右)

王蘧常先生(1900--1989),浙江嘉兴人,字瑗仲,别号甚多,有明两、欣欣老人等。生前为复旦大学教授,著有《顾亭林诗集汇注》等。

王蘧常先生书法,从其《书法集自序》中可知,早岁学书由唐而北碑,十九岁时,拜沈寐叟先生为师,习北碑外,又习章草。

关于这方面的情况,赵一新在《书法家王蘧常传略》(《书法研究》1984年第2期)中有详细介绍。王先生五岁学书,十四岁左右除《九成宫》外,还学过《化度寺》、《虞恭公》。十七岁转攻《爨龙颜》,并一再阅读《艺舟双楫》。这期间,还写过《爨宝子》、《张黑女》,广览《郑文公》、《张猛龙》、《龙门二十品》,并大练擘窠书。如文中所说:“十七岁以后的三年,是瑗仲先生继唐碑学习后苦攻北碑的三年。”

王蘧常作品

1920年夏,在沈寐叟处,王先生得见康有为。康氏并为其批《爨龙颜》临作。沈寐叟先生又引导他:“凡治学,毋走常蹊,必须觅前人敻绝之境而攀之。即学二王,亦鲜新意。不如学二王之所自出...章草,自明宋(克)祝(允明)以后,已成绝响,汝能兴灭继绝乎?”1923年元旦,王先生于无锡国专毕业后,倍感于“略识北碑,章草途径,皆先生启之也”,遂肆志专攻章草。中年以后,王先生又精心研究汉及魏晋简书,并在《毛公鼎》、《孟鼎》、《散氏盘》,《峄山碑》和汉碑如《封龙山》、《孔宙》、《夏承》、《尹宙》等上下功夫。

关于蘧常先生的书法,他的另一位老师唐文治先生曾云:“及门王瑗仲教授,为老师沈寐叟先生晚年入室弟子,书法尤得真髓,由北碑上探两汉,旁及漆书竹简。石经石室之坠文,先生尝谓不落唐以后一笔。”(苏渊雷《王蘧常书法集序》)

从以上材料可知,王蘧常先生书法,“所得于父兄师长者”,主要为碑派一系与章草也。

高二适《新定急就章及考证》自序(局部)

高二适先生(1903--1977),江苏东台人,原名锡璜,后更名二适,号舒凫、麻铁道人。生前为江苏文史馆馆员,著有《新定急就章及考证》等。

从高二适先生的一些自述中,我们可以略窥其学书取径。

“余不敏,幼承先人余业,笃嗜临池,然草书无法,中心疚之,不得已,乃日取《唐本十七帖》、《澄清堂帖》、《淳化阁帖》及《淳熙秘阁续帖》诸本,专攻王羲之...”(《新定急就章及考证·自序》)

“愚不才,中岁嗜书,坐卧王氏书帖。”(《兰亭序的真伪驳议》)

“予笃嗜唐太宗、高宗父子书。”(《高二适书法选集·温泉铭题跋(1953年)》)

“余昔尝慨然于章草之不振......”

“岁次甲午(1954年),余年逾五十矣,乃出旧藏《松江石刻皇象急就本》,暨元人宋克补本,朝夕临摹。”(《新定急就章及考证·自序》)

高二适《房梁公碑》题跋(1958年)

在攻习章草并取得一定成就后,二适先生并未忘情魏晋隋唐五代乃至明代的楷、行、草书,题跋临摹不辍,这亦有其书迹和临本为证。

如1958年跋《房梁公碑》云:“近忽然喜薛少保嗣通之《信行禅师》,以为切近河南,又以吾久习《龙藏》,不由褚入,故无成也。凡书法门径堂奥均有一定之轨辙,是故薛之《信行师》为褚之阶,而褚之《房梁公》由《龙藏寺》蜕变演进而成。”(《高二适书法选集》,第99页)

在高二适书法选集中,我们也看到其晚年的一些临帖之作。

如1974年《临王羲之书》、《临唐太宗书》、《临唐高宗书》。

1975年《临张旭古诗四帖》、《临杨凝式神仙起居法》。

1976年《临贺捷表》、《临七姬帖》。

... ...

再考察有关追忆和介绍二适先生的文章,我们也可以了解到这方面的一些情况。

“先生早年喜临《明征君碑》、《曹娥碑》、《兰亭序》、《龙藏寺》及钟王法书等;中年时期尤好献之行草,于唐则深喜太宗、高宗父子及褚薛诸家;晚年则专攻章草,除醉心于《急就章》的研究外,非常倾倒于五代杨凝式,元末宋克诸人。”(《书法》1983年5月,徐纯原、季伏昆《高二适先生和他的书法艺术》)

高二适题签及批注的书籍

现将高二适先生所临碑帖大致罗列如下,以窥一斑:

楷书:《黄庭经》,《曹娥碑》、《荐季直表》、《宣示表》、《瘗鹤铭》、《龙藏寺》等。

行书:《王圣教》、《温泉铭》、《屏风帖》、《晋祠铭》、《大唐纪功颂》,《麓山寺碑》等。

草书:《十七帖》、《淳化阁帖》、《澄清堂帖》、《淳熙堂帖》、《绛帖》、《神仙起居帖》、《怀素瑞石帖》、《书谱》、《宋仲温大草》,《张旭古诗四帖》,章草《月仪帖》、《出师颂》、《急就章》,等等。

隶书:《黄初碑》、《石门颂》、《西狭颂》、《汉武梁祠画像砖题榜》,《汉石经》等。(《书法研究》1989年第4期,庄希祖《高二适先生及其书法艺术》)

从以上摘引尤其是高二适先生的自述和书迹中,我们可以感觉到的一点是,二适先生书法以二王书系筑基,旁及汉碑,五十岁后精研章草,但亦不废对以二王发轫的行草书的临习。

作者:张云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