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思维(曾章辞) 很多人羡慕蝴蝶那美丽的翅膀,但对蝴蝶破茧成蝶的痛苦过程却少有人知。只有经历了那种撕心裂肺的痛苦,蝴蝶才能够生出一双美丽的翅膀。同样,苦难也是对一个人最好的磨练。 在生活中,人人都渴望成功,但是却又害怕痛苦;很多人希望享受温馨安逸的生活,可是却害怕生活中的困境,害怕训练中的困难,害怕生活中的压力。然而,无论生活还是工作,就像是化蝶的过程,需要忍受痛苦,才能生出一双美丽的翅膀。试问:就像那块石头一样,既不愿挨千刀万剐,却幻想着被人敬拜,这可能么? 现在,不少新战友都是家里的独生子,一直成长在父母的羽翼下,没有雨雪风霜的凄冷,没有坎坷挫折的打击,犹如温室里的花朵,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但随着训练强度的加大,面对队列训练的单调,军姿练习的乏味和3公里越野的艰辛,再加上诸多的不适,便开始在心里暗暗叫苦。其实,这也正常,但当你把这些所谓的障碍一个个征服之后,你就会发现吃苦原来也是一种快乐。 广西崇左:武警新兵军营炼“虎气” 当兵前,父亲告诉我:苦难是一笔财富,是对生命的洗礼和历练。当兵后,班长告诉我:真正的军人从不拒绝艰苦,真正的士兵从不躲避艰苦。是啊!斧头之所以精良,就在于其斧刃是在铁匠手中千锤百炼打造出来的。吃苦的过程何尝不是充实灵魂和超越灵魂的过程!没有了苦难,生命犹如一张单调的白纸;不去吃苦,人生便是一杯无味的白开水。有了这样的心态,就可以在学习中体验汗水蕴藏的快乐,在训练中品尝辛苦背后的甘甜,在吃苦中收获苦难带来的幸福。 回顾历史,我们也会发现,许多名人志士都在逆境中培养了自己坚韧不拔的意志。吴承恩出生于一个破落的书香世家,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一直很不顺利,中年后开始执笔写《西游记》;清代著名作家曹雪芹,家庭的衰败使他饱尝了人生的辛酸,他在人生最后十几年里,以坚韧不拔的毅力,专心致志地写出了经典著作《红楼梦》。可见,这些名人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与他们在艰苦环境中的磨砺是不可分开的。放眼现实,我们又何尝能丢掉吃苦的精神呢?只有经历了艰难困苦之后,才能真正树立起面对困难的信心。 纪实文学《我的财富在澳洲》中说,在澳洲打工,又名曰“吃苦”。然而,他们并不怕“吃苦”,怕的却是没有“苦”吃,因为,“吃不着苦的苦比吃着苦的苦还要苦”。所以,能吃苦的人才能够享受到苦尽甘来的幸福。相反地,没吃过苦,不具备吃苦耐劳品性的人,很难在布满荆棘的人生路上走出康庄大道。从这个意义上说,学会吃苦,是一种资本! 有副对联这样写道:吃苦是良途,做苦事,用苦心,费苦劲,苦境终成乐境;偷闲非善策,说闲话,好闲游,贪闲乐,闲人就是废人。的确,一帆风顺的人生肯定是不完美的人生,因为缺少了苦难,就缺少了生活的磨练,也缺少了积累人生无价财富的机会。只有把吃苦当成一种幸福,汗水才能凝结成为沉甸甸的收获,苦难才能沉淀为金灿灿的财富。 节后训练忙00后新兵训练射击瞄准千万次 俗话说,家怕先富后贫,而人则怕先甜后苦。没有经历饥饿的历史,就不知道一粒米的可贵,更不知道那些被晒黑了皮肤的耕种者的可敬,当然就更无从感受饿得头昏眼花或伸手乞讨的可悲和可怕。只有那些受得了挫折和艰辛磨难的人,才可以铸就辉煌人生。 “不经风雨怎能见彩虹”,见到彩虹当然是件幸福的事情,但经历风雨才是最接近生活本真的存在方式,才是生命乐章中最灵动的音符。所以,做人不容易,从军更要吃苦。 有段话这样写到:“人的杂念和私心,在艰难困苦中滤尽;人的痼癖和惰性,在艰难困苦中消遁;人的智慧和情感,在艰难困苦中萌发;人的理想和追求,在艰难困苦中升腾。”世界上没有笔直的河道,也没有平坦的山道。生命的奖赏永远在旅途终点,只有坚持加吃苦,才能最终摘取胜利皇冠上的那颗明珠。 吃苦就是吃补。当得起兵,就要吃的了苦。训练之苦,想家之苦,生活之苦,环境之苦,相思之苦……但是这些“苦”对于每个新战友都是平等的,就看你如何面对,如何克服它?所以,我们要不断这样激励自己,同时入伍的新兵,别人能做到的,我为什么做不到?只要恒下心,铁杵一定会磨成针。实践告诉我们,接受严格管理,才能养成严谨的作风;刻苦训练,才能应对可能发生的各种复杂情况;挫而不折、败而不馁,才能经受更大的风雨。 学会吃苦,可以使我们更加深切地领悟人生; 学会吃苦,可以使我们更加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 学会吃苦,可以使我们更具有坚韧的品格和勇敢的精神; 学会吃苦,可以使我们对军旅生涯多一分感情,对战友多一分关怀,对社会多一分责任…… 在成长的季节,吃苦的经历是你成长的养分。当命运让我们无可选择的时候,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接受苦难,阅读苦难,超越苦难。 吃苦,会让人的生命力更加强健。只要学会吃苦、不怕吃苦、舍得吃苦,以后你就会知道苦的养分价值无穷! 亲爱的新战友,“自古英才多磨难”。认识艰苦,适应艰苦,战胜艰苦,你准备好了吗? |
|