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文写作不可怕,三勤赶走“拦路虎”

 gs老张 2019-01-14

文 |吴洪彬

陈茴茴在《音乐周报》撰文,讲述了中小学音乐教师的论文写作之路上有

三只“拦路虎”

,分别是“内容虎”“时间虎”和“发表虎”,认为音乐学科具有偏重实践展示、理论归纳不易的特点。音乐教师工作范围广、时间散、杂事多,论文实在是压在音乐教师头上的一座大山,但职称评比又逼得老师们不得不硬着头皮写论文。

笔者曾经两次(分别是第四届、第五届)获得全国中小学音乐教育论文评选一等奖,多篇论文发表于《中国音乐教育》《音乐天地》等刊物。我不敢以专家自诩,但在论文写作上也算积累了一点经验,愿与广大中小学音乐教师分享。我以为,只要做到三勤,就可以赶走上文的三只“拦路虎”,这三勤分别是“勤读书”“勤思考”“勤动笔”。

挤出时间勤读书,赶走“时间虎”

鲁迅先生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挤就有了。没有哪所学校会专门安排一个时间段给老师读书,但我所在的学校每学期寒暑假结束后,都会举行一次全校性的读书报告会,请优秀老师介绍他们的读书感想。除了寒暑假,老师在周末乃至平时的课余时间,都可以忙里偷闲、一卷在手,我们的校长就是每天清晨在学校的操场上捧着一本书散步。

既然是想在论文写作上有所突破,就应该有针对性地看一些音乐教育类专业期刊,比如《中国音乐教育》《中小学音乐教育》等,这些刊物上的许多文章来自中小学一线音乐教师,有教学设计类、调查报告类、经验总结类等,大多数站在实践的基础上,并没有多么高深的理论,让人触手可及。没有一个老师天生就会写论文,我在工作之初见到写论文的任务也头疼,后来自己订阅了大量的音乐类包括音乐教育类期刊阅读,甚至一知半解的《中央音乐学院学报》《上海音乐学院学报》也订过。当发现有些普通刊物上的文章中所描述的课堂实录,其实自己也经历过或者那样的教学方法自己也尝试过,那为什么自己不能像别人一样总结一下呢?有了这个想法,离论文写作就不远了。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论文写作也是如此。

不仅如此,我还有意识地记下一些杂志的栏目、投稿邮箱,为投稿发表做准备。有许多老师问我怎么投稿?这实在是一个太幼稚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搜到有关刊物的投稿邮箱,发邮件即可。

抓住热点勤思考,赶走“内容虎”

如果说论文写作有什么技巧,我认为最大的技巧就是选题。以我多年写作的经验,一个题目往往决定了一篇论文的价值,甚至决定了能不能获奖、能不能发表。直至今日,我常常花费最多时间在文章的题目上:怎么提纲挈领、一语中的、又能抓人眼球?

记得我发表在《中国音乐教育》上的第一篇文章是《音乐统考不可行》,当时杂志社针对音乐学科要不要统考搞了几期争鸣,音乐老师们也许急于想提高自己在学校的地位,众口一声地赞成音乐也要搞统考,全然不顾当时的条件所限。而我从个体音乐感受的差异性、地区条件的差异性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音乐统考不可行。这篇文章寄出的当月就发表了,还受到时任编辑、音乐教育专家郭声健的肯定,并来信给我鼓励。

也有学校领导认为中小学教师就是搞教学实践的,不鼓励多写论文。但凡事因人而异,我以为从自身的教学实践出发,写出新点子、新创意、新经验,再结合一些不太高深的理论,也不失为一篇好论文。

为了投稿勤动笔,赶走“发表虎”

很多老师的论文写作都是“急就章”,不到交任务时不写。不到评奖时不写、不到评职称时不写,显而易见,没有平时的学习积累、思考沉淀,想写出一篇好论文,那是绝无可能的。最终要么胡乱写一篇,要么网上下载一篇,毫无价值。

现在能够做老师的人,动笔写作是一个基本能力,而且大家都具备,说音乐老师不会写文章是毫无科学依据的。音乐和文学某些地方是相通的,都是情感艺术,感情丰富的人一定是善于表达的。之所以头疼,是久不动笔、久不思考造成的,把自己锻炼成一个熟练工,就不会惧怕写论文。

一直以来,我都笔耕不辍,写散文、诗歌、歌词。2017年以来,我坚持每周一篇争鸣文章投稿《音乐周报》,至今已发表30篇。这些文章绝大部分还不能称之为论文,但无形之中会促进论文写作能力的提高,使自己写作大篇幅论文成为一件不太难的事情。

投稿是需要“厚着脸皮”的,只要认为自己的文章有一定的价值,就要勇敢地、不厌其烦地去“骚扰”编辑。一般杂志的审稿期是三个月,过了三个月没见发表,就可以投稿另一家刊物。

我曾经给三个区的音乐老师上有关音乐教育论文写作的讲座,不少老师询问的还是“怎样才能发表”。我不太赞成那种花钱交版面费发表的方式,其实真正做到了“勤读书”“勤思考”“勤动笔”,把写成的文章经常有针对性地投给一些杂志,发表就不再是遥远的事情。也许就在明天,你的文章就变成铅字了。

- THE END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