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茅山中国第一福地

 dengxuzhao 2019-01-13

茅山 原名句曲山,位于 江苏镇江句容金坛 交界处,面积50多平方公里。 茅山 是指 中国 江苏 省的一座道教名山,是道教上清派的发源地,被道家称为“上清宗坛”。有“第一福地,第八洞天”之美誉。

茅山有 ”三怪“

茅山 也是抗日根据地,其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森林景观、革命历史观融为一体,胜似仙境,而 茅山 独特的“三怪”现象更是让人啧啧称奇。 茅山 “三怪”,即怪号、怪泉、怪蜂巢。

相传西汉景帝时,有茅盈、茅固、茅衷三兄弟在此修炼,并为民治病,后于此山得道成仙。后人为纪念他们遂将句曲山改称三 茅山 ,简称 茅山

九宵万福宫

山路前方出现一座红墙飞檐的山门,正额书“ 茅山 道院”四个黄色大字,背额上题“紫气新辉”四个隶书大字,左右侧门之额分别书以“出玄”、“入牝”。这里是 茅山 主峰大茅峰巅。


顶宫入口处有一块石碑,碑上写了:在家不孝敬双亲,何必灵山朝师尊。告戒人们百善孝为先的道理。就在查验门票的旁边草丛里。可惜注意的人太少了!

九霄万福宫(俗称顶宫),道教著名宫观,坐落于 江苏金坛句容 两县之间的 茅山 主峰大茅峰巅,海拔372.5米。创建于西汉时三茅真君得道飞升之后,元代延祜三年(公元1316年)敕建赐额圣祜观,专祀大茅真君茅盈;明代万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又得敕建殿宇,赐名九霄万福宫。

道院的门面——灵官殿,门额镶嵌“敕赐九霄万福宫”石刻七字,殿门两侧墙壁之上分别横书“道炁常存;万寿无疆”,左右两侧各蹲立 石狮 一尊。

出大元宝殿后门,平地之上筑一座三层 石台 ,台高2米,9米见方,以青色石条砌成,台上四周筑白色石栏,石栏栏板外侧壁面上分别雕刻道教八仙图像,间以太极八卦图案。台上立石坊—座,坊高6米,宽约4米,石坊正额刻''三 天门 ”三字,“三天”是指大侧天、清微天、愚禹天。两侧坊柱石刻对联一副:修真句曲三峰顶,得道华阳八洞天。这副对联为 中国 道教协会原会长黎遇航手书。


石坊后面正额刻“飞升台”三字, 石柱 上刻对联:茅君跨鹤飞升去,羽士进表登台来。相传这里是当年大茅真君茅盈登仙飞升之地。

九霄万福宫内原有太元、高真、二圣、灵官、龙王五殿堂;藏经、圣师两楼阁;毓祥、绕秀、怡云、种壁、礼真、仪鹄六道院,左右两侧道舍、客堂等建筑近百余间,甚为壮观。后经多次战乱变迁,仅残存20余间。1982年开始,经不断建设发展,现形成以灵官殿、藏经楼、宗师殿、坎离宫、太元宝殿、二圣殿等六大殿堂为主要结构的规模建筑群。

元符宫的勉斋道院门前地上有一个“福”字,四个角上四只蝙蝠。


元符万宁宫

元符 万宁

元符 万宁 宫又称“印宫”,位于 茅山金峰 南腰处,幽洞密集,怪 石林 立,山水秀美,风光迷人,是福地之中的福地。

到达印宫,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山门牌楼,牌楼柱东有联,为现任 中国 道教协会会长闵智亭道长撰书:“星应斗牛山接昆仑襟 太湖 带长江自然钟秀结地肺;秦汉神仙梁唐相师垂科教广玄化上清经籙出句曲”。山门扁额为康有为“众妙之门”。

牌楼西侧(背面)联为现任 中国 道教协会副会长任法融道长书:“道教渊源犹如云挂山头行至山头云更远;玄门奥义恰似月映水面拨开水面月还深”。门头匾额为“紫气东来”。

印宫共有四层广场,,主要包含睹星门广场、灵官殿、万寿台、三 天门 广场、勉斋道院、太极广场、老子神像、老子广场、二十四孝图等建筑群。

第一层为睹星门广场。 睹星门亦称石碑坊,原是宫内道士观星望气之处。始建于宋代,重建于元末,毁于清代,现存建筑为 1987 年重建;高 7.5 米,宽 21.8 米,石质建造,分左中右 三门 ,正门横额上刻“睹星门”三个红色大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